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燃料船LNG佔54%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飛速發展為主要關鍵

▲被稱為LNG冠軍的法國達飛航運,上個月開始下單訂造甲醇燃料船。(圖/達飛通運提供)

▲被稱為LNG冠軍的法國達飛航運。(圖/達飛通運提供)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挪威驗船協會替代燃料觀察平台(DNV AFI)發布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新增464艘新燃料船訂單,年增46%,其中LNG(液化天然氣)船有229艘,佔54%,甲醇船162艘,佔38%。英國勞氏驗船協會(LR)則指出,LNG依然是當前最佳的燃料選擇,而碳捕捉與封存技術飛速發展,是LNG光明前景的關鍵所在。

歐美驗船機構台灣公司高階指出,現在市場上上的新燃料船都是雙燃料船,也就是新燃料與傳統燃料可以二選一,美國今年大量生產LNG,LNG售價與傳統燃料油相當甚或更便宜,因此LNG雙燃料船開始大量使用LNG,甲醇因為售價是傳統燃料兩倍多,因此使用比例還不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法國達飛航運被稱為LNG冠軍,造了最多LNG船,法國驗船協會台灣公司總經理張耀方指出,達飛簽有LNG燃料長約價,就他所知價格不貴,亞歐航線基本上都使用LNG,歐盟有在收碳稅,亞歐線使用低碳替代燃料很正常,達飛的雙燃料船隊具備了營運上的彈性優勢。

DNV的統計不包括以LNG為燃料的「LNG運輸船」,或是以甲醇為燃料的「甲醇運輸船」,理由是以自己的貨物為燃料不能衡量能源轉型。根據其統計,今年10月份替代燃料船舶訂單達97艘,創歷史新高,此一增長顯然是由LNG帶動的,自7月以來,LNG燃料船的新訂單已達177艘,今年上半年只有52艘,多數訂單來自貨櫃船。

10月份有29艘甲醇燃料船訂單,創下今年最多的一個月。前十個月,甲醇燃料船舶訂單共162艘,已經超過了2023年全年訂購的160艘甲醇燃料船。

勞氏驗船協會商務長Andy McKeran分析,近幾個月,全球各大船廠的新造船訂單數量創下了歷史新高,且這一勢頭並未減緩,同時,新造船的價格也在持續攀升,以目前最大的2.4萬箱貨櫃船為例,造價已超過2.6億美元(2021年6月,赫伯羅德2.4萬箱LNG船造價是1.656億美元,漲幅高達57%)。這也意味著,如果選擇了錯誤的技術路線,新船可能在不到20年內被淘汰,這將成為致命的投資失誤。

目前尚無一種燃料可以完全滿足未來的脫碳要求,選擇合適的替代燃料已經成為了一個根本性問題。LNG作為最清潔的化石燃料,其排放量相較於傳統燃油要少24%。 且液化天然氣在全球各大港口都有供應,擁有成熟的船燃供應鏈,目前已成為眾多船東,尤其是全球最大的幾家貨櫃船公司的熱門選擇。

▲陽明技術長鄭正雄船長(左)與HD現代重工執行副總Jae Ho Kang(右)簽署造船合約。(圖/陽明提供)

▲陽明去年5月底由技術長鄭正雄船長(左)與HD現代重工執行副總Jae Ho Kang(右)簽署5艘1.55萬箱貨櫃船造船合約。(圖/陽明提供)

當談到LNG作為燃料時,McKeran認為有四個關鍵因素可能影響貨櫃船公司高層對其的選擇。
第一個問題涉及LNG的最大缺點,液化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具破壞性的溫室氣體。因此,有必要在液化天然氣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開發有效的甲烷排放控制技術。控制甲烷排放已成為行業的優先事項,並取得了進展。LR帶頭的Safetytech Accelerator工作組發起了 "海運甲烷減排創新計劃" (MAMII),該計劃聚集了20多家知名航運公司,包括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東、貨櫃船東、郵輪公司以及能源巨頭,並與技術創新公司及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合作。

MAMII成員單位正在積極推動甲烷減排技術的創新,解決相關風險並制定操作指南,目前,甲烷減排技術正以高速發展。很快,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包括最容易產生甲烷逃逸的船上的燃燒過程,將配備甲烷排放監測系統。

第二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生物液化天然氣(bio-LNG)的可獲得性。生物液化天然氣的主要優勢之一是不受原材料限制。生物LNG由有機植物物質或廢棄物製成,是天然細菌發酵的產物。

它是最清潔、最經濟的生物燃料,並且不會與糧食生產競爭土地資源。 此外,它並不缺乏原材料--因為世界各地的有機廢棄物數量都在增加。

儘管生物LNG燃燒時仍會排放二氧化碳,但事實上,這些二氧化碳是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從大氣中吸收的,因此,其碳來源可以實現碳中和。 顯然,只有通過全面的生命週期評估(LCA)方法,碳中和才可能實現,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使用的原材料。

▲圖為「WAN HAI 370祿春輪」。(圖/萬海提供)

▲萬海今年8月一口氣訂造20艘甲醇船,10月再加訂8艘。(圖/萬海提供)

第三個因素是電製液化天然氣(e-LNG),這種LNG也是一種非生物來源可再生燃料。電製液化天然氣可以大規模生產,由綠氫與回收的二氧化碳合成,這是降低全球能源系統有害排放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儘管有人認為生產綠氨更簡單且成本更低,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但是LNG作為船舶燃料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好了完整供應鏈,能夠實現LNG的大規模、快速供應,而無需耗資數十億美元打造新的基礎設施。電製液化天然氣在溫室氣體、環保和脫碳各方面都符合所有要求。

目前,有各種計劃正在推進。 如果將綠色氫氣與捕獲的二氧化碳相結合,就可以生產出電製液化天然氣,並可以成規模性分銷。

有識之士已經發現了液態二氧化碳(LCO2)運輸這一新行業。 首批船舶將於今年年末交付,目前中國和韓國的船廠正在建造多艘更大的LCO2運輸船。

第四個因素,也是LNG光明前景的關鍵所在,即 碳捕捉與封存(CCS)行業飛速發展。該技術有望抵消水泥、化工、鋼鐵等難以完全實現零碳排放行業的碳足跡。

水泥、化工、化肥和鋼鐵等行業正在計劃建立大規模CCS設施。 這些行業以及石油、天然氣行業將投資CCS解決方案和基礎設施,而這些技術應用到航運領域可能同樣具有吸引力。

預計CCS的成本可能會進一步下降,業界已經開展了從船舶上捕捉二氧化碳的工作,未來十年,碳封存很有可能取得巨大進步。液化天然氣不僅與船載碳捕捉系統相容,而且液化天然氣燃料選項將使CCS成本降低30-35%,因為它的碳排放量更少,燃燒更清潔,因此在捕捉過程中更容易處理,同時它還與將甲烷裂解為氫氣的預燃技術相容。這些特性使LNG成為船載CCS應用的最佳選擇。

關鍵字: 今年新燃料船LNG佔54%碳捕捉封存技術飛速發展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4張7-8月千萬發票無人領 明年1/6到期

快訊/4張7-8月千萬發票無人領 明年1/6到期

今年7-8月統一發票即將在明年1月6日兌獎到期,最低消費金額僅99元,財政部呼籲幸運兒速速現身,以免和財神爺擦身而過。

2024-12-25 12:10

機器人題材狂飆!上銀提前開獎 11月每股賺0.22元年增83%

機器人題材狂飆!上銀提前開獎 11月每股賺0.22元年增83%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看好多功能機器人前景的一番話,讓機器人概念股全面噴發,上銀(2049)因此題材遭列注意股,今(25)日被要求進一步公布財報,公司自結11月單月每股0.22元,比去年大增83%。

2024-12-25 16:46

公股投信、AMC子公司整併 財部2個月內提報告

公股投信、AMC子公司整併 財部2個月內提報告

立委今天關切公股金控子公司有無機會整併,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要詳盡評估綜效與員工權益等,且必須是合意整併。立法院財委會則通過臨時提案,請財政部針對公股金控子公司整併,尤其是投信、資產管理公司(AMC),在2個月內提出評估報告。

2024-12-25 16:47

BBU族群滿血復活!3檔亮燈漲停 AES-KY重返千金股

BBU族群滿血復活!3檔亮燈漲停 AES-KY重返千金股

AI需求旺,先前漲多回檔BBU(電力備援模組)族群今(25)日攻勢再起,高價指標股AES-KY(6781)盤中攻克1075元漲停價位,重返千元大關,西勝(3625)、新盛力(4931)、順達(3211)3檔順勢亮燈漲停,加百裕(3323)、興能高(6558)漲幅逾8%。

2024-12-25 12:28

機器人概念股踩油門!能率集團3檔亮燈 佳能成人氣王

機器人概念股踩油門!能率集團3檔亮燈 佳能成人氣王

年底作帳行情持續發威,加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表態看好機器人相關產業,激勵集團相關概念股漲勢,今(25)日能率集團相關個股能率創新(5392)、佳能(2374)同奔漲停價位、IKKA-KY(第一化成控股公司,代號2250)漲幅逾9%,上攻143元,佳能更在開盤2小時後挾逾9.5萬張成交量穩居今日台股成交王。

2024-12-25 11:05

千萬勞工注意!明年9大新制上路 最低工資實施、勞保費率將調升

千萬勞工注意!明年9大新制上路 最低工資實施、勞保費率將調升

今年將要結束,明年元旦起,將有9項勞動新制即將上路,包括最低工資調漲,約257萬勞工朋友受惠,其中有86%都是本國勞工;產業人才投資方案調整最高補助額度至10萬元;勞保費率調升為12.5%,勞工每月多負擔56元,估計約1037萬名勞工受影響等。

2024-12-25 10:31

威剛宣布處分不動產、處分利益1.36億元 估挹注EPS 0.46元

威剛宣布處分不動產、處分利益1.36億元 估挹注EPS 0.46元

記憶體大廠威剛(3260)今日發布重大訊息,宣布處分新北市中和區不動產,預計交易總金額為3.75億元,預計處分利益1.36億元,處分目的是為了活化資產,按威剛股本換算,處分利益有望挹注EPS約0.46元。

2024-12-25 16:33

本田、日產電動化目標不一 研調:資源整合成合併後首要任務

本田、日產電動化目標不一 研調:資源整合成合併後首要任務

日本兩大全球汽車集團本田與日產於2024年12月23日宣布啟動合併談判,目標在2025年6月達成協議,三菱也有望加入。TrendForce表示,若三家車廠順利合併,當務之急將是整合各自的資源以節省開支,利用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以及加快電動車計畫。

2024-12-25 14:25

高息ETF績效全陣亡!緊盯年底行情 跟著大盤更吃香

高息ETF績效全陣亡!緊盯年底行情 跟著大盤更吃香

2024年進入倒數,年尾的熱鬧也預告著台股又走完一年,而回顧台灣投資人最愛的ETF,不管是高股息、市值型還是產業型,到底一年的績效評比誰最好?展望年底到過年的時間,台股又會有什麼行情?今天一次搞懂。

2024-12-26 00:53

財劃法修正 劉鏡清:實施時間、營業稅分配、地方性業務受影響

財劃法修正 劉鏡清:實施時間、營業稅分配、地方性業務受影響

《財劃法》修正案三讀通過,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實施時間會有很大影響,還有營業稅分配的問題,以及地方性區域能否均衡發展,都是將面臨的課題。

2024-12-26 00:0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