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政府正式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至今,已屆十二年,現在「文創」一詞充斥在你我周遭,霹靂布袋戲、誠品和松菸似乎都和文創畫上等號,但,你搞懂文創了嗎?
文.陳怡婷 攝影.鄭暐琪
過去十年來,世界各國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包括經濟成熟發展的文化大國,如英國、美國、日本;或者亟欲突破傳統代工定位,從製造代工(OEM)轉型為設計代工(ODM)的新興亞洲國家,如中國、韓國和泰國,都已意識到文化創意產業帶動國家經濟成長、賦予產業升級的能量,甚至能創造「高附加價值」的城市行銷,紛紛將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視為國家的重點計畫。
近年來,各國政府積極推動文創產業不遺餘力,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不僅改變亞洲各國產業經濟版圖,也催化了韓國內容產業及泰國設計生活產業的突飛猛進。就連創意產業發源地英國,也希望藉由創意產業,重塑其已逐漸衰微的全球創新力。
文創產業是經濟成長引擎?
根據創意產業權威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估計,全球創意經濟正以每年五%至七%的速度快速成長,而文化創意產業中的「媒體產業」成長率更是驚人。根據聯合國2013年創意經濟報告書指出,全球創意商品及服務2011年總產值達6240億美元,自2002年至2011年間,年平均成長8.8倍,在開發中國家年平均成長更達十二倍之多,無論已開發國家或是開發中國家,都想要搶文創產業商機,說是經濟成長引擎,一點也不為過!
文化創意產業也是我們政府目前所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之一,看見文創產業的大商機,政府也持續在政策上加碼,希望藉此點燃引擎,促進經濟發展,從「挑戰2008:國家重點計畫」,2010年為促進民間投融資金挹注而設立的「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及融資服務辦公室」、2011年的「文創投資機制」,到櫃買中心將2014年訂為「文創元年」,並自依約起新增設「文化創意類股」及「創櫃板」等。
民間也掀起一波文創熱潮,以文創之名所推出的商品及舉辦的活動不計其數,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卻似乎隱藏著內容空洞等諸多問題,台灣文創產業離成功還有一大段距離。
再者,台灣目前缺乏具代表性的文創旗艦產業,若是希望文創產業能成為領頭羊,帶動整體產業發展,在進行產業整合和串聯時,也將面臨相當大的挑戰。
文化創意產業鏈待建立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日前在文創論壇中指出,創意及文化轉化成商品或服務時,必須經過中介過程,如經紀、仲介、策展和行銷等,才能使整個文創產業鏈結起來,形成一條「文化創意產業鏈」。
「然而,台灣文創產業目前最欠缺的就是文化創意產業鏈!」第二十一期工商建研會會長暨安妮時代集團(Annytime Group)董事長張惠美說。
對於台灣目前文創產業發展,張惠美認為,台灣文創近年來發展蓬勃,產品及人才各具特色,只是規模過小,只能限地發展,雖然文化創意獲利高,但懂得經營的人少,應有制度、機制和系統去執行。
以她多年經營影視歌產業的豐富背景,說是「娛樂界女強人」也不為過,從創立台灣第一家雷射唱片公司「惠聚多媒體」,製作電視、電影、偶像劇,也行銷影音產品,以跨產業、跨媒體、跨通路創新風潮,建立台灣在娛樂產業的優勢地位。
產銷一條龍 金融服務才完整
張惠美對跨國市場的經營極早,對華人影視產品的國際發行有豐富經驗,從製作拍攝、生產、通路到宣傳發行的「產銷一條龍」也積極推動,因為這是台灣文創必走的一條路。「產銷一條龍」包括產研(發)和產整(合),未來若是加上「金融服務」(產融資創造資金),就是一條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鏈了!
「文創產業的跨界融合將成為趨勢,應該是融合軟、硬體,並整合內容的。」張惠美直言道。
她也提到,雖然國內有不少科技業投資文創,但不同產業有不同屬性,科技業往往想要短期內看到獲利,卻忽略了文創和生技產業都需長期投資的特性。此外,製造業的目的是降低成本(cost down),然而,文創產業是「創造價值」,出發點不同,難免出現溝通不易的情況。
近期,安妮時代集團更受中國大陸國台辦委託進行文創城市規劃,在江蘇鹽城成立文創園區,目前已拿到全中國第一張核發給外國人的文化傳媒執照,鹽城文創園區的硬體建設已大致完成,將環繞著聚龍湖開發,可望2015年正式營運。
張惠美說,她在今年已於台北及江蘇鹽城各設立文創中心,安妮時代規劃了國際創投中心、電視塔以及台灣安妮時代文創園區,將跨界整合資源,建立文創產業平台,希望能以創新的商業模式,串連兩岸文創,透過城市行銷,將台灣文創能力與鹽城文化推向全中國。
台灣的文創業者過去總是為人打工,張惠美主導的鹽城文創園區的核心不做打工的事情,而是要創造品牌,讓台灣的文創優勢及國內科技實力跨界整合,不僅可以將台灣的科技強項帶入文創產業,進而培育出完整的文創產業鏈,也為台灣文創業建立進軍中國的平台。
她表示,看好未來數位化、4G匯流,安妮時代集團主要開發體感互動以及擴增實境等技術,以「文創科技化、科技文創化」為訴求,製作互動地板、互動牆、多媒體視訊等互動科技,集合創意、遊戲、體驗,讓行銷活動回歸文創與科技的核心內容,展現「創新藝術」的魅力,甚至有成為亞太文創產業匯流中心的企圖心。(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46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