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純君】
中國大陸要砸三兆台幣去扶植半導體產業,隨核心企業清華紫光地位確立,輪廓已經浮上檯面,這回「係真ㄟ」,由清華紫光擔任中央控股單位,對上游IC設計給予光罩補貼,所以設計端受益最大,而意外的是,台積電試產出的第一片十六奈米晶圓是海思的,代工端與封測則由中芯國際和江蘇長電當主角,對內提升製程,對外與國際一線大廠展開收購洽商,效果如何?一年後見真章!
今年第二季,最受半導體市場關注的就是中國官方決定砸下六千億人民幣(約三兆台幣),來扶植中國半導體產業,消息一出,市場熱烈討論,業者看法兩極,尤其金額龐大,不熟悉兩岸半導體產業的人都會被嚇到,覺得台灣半導體產業前景堪憂,但長期觀察兩岸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的人就會說,「又來了,不是新鮮事。」
其實,十多年來,半導體一直是中國官方加大力度想要扶植的產業,在過去著名的國務院十一五、十二五計畫中,半導體向來都是重要的重點產業,但向來一擲千金的作法,總是給人財大氣粗的感覺,而結果總是成效不彰。
這次,中國官方更硬了,豪砸三兆台幣要扶植半導體產業,究竟能不能許一個美麗的未來,現在還是未知數,但最近中國官方涉入其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程度非常深,尤其這次和過去不同,簡單來說,這次中國官方學聰明了,是真正有策略地在布局,尤其和過去不一樣的是,未來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雛型,是第一次真正的浮上檯面,至於能有怎麼樣的成績,快則一年,慢則需要一年半,就有答案了。
IC設計業受益最多
簡單來說,中國半導體產業目前的發展重心,就是以「清華紫光」為核心,這家公司會是一個控股公司,中國官方將要投入扶植半導體產業的六千億人民幣全部交由清華紫光統一分配與運用;主軸企業,在設計端似乎是展訊,代工端是中芯國際,封測則是江蘇長電,透過入股、收購等方式,握有自上游IC設計、中游晶圓代工到終端封裝測試公司的股權,並協助這些公司與國內外企業進行同質性整併,然後再用本土IC設計公司的訂單,養本土的代工與後段封測廠。
首先就IC設計來說,是目前扶植政策下,輪廓最清楚的一環,首先鎖定手機晶片!中國至少有數百家公司,但規模都非常小,每年也總有好幾波倒閉潮,其後就又如雨後春筍般一堆新公司又出現了,而清華紫光已經在這幾個月內,相繼收購中國境內做手機晶片最強的幾家設計公司,包括二○一三年七月以一七.八億美元收購在那斯達克上市的展訊,今年七月又以九.○七億美元收購同在那斯達克掛牌的RDA(銳迪科)。
雖然在中國大陸上,最具知名度的IC設計公司是展訊,但這家公司基本面並不穩健,更數度出現財務危機,是靠官方不斷注資才撐到現在,更仰賴龐大的中國內需市場,才能在去年躋身全球第十四大IC設計公司,而其實中國內地最厲害的IC設計公司是海思,去年已是全球第十二大設計公司,但因隸屬華為集團旗下,因此上市可能性非常低,極為可惜,還有更誇張的是,最近台積電試產投片出來的第一片十六奈米晶圓,是海思的。
而這次中國官方用六千億人民幣來扶植內地半導體產業,其實受惠最大的是IC設計,為何會這樣,答案很簡單,因為「光罩是政府出資」;對中小型IC設計業者來說,最貴的成本在光罩,成熟製程的光罩動輒數百萬台幣,但先進製程如二八奈米,一片光罩至少數千萬台幣,二十奈米就更貴了,一片光罩要上億台幣,這不是一般中小型設計公司能負荷的,在扶植政策出來一來,不管到哪投片,都可以和官方申請光罩費用的補助。
再者,中國有很多IC設計公司是由「海歸派」創立的,本身就具備相當的研發實力,過去苦於口袋不夠深;另外,中國有可觀的內需市場,如中國官方便要求部分單位,在LED光源的驅動晶片必須向F─矽力採購,因此在光罩不用錢、研發實力到位,加上內需市場當後盾,這兩年,可以期待會有一些設計公司陸續竄出頭。
高通力挺中芯國際
至於晶圓代工端部分,其實至今,中芯國際在全球晶圓代工產業排名中,以技術水準來說,還算是墊底的,但近半年來它的進步有目共睹!首先從人的角度來看,中芯國際兩位著名的CEO都來自台灣,張汝京創辦世大積體電路,邱慈雲則曾服務於台積電。張汝京曾表示,中芯國際最大問題來自折舊成本太高,更因為差二季就能損平,卻等不到那時就遭到中央撤換感到不甘與惋惜,而業界則認為,張汝京太過重視cost down,更以DRAM的模式來經營代工廠,致使成效不彰。而邱慈雲則是完全依照摩爾定律在前進,中芯國際製程推進速度,大致上晚聯電一年,所以,今年跨入二八奈米,明年下半年量產。
以中國大陸的晶圓代工產業來說,中心主軸就是中芯國際,最近最轟動的消息就是全球手機晶片龍頭高通,竟然要跳下來,幫助中芯國際量產二八奈米,很多關於高通琵琶別抱、與台積電關係生變等消息傳出;其實高通此舉有其原因,而且聯電的二八奈米也都是高通幫忙調整(tune)出來的,所以,中芯國際並不是第一家。
簡單來說,高通要替中芯國際tune二八奈米的幾個重要原因,其一,去年初,高通需要數量眾多的二八奈米產能,當時將重心全押在台積電,但傳出台積電雖有足夠產能卻沒有足量供應高通,致使高通產線出貨遞延,甚至拖累當季財報表現。
為此,高通開始轉向尋求第二與第三家晶圓代工協力廠商,至今三星與聯電都已經是高通二八奈米的供應商。
其二,與政治有關的,市場有此一說,最近中國官方不斷控告各個產業的外資企業壟斷,並要求付出高額賠償金,如大陸國家發改委宣告高通在手機晶片端收取專利授權費有壟斷事實,將對高通祭出十億美元,換算約三○○億台幣的罰款。由於中國官方十分富裕,因此推測中國官方此舉恐「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希望這些在各領域的國際級領導廠商能對中國境內企業盡一份力,包括可藉由協助提升當地技術水平等方式,來降低甚至減免賠償,因此更加促成高通幫助中芯國際推進到二八奈米製程。(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791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