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船運市場春節後怎麼走,業界看法兩極。(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海運業界形容,農曆春節標誌著一個十字路口,春節過後市場會走向何方,各方看法不一,有諮詢公司認為,春節的平靜,讓紅海危機對市場的影響逐漸被消化,並走向正常化;但有有業者認為被打亂的船期會讓船隻到港時間擠在一起,造成碼頭擁擠與貨櫃短缺;也有業者認為,今年過多的新造船,會讓市場運價隨著新船逐月增加而降低。
今年中國大陸春節假期休8天,部分工廠會休到兩周,還加上加請年假的員工,業界估計工廠恢復正常出貨約要三周時間,而這段時間,正好讓紅海危機對市場的影響逐漸被消化,延誤的船期獲得緩解,拉長的航程變為新常態,市場也就有望正常化。
知名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認為,今年嚴重過剩的船噸,會讓市場足以應對紅海中斷問題;國內業界資深高階也坦言,只要供給大於需求,運價就漲不上來,過去幾周的上漲,主要是春節前出貨小高峰所造成。
也有分析師認為,假期過後,當製造業工廠和港口設施恢復運轉時,市場將已經適應了當前的形勢。海運諮詢公司Vespucci Maritime的執行長Lars Jensen在網站上寫道:「我們正在度過服務中斷的高峰期,農曆新年的平靜,將為新一輪非洲航線(指繞駛好望角)的運營完全正常化提供必要的背景。」
不過,也有人認為,紅海航運中斷將對貨櫃船公司的獲利能力產生持久影響。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奧瑪律‧諾克塔(Omar Nokta)估計,貨櫃船的運力利用率已從紅海危機前的78%上升到87%,將航運公司從一個定價權有限的市場帶入了一個具有重大定價權的市場。
有趣的是德魯里對船噸問題有不同解讀,指出即使船噸利用率因為船隻繞道而加高,供給還是大於需求;該機構估計,2024年的有效運力將比2023年激增9.3%,需求則是增長2.3%。考慮到改道,目前估計有效運力將增長5.3%,需求將增長2.4%,仍然存在很大的供需不平衡。
另美國港口在疫情期間的表現似乎讓業界心有餘悸,部分業界擔心延誤的船期會讓同時到港的船隻激增,導致碼頭壅擠與貨櫃調度困難;對此也有業者指出,疫情期間因為工人染疫無法上工,有嚴重的缺工問題,現在沒有,港口即使有兩、三周較擁擠狀況,應該很快就能消除。
不過市場仍有不可測的因素存在,例如紅海危機擴大,油價飆漲;以哈達成停戰協議,紅海恢復正常通行。就像新冠肺炎疫情,誰也沒料到會一拖三年,現在一切就等時間證明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