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

法人估美對陸製船收費辦法陽明、萬海受影響最小 投資評等給持有

法人估美對陸製船收費辦法陽明、萬海受影響最小 投資評等給持有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17日公布的對中國大陸製造船舶額收取的港口費,有縮小收取範圍,有法人今(18)日出報告指出,陽明(2609)、萬海(2615)受影響最小,給持有投資評等。陽明是有5艘租用的陸製船配置在美國線,但會設法調哩,萬海有在大陸建造的船舶,但均未配置在美國線。

美對陸製船收費辦法出爐 陽明:所屬聯盟重新調整船隊配置

美對陸製船收費辦法出爐 陽明:所屬聯盟重新調整船隊配置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17日公布於《聯邦公報》的方案,對中國大陸製造船舶額收取的港口費,改採取每次航程僅收取一次,而非原先提案的每彎靠一個港口計費一次,對貿易運輸業衝擊有縮小,但仍是嚴重負擔,陽明海運高階表示,實施日期公司距今還有近半年,公司所屬Premier會調整船隊布置,做出適當因應,並設法轉嫁增加的成本。

陽明通過高雄港第70號碼頭續租20年 採購新造櫃一批

陽明通過高雄港第70號碼頭續租20年 採購新造櫃一批

陽明海運(2609)於今(17)日召開第402次董事會通過全資子公司鴻明船舶貨物裝卸承攬股份有限公司續租高雄港第70號貨櫃碼頭20年,以確保陽明海運亞洲區間航線穩定之船舶靠港與裝卸作業,提供高效率之運送服務;同時,為強化競爭力,董事會亦通過汰舊並新造貨櫃一批,以因應業務需求與提升客戶服務品質。

川普關稅運價看漲 陽明萬海盤中輪流亮燈

川普關稅運價看漲 陽明萬海盤中輪流亮燈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措施引發骨牌效應,多家業者為了避免關稅突然暴升選在90天緩衝擊先行拉貨,貨櫃海運股萬海(2615)、陽明(2609)今(14)日盤中輪流亮燈漲停,陽明開盤不到2小時已衝出逾9萬張成交量,在上市公司成交排名居第2大。

貨櫃三雄營收/長榮Q1寫次高、萬海年增3成 陽明3月年減15%

貨櫃三雄營收/長榮Q1寫次高、萬海年增3成 陽明3月年減15%

貨櫃三雄公告3月營收,受到地緣政治動盪及運價下跌影響,長榮(2603)及陽明(2609)單月營收皆較上月減少,不過長榮Q1合併營收仍成長24%、陽明年增近4%;萬海(2615)單月營收雙增,Q1營收大增34%。

女友陪同上班還發生墜樓意外 陽明海運呼籲員工善用員工心理支持方案

女友陪同上班還發生墜樓意外 陽明海運呼籲員工善用員工心理支持方案

陽明海運43歲洪姓男員工今(8)日中午12點28分從陽明海運總部大樓17樓墜落,頭部重創,當場身亡。陽明海運內部資深員工指出,該員今天由女友陪同上班,中午兩人還一起在員工餐廳用餐,未料仍然未能遏止意外事件發生。

擁高額保留盈餘 陽明、長榮相繼購入日本建造貨櫃船

擁高額保留盈餘 陽明、長榮相繼購入日本建造貨櫃船

大陸媒體針對陽明海運與長榮海運近期分別公告購入日本建造船舶,形容台灣地區航運企業正在大量買入日本貨櫃船。國內業界高階指出,根據陽明去年財報,公司保留盈餘高達2722.88億元,約86.67億美元,長榮保留盈餘有5041.65億元,約153.08億美元,手上資金充足,自然會優先添購生財工具。

陽明今年長約價優於去年、現貨價上下波動 公司自有船都非大陸建造

陽明今年長約價優於去年、現貨價上下波動 公司自有船都非大陸建造

陽明海運(2209)今(31)日召開法說會,公司業務長李明輝指出,公司今年歐美線長約運價都比去年好,現貨市場則因今年不確定性很高,估計會是上下波動,至於是否會像全美零售聯合會(NRF)所預估,貨量因關稅問題6月會開始減少,呈現旺季不旺現象,估計要過幾周後才能看出實際走向;另因聯盟轉換與歐洲主要樞紐港貨櫃加大有造成塞港,後續還要觀察。

陽明買下正榮汽船3艘建造中8千箱甲醇雙燃料船 另3艘另洽造船廠中

陽明買下正榮汽船3艘建造中8千箱甲醇雙燃料船 另3艘另洽造船廠中

為利船隊汰舊更新布局,陽明海運(2609)今(28)日向日本正榮汽船株式會社購入3艘由其母公司今治造船建造中的8千箱(20呎櫃)級新世代甲醇雙燃料預置全貨櫃船,預計將於2028至2029年竣工交付營運,以實踐陽明海運建構完善全球運輸服務網絡,提供客戶安全可靠、低碳永續運輸服務之承諾。

陽明去年年薪為何是貨櫃三雄之冠 估因員工紅利高、國籍船員多

陽明去年年薪為何是貨櫃三雄之冠 估因員工紅利高、國籍船員多

貨櫃三雄當中陽明(2609)去年平均年薪達268萬元,年增97.49%居冠,為何陽明年薪能夠有近倍數的增長且居冠,陽明高階說明,公司去年財報是根據會計的應計基礎,預列了年年初發放的年終獎金與股東會後會發放的員工紅利(員工酬勞),陽明員工紅利發放比例高是主因;另有高階指出,陽明本國籍船員多,船員薪資特別高,拉高了均數。

貨櫃三雄2024年薪曝光!陽明狂漲97% 員工爽拿268萬

貨櫃三雄2024年薪曝光!陽明狂漲97% 員工爽拿268萬

貨櫃三雄近期陸續揭露去年年報,去年年薪和年終獎金也受市場關注。陽明(2609)去年平均薪水幾乎翻倍成長至268萬元為最高,其次則是長榮(2603)的264.2萬元,第三名則是萬海(2615)平均年薪185.8萬元,令不少產業稱羨。

陽明守護在地原生生態 攜國泰世華、富邦商銀等移除外來小花蔓澤蘭

陽明守護在地原生生態 攜國泰世華、富邦商銀等移除外來小花蔓澤蘭

陽明海運致力於守護在地原生生態,本月16日於新北市五股濕地生態園區舉辦移除外來種活動,由總經理白崑榮親自率隊,邀請供應鏈夥伴含台灣港務公司、國泰世華商銀、台北富邦商銀、TRITON International、必維國際檢驗集團台灣分公司、SEACO Global等10家廠商、以及陽明同仁與眷屬共65名志工共同響應,成功清除小花蔓澤蘭88公斤

紅海危機再起 貨櫃三雄勁揚、陽明漲逾4%

紅海危機再起 貨櫃三雄勁揚、陽明漲逾4%

紅海危機捲土重來,胡塞組織宣布將重啟攻擊行動,鎖定經過紅海海域的以色列船舶,恐將再度掀起貨櫃運價漲價潮,貨櫃三雄今(13)日股價開高,其中陽明(2609)挾帶配息高殖利率話題,早盤漲逾4%,長榮(2603)及萬海(2615)也漲近2%。

陽明去年EPS18.38元、股利7.5元 擬造7艘1.5萬箱LNG船與6艘8千箱船

陽明去年EPS18.38元、股利7.5元 擬造7艘1.5萬箱LNG船與6艘8千箱船

陽明海運(2209)今(12)日召開董事會通過113年度財務報告,合併營業收入為新台幣2,227.06億元,稅後淨利為新台幣641.79億元,稅後EPS 18.38元,全年營運績效與獲利表現亮眼,並經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每股7.5元,配發率 40.8%,以今日股價72.9元計,殖利率10.29%。董事會決議訂造7艘1.5萬箱(20呎櫃)LNG雙燃料船與6艘8千箱船(燃料未定)。

陽明2月營收年增3.07%、月減16.47% 4月美國對等關稅恐有不利影響

陽明2月營收年增3.07%、月減16.47% 4月美國對等關稅恐有不利影響

陽明海運(2609)2月單月營收為146.94億元,較1月營收減少28.99億元,減幅為16.47%,較去年同期營收增加新台幣4.38億元,增幅為3.07%,累計前兩月322.87億元,較去年同期營收新台幣282.53億元,增加新台幣40.34億元,增幅為14.28%。公司指出,4月初美國將實施對等關稅措施恐將對跨境貿易、供應鏈帶來不利影響。

台航去年本業獲利增34% 陽明股利大減讓獲利減逾22%、EPS3.08元

台航去年本業獲利增34% 陽明股利大減讓獲利減逾22%、EPS3.08元

台航(2617)去年合併營收44億元,較前年增加約4.1億元,成長10.27%,營業毛利18.43億元,較前年增加4.03億元,成長27.96%,營業淨利16.59億元,較前年的12.36億元年增34.28%,但因陽明去年現金股利從前年每股配發20元降為2元,讓公司股利收入從7.46億減為7,458萬元,減少貢獻EPS1.61元,使得EPS從前年的3.98元降為去年的3.08元。

陽明攜手北醫大、海洋大學 共創智慧醫療與海洋健康照護新未來

陽明攜手北醫大、海洋大學 共創智慧醫療與海洋健康照護新未來

陽明海運、台北醫學大學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昨(24)日於陽明總公司簽署三方「數位健康照護計畫」產學合作意向書,結合學術研究能量與產業實務經驗,正式展開智慧醫療與海洋健康照護領域之深度合作,以數位科技與智慧醫療之創新及應用,提升海勤人員職場健康照護品質,並為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開創新契機。

中環賣鴻海小賺56萬 砍陽明賠逾千萬

中環賣鴻海小賺56萬 砍陽明賠逾千萬

中環(2323)今(24)日公告,處分1700張鴻海(2317)持股,不過獲利低於57萬元;另外,處分陽明海運(2609)持股出現逾千萬元虧損。

台船中大型船塢位已排到2030年 無法接陽明新造船

台船中大型船塢位已排到2030年 無法接陽明新造船

陽明海運(2609)要造13艘8千箱(20呎櫃)到1.5萬箱貨櫃船,依照慣例都會邀請台船(2208)參與投標並報價,但是台船高階表示,公司目前主檔塢位已經排到2030年,副檔塢位僅能接造2到3千箱櫃船,估計無法再接陽明8千箱以上貨櫃船,公司目前手上的訂單已經能確保公司2026年轉虧為盈,因此副檔必須是確定能賺錢的船才會接。

陽明傳訂7艘1.5萬箱LNG船 另6艘8千箱船採甲醇預備

陽明傳訂7艘1.5萬箱LNG船 另6艘8千箱船採甲醇預備

陽明海運(2609)去年12月20公告的最多13艘8千至1.5萬箱(20呎櫃)新世代貨櫃船布建計畫,傳出今年首季就會敲板定案,業界高階透露,陽明已經訂造了5艘1.5萬箱LNG雙燃料船,近日傳出第二批7艘也將會是LNG船,除了與前一批船採相同新燃料可以建立經濟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去年全球訂造的新燃料船,70%是採用LNG,已成為最為業界首選。

第1頁共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