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民人權聯盟成立 曹興誠提「4大建言」推動司改

▲▼曹興誠演講 台北市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圖/記者屠惠剛攝)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今日發文表示,台灣公民人權聯盟今天將正式成立,他希望今天能成為歷史性的一天,同時,他也提出四大改革建議,希望台灣不只能夠以民主為傲,也能以司法為傲。

以下曹興誠臉書全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希望今天會變成歷史性的一天。今天「台灣公民人權聯盟」正式成立。

過去司法改革總是淪爲口號、作秀,雷聲大,雨點小。但今天開始,我們會團結公民的力量,形成運動;不達目標,絕不休止!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讓臺灣不僅以民主為傲,還能以司法爲傲。

民主國家的進步,有賴行政、立法、司法都具備效能。
具備效能,指處理公務或案件的速度和品質,能符合民眾期望。

台灣目前司法案件堆積如山,處理進度緩慢龜速,而且許多判決缺乏品質,不符常識和民意,使民眾對司法普遍感到失望。

要改進司法效能,需要運用一些基本的科學管理觀念。

一、「第一次就做對」

現代工業生產管理讓我們了解:物品製造或事務處理,應該盡量要求「第一次就做對」。第一次做不好,以後不斷修改,產品品質一定越改越差,連帶地會減低生產線的流速,增加成本;這是造成效能低落的第一元凶。

台灣現在刑事訴訟完全違反「第一次就做對」的原則,使刑事案件的地院一審形同虛設。檢方在地院敗訴後,竟然其一審的起訴內容原封不動,就可以自動上訴到二審。這種已經被地院法官否決的「瑕疵起訴內容」,從此就長期流浪在法院中,像無法治癒的皮膚病定期出現,癱瘓司法效能,醜化司法形象。

英美海洋法系強調「一事不得再理」原則。檢方敗訴,除非舉出新事證或者新罪名,否則不能再度起訴被告,以免造成被告的二次危境(double jeopardy),而侵害其人權。

聯合國人權公約第14條第7款亦規定了「一事不再理」原則。但因其條文以「終局判決 ( finally convicted or acquitted )」作為「案件處理完畢」的標準,國內司法界遂將「終局判決」曲解為「定讞」,而任令刑事被告在「定讞」之前,不斷處於二次危境或多次危境之中。

「 聯合國人權公約」第14條第七款以「終局判決」來代替「一審而決」,無疑是海洋法系和民主國家,對大陸法系和極權國家的妥協和讓步。

台灣已經從威權獨裁體制進步成為有民主、重人權的國家,自然也應該還原落實真正的「一事不再理」原則,即檢察官地院一審敗訴,不得再上訴。

或者有人以為,既然我國是「三級三審制」,為何檢方一審敗訴,不能再上訴?

三級三審制的目的和用意,是為了保障百姓人權,而非容忍檢察官濫訴。相對於檢方和法院所具有的強大公權力,個人百姓處於極端弱勢。當百姓可能被公權力剝奪自由、生命、或重大財產時,以三級審判求其毋枉,自有必要。但檢察官擁有極大的權力,可以依法取得足夠的資訊,如果還沒有充分理由說服法官定罪,當然不應再隨意上訴。
有人可能會擔心,如果地方法院一 審而決,遇見恐龍法官胡亂判決無罪,豈非縱容?其解決之道,應由檢察官當場起訴該法官「枉法裁判」,方為正解。

刑案決戰於一審,才能讓法官、檢察官審慎將事,免得司法淪為兒戲。

二、注重專業和分工

近代生產力理論指出, 專業和分工,是提升效能的主要關鍵。

亞當斯密斯曾經舉例:別針製作,如果由一個工人從頭包辦到尾,一天只能產出一隻。如果由五個工人專業分工,一天可以產出數千隻。

台灣的警官,都受有偵查訓練,而檢察官訓練的重點,則在法律。警官、警察數目約有七萬,檢察官人數不到兩千。由此數據一看即知,目前由檢察官全權主辦刑案偵查,完全不符專業分工和資源有效分配的原則。

依現行刑事訴訟法,檢察官為偵查主體,司法警察機關居於協助偵查之地位。從強制處分之聲請,到微罪案件現行犯之移送准否,均須先經過檢察官之審核。如此不僅造成檢察機關龐大的案件量,同時壓縮了警察機關辦案時間,更讓民眾感覺,台灣檢警偵辦刑案經常捉小漏大,避重就輕。

目前槍毒走私,擄人詐騙、黑道圍事,政商勾結、盜賣情資等等重大案件,經常受到忽視或輕縱,導致重大犯罪肆無忌憚,司法效能普遍遭到質疑。

為改善執法資源分配失當的弊病,民國106年總統府召開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中,眾多法界人士提議參考日本做法,建立「檢警雙偵查主體分工」制度。結果會議議而不決,一拖六年,至今沒有改善。

檢警偵查分工,可能有人反對,認為目前警紀不佳,難當此任。但最近「山水民意研究公司」的民調顯示,民眾對警察的滿意度,高達七成以上;而對檢察官的滿意度,不到五成,遠低於警察。可見由警官分工偵查,不會違反民意,卻能大幅提升刑案偵辦效能。

將輕微刑案偵查與處分權交給警方,讓檢察官專注於重大刑案的追訴和法庭訴訟,如此專業分工,就可以立即大幅提升治安效能。又檢、警分權後,也可增加彼此的監督、制衡,減少吃案或濫權起訴的機會。檢察官專注於法庭訴訟,也會大幅提升一審水準,讓「一事不再理」原則得以落實。

對警方主辦輕微刑案偵查,或有人顧慮地方民代甚至黑道介入。此問題的解決方案,應該修法,去除地方民代對警方預算與人事的干預權,如此自可正本清源,還警方公正執法的空間。

三、除罪化、民事化,減輕司法體系工作負擔。

警官、警察目前工作繁忙、負荷沈重;如果再委以重任,執行檢警偵查分工,是否人力不足?外界恐有疑慮。
要減低警力負荷,立竿見影的方法,就是針對一些刑責,予以除罪,或改為民事賠償。

例如,2011年性交易已經除罪化,但除罪僅限於性產業專區內;而各地方政府迄未設立專區,以至於許多警力仍然消耗於取締性交易,形成無謂的浪費。針對此問題,中央似應協助地方政府推動性產業專區之設立,以免警力資源捨江洋大盜不理,而浪費於管制鶯鶯燕燕。

又如選舉期間,政治人物忙於互控誹謗,亦無謂消耗許多司法資源。目前誹謗罪尚有自由刑責,但法官為免影響言論自由,多予易科罰金,使自由刑責如同虛設。因此宜將誹謗罪改為民事案件,一則節約司法資源,二則可予違犯者財務上之嚴懲,因此而更具遏止誹謗之效果。

四、運用「八十、二十」原理

近代品質管制原理告訴我們, 大多數的品質瑕疵,係由少數原因造成,此即80/20原理;或者可以用俗話說,少數老鼠屎會壞掉大半鍋粥。

任何國家的司法體制內,都難免有恐龍法官與濫權檢察官。這些劣質司法人員雖為極少數,但一旦出現,會嚴重影響司法效能和威信。

我國刑法124條、125條分別訂有「枉法裁判罪」和「濫權追訴罪」,前者約束法官,後者約束檢察官。然因官官相護,此兩條款對制衡劣質法官和檢察官,至今未能發揮效果。權宜之計,應該運用80/20的品管原理,針對風評不佳之法官、檢察官,推動陪審制度,以免其專擅,而減少司法官枉法或濫權之現象。

總而言之,提高司法效能,一般大眾或以為千頭萬緒、無從著手;但如果我們能運用現代已經熟知的科學管理原則,司法改革其實可以立竿見影,迅速收到成效。

過去司法改革進度緩慢的原因之一,是建議司法體系自行改革,如此係屬緣木求魚,當然成效不彰。

改善司法的主戰場,不在司法院,而在立法院。因為司法、行政都需要「依法辦理」。我們希望立法委員們能夠體會,司法不彰等於侵害百姓的司法主權。因此盡速修改刑事訴訟法和其他妨害司法的不當條例,讓其跟上民主和科學的腳步,實在刻不容緩。

在專制威權的社會裡,百姓只能期望英明的領袖帶動國家改革。但在民主社會裡,我們都是國家的主人;我們團結起來,發言出力,不必等待明君,就可以促進社會快速的進步。

基於這樣的信念,我們成立了「臺灣公民人權聯盟」,結合了熱心的學者、律師們,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服務,希望協同立委們和社會大眾,共同推動司法改革。

我們也期盼社會各界能夠給予我們鼓勵、支持,讓未來的司法改革不再曠日費時,變成指日可待!

關鍵字: 曹興誠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領6000元「5管道」入帳時間表! ATM 4/10開放領現、郵局4/17

領6000元「5管道」入帳時間表! ATM 4/10開放領現、郵局4/17

立法院會今(24)日三讀通過攸關全民發現金新台幣6千元的疫後特別預算案,再經總統公告,預計27日即可生效。除開跑第3天登記入帳,財政部今(24)日已表示最快4月6日可入帳外,其他4個管道,依據先前公布作業細則推算,開放時間表也全數出爐,ATM即將在4月10日開放民眾領現、郵局則是4月17日。

2023-03-24 15:40

台積電配發2022年限制新股 總裁魏哲家分得400張、市值逾2億

台積電配發2022年限制新股 總裁魏哲家分得400張、市值逾2億

台積電(2330)日前董事會核准發行發行2022年限制員工權利新股共2110張,根據今日公告資訊,台積電總裁分得400張為最多,以今日市值539元計算,金額高達2.15億元。

2023-03-24 19:51

快訊/台銀搶開第一槍! 27日調升存款利率 1年期固定1.6%

快訊/台銀搶開第一槍! 27日調升存款利率 1年期固定1.6%

央行升息半碼,台銀搶開第一槍,自3月27日(下周一)起調整新台幣存款利率,台銀目前牌告1年期定儲利率機動利率1.465%,跟進央行調升半碼後,機動利率來到1.59%,至於固定利率則由1.475%調升為1.6%。

2023-03-24 17:07

快訊/永豐金每股配0.8元股利 現金殖利率逾3.6%

快訊/永豐金每股配0.8元股利 現金殖利率逾3.6%

逾33萬股民嗨翻!永豐金今(24)日召開董事會,通過2022年度每股配發現金股利0.6元、股票股利0.2元,合計每股股利0.8元,依今(24)日收盤價16.40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達3.6%以上。

2023-03-24 16:56

最高月領5.2萬! 無薪假2大補貼計畫6月底到期

最高月領5.2萬! 無薪假2大補貼計畫6月底到期

勞動部今(24)日公布最新無薪假人數,製造業仍突破7000人,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也坦言,製造業短期難好轉,不過有「充電再出發」及「安心就業」2大計畫可幫助無薪假勞工,補助6月30日到期後會再視情況決定是否延長,其中,「充電再出發」每月最高可領逾2.5萬元訓練津貼,若再加上每月無薪假基本工資26,400元,等於一個月可領近5.2萬元。

2023-03-24 14:50

定存族當心利息被吃! 升息後1作法「省稅節費」

定存族當心利息被吃! 升息後1作法「省稅節費」

中央銀行昨(17)日升息半碼(0.125%)讓市場跌破眼鏡,料公股行庫會率先配合央行貨幣政策,將各類存款牌告利率調升半碼,但對存款族來說,滿心歡喜迎接利息增加的同時,專家建議可以把定存拆單來因應,來規避「定存利息須繳10%稅」、「健保補充保費」相關規定,不然會被吃掉利息收入。

2023-03-24 10:38

代領13歲以下孩童6000元「只要輸入健保卡號」! 一文看登記須知

代領13歲以下孩童6000元「只要輸入健保卡號」! 一文看登記須知

全民普發6000元登記開跑第三天,數位發展部表示客服同仁最常接到的問題是「登記入帳,幫未滿13歲小孩代領是要輸入誰的身分證字號?誰的帳戶資料?欄位要填誰的資料?」​,數發部小編也詳細說明如何登記以及需要準備的資料。

2023-03-24 15:30

「登記入帳」最快領到6000元! 財政部:最快4/6入帳

「登記入帳」最快領到6000元! 財政部:最快4/6入帳

財政部表示,「全民共享普發現金」登記網站已於112年3月22日開放登記入帳登記作業,民眾可逕行至登記網站(https://6000.gov.tw)辦理登記,登記入帳是最快領到6000元的方式,最快4月6日入帳。

2023-03-24 14:58

合庫金拚股利1元以上 董座:有成長果實會和股東分享

合庫金拚股利1元以上 董座:有成長果實會和股東分享

合庫金今(24)日舉辦2022年第4季線上法人說明會,除了股利政策,法人也關心今年的合庫金董監改選,合庫金董事長雷仲達會不會有所異動,對此,雷仲達指出,主動權不在他本人,不好回答。

2023-03-24 16:52

開發金特別股不配息 乙特股價一度重摔逾5%

開發金特別股不配息 乙特股價一度重摔逾5%

去年因股債評價損失、獲利腰斬的開發金開出第一槍,對外宣布今年特別股不配息,普通股仍考慮配息,開發金乙特股價今(24)日盤中最低一度來到7.6元,重挫5.1%,開發金股價則小跌。

2023-03-24 13:08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