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亞太區車用市場資深總監鄧志偉。(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Arm Tech Symposia(Arm 年度科技論壇),今日於新竹市國賓飯店接力舉辦,Arm亞太區車用市場資深總監鄧志偉針對車用電子表示,未來在硬體架構改變後,一輛車使用的晶片,因為要處理的訊號越來越多,需要更高的性能,所以會需要台積電的先進製程,但未來使用上,晶片數量也會越來越少,不過他還是強調,半導體的產值還是會越來越高。
在今日的分享會中,鄧志偉詳細介紹了車用系統未來發展的方向,將會從原先充滿ECU的架構,整合為會由少兩晶片配合ECU,甚至單一HPC來處理整輛車的資訊。
不過這樣的說法,也代表著車輛使用的晶片數變少,這也讓人好奇,這是否會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的,電動車半導體元件為一般油車的十倍的說法背道而馳,對此鄧志偉也表示,其實並不能這樣說。
鄧志偉表示,的確在未來架構改變並整合後,一輛車的晶片使用數量確實減少了,然而他的單價也會增加很多,所以他們才會說產值會成長到非常高。
鄧志偉也舉例,像是傳統分散式的Sensor,一顆很少賣到超過100元美金,但SoC很少有賣到20元美金以下的。
至於廠商為何要花更多錢買一樣的功能,鄧志偉說,因為所有的傳統Sensor,加起來可能會更貴,但相對的,就是因為有高單價高性能的IC才能去跑這麼複雜的軟體,所以才需要用到台積電那些先進製程的晶片。
針對這是否意味著未來車用市場轉為先進製程獨大後,成熟製程將會嚴重衰退,鄧志偉認為,先進製程次一定會增加,但成熟製程會不會減少,這不一定,因為感測器還是需要,而且因為HPC可以處理更多訊號,那Sensor就可以加入更多,那成熟製程可能就需要更多。
鄧志偉總結,對車廠來說,以前硬體才是成本,但當你使用整合的架構,軟體成本的節省是可以完全覆蓋掉硬體的成本增加,因為車子的硬體賣給消費者後,他的生命週期很長,只是硬體賣出去的時候就決定了,但軟體每一年要維護成本很高,所以如果能把軟體維護的成本降低,那硬體成本的增加就會變成可以負擔的。
鄧志偉也說,所以架構的改變,其實主要的目的,是總體成本的減少,但半導體產值,還是會增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