▲交船典禮上陽明董事長鄭貞茂(右四)、基明輪命名人台驊投股董事長顏益財(中)、擲瓶人顏均竹(左四)等合影。(圖/陽明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14艘1.1萬箱(20呎櫃),今(20)日最後一艘完工交船,開始進入零造船訂單狀況,對於本月6日以招標方式預計新造的5艘1.5萬箱貨櫃船,陽明高階表示標單都已收進,如果順利的話可在今年年底下單,至於近期逐漸增加的甲醇料船,陽明高階表示甲醇燃料船的主機與燃料供應等問題都還不成熟,現階段不會考慮投資建造。
繼馬士基與地中海航運之後,近期包括法國達飛、中國遠洋等,全球前四大貨櫃船公司都陸續決定訂造以甲醇為燃料的貨櫃船,陽明高階表示,甲醇目前連主機都還未問世,燃料供應疑慮也很高,公司現階段不會考慮建造該型船。
歐美驗船協會台灣公司高階主管則指出,甲醇因為是常溫,主機製造技術比LNG單純,目前應該是還在測試與認證階段,預計明年中以前會問世,不過甲醇最大的困難是供應難度高,目前全球約有五家甲醇供應商,還沒有港口可以供應甲醇。
甲醇主要以玉米製造,種植的過程可以達到減碳效果,並可用來抵銷船隻的碳排放;但我國驗船協會高階指出,商船所需燃料龐大,牽涉到糧食種植面積與供應問題,全球糧食荒危機日益浮現情況下,加上甲醇二氧化碳排放仍嫌偏高,估計未來不太可能成為市場主力船型。
「基明輪」命名交船典禮以視訊方式與陽明海運台北辦公室連線,典禮邀請台驊國際投資控股公司董事長顏益財為新船命名,由顏益財女兒顏均竹擔任新船擲瓶人,共同為新船獻上一帆風順、班班滿載的圓滿祝福。
陽明海運因應中長期營運發展,透過與專業船東合作方式布建14艘11,000 TEU級貨櫃輪,於本艘基明輪命名交付後,14艘系列船隊將全數投入營運,加速陽明海運船隊汰舊換新與船齡年輕化,增加船隊營運彈性,加上環保節能之新船設計有助於優化整體船隊結構、降低營運成本與提供客戶更好的運送服務。
此系列船型可裝載約11,860個20呎標準貨櫃,配備有1,000個冷凍櫃插座,船舶全長333.9公尺,寬48.4公尺,最大吃水16公尺,設計船速可達23節,此型船舶配備脫硫器、壓艙水處理器、岸電系統等多項環保設備,並採用新型雙島式(twin-island)設計,可增加貨物裝載空間並提高視野性能,透過船舶線型優化更進一步達到節能減排的環保成效,且船長及船寬較短之設計特性,將加速碼頭靠泊效率,亦可靈活通行於巴拿馬運河及全球主要港口,使航線配置規劃更具彈性。
基明輪交付後,即投入美西航線PN3服務,有助於最大化艙位利用及滿足客戶多樣需求,提升陽明海運整體營運競爭力並提供客戶優質完善的運送服務。PN3航線靠港依序為:香港–鹽田–上海–釜山–溫哥華–塔科瑪–釜山–高雄–香港。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