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未來6年有33艘新造船交船。(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2615)今(11)日董事會通過2024年度財報,累計全年合併營收為1,617.99億元,年增61.44%,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新台幣474.09億元,EPS為16.89元,營收及獲利均創史上第三高。萬海今年到2030年共有33艘新造船交船,加速推動ESG節能減排,船隊汰舊換新,因為資本支出高,現金股利決定僅配發3.5元,配發率20.72%。
第四季單季稅前淨利為新台幣180.35億,歸屬母公司單季稅後淨利新台幣127.86億,EPS為4.55元,第四季受惠於運價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公司船舶調度得宜及匯兌利益對獲利有所挹注。此外,考量公司長期營運及資本支出,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應未來景氣變化,提昇萬海未來經營競爭能力,本年度預計配發現金股利3.5元,後續將提請股東會決議。
根據IMF最新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2025年和2026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值為3.3%,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保持穩定,並反映美國的經濟增長依然強勁,以及全球的通膨持續下行。 另外,根據貨櫃航運資料供應商Container Trades Statistics Ltd.(CTS)最新公布的2024年度報告,全球貨櫃運量較2023年增長6%,總計達到183.2 million TEU,其中,2024年5月、8月及12月的單月裝載量突破1,600萬TEU,創歷史新高。2024年北美和遠東扮演了關鍵角色,北美 在2024 年的進口增長最為顯著,同比增長 12%。遠東地區對北美的出口增長14%,儘管面臨疫情、經濟不確定性和政治風險,全球貨櫃市場仍展現了強勁的韌性以應付未來的挑戰。
展望2025年度,專業研調機構Alphaliner預估,2025年艙位供給增長5.7%、貨量需求成長2.5%,Drewry 則預估今年的艙位供給成長4.9%、貨量需求成長2.8%,兩大機構預測今年的運力供給增長相對於去年已減緩許多。
公司2025年有3艘13,000TEUs新造船舶將下水運營,並規劃持續淘汰老舊船舶及退租高價租船提升競爭力,以優化船舶運行效率,並積極回應各界對於航運業對ESG節能減排的期待。
2026~2030年公司預計接收新造船共30艘 (7,000 TEUs : 2艘;8,000 TEUs : 16艘;8,700 TEUs : 4艘;16,000 TEUs : 8艘),共計新增運力30.5萬TEUs,顯示公司仍持續看好長期航運市場需求。
展望2025年上半年,市場持續受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俄烏及中東地緣政治與紅海通行仍有風險..等因素影響。此外,各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影響各國及區域間的進出口狀況。公司將實時檢視個別市場需求變化來因應調整航線及船舶布局,以優化公司經營成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