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國片也能出頭天!六十年來第一家電影公司登興櫃。李烈翻轉台灣電影「慘業」的命運,同時推動電影工業化發展。
文 梁少珊 攝影 鄭暐琪
由知名製片李烈領軍,「影一製作所」(8458)成為台灣第一家以電影製作為主業的興櫃公司。營運項目包含藝人經紀事務,規劃拍攝電影、電視劇、其他影像產品,以及從這些影像產品衍生出的周邊商品。
影一的資本額1.9億元,背後由兩位富爸爸撐腰:能率集團持股四七%、富邦金控持股四一%。雖然目前仍處虧損狀態,但隨著新片推出,2015年影一可望大放異彩,並計畫在第三季申請上櫃,成為適用文創產業掛牌規範的首例。
製片模式成熟 勝過百頁財報
翻開影一的年報,寥寥十來張,少見的輕簡財報也象徵著電影產業抽象,難以被形容、具體量化的特質。
李烈直言:「電影產業抓不出精準的營銷數字。」因為難以評估,所以無法給投資者精確的投資報酬率。「就算給了數字,也是假數字。」「或許可以告訴投資人,獲利達20%、30%,但那是騙人的事情。頂多只能講有哪些電影周邊商品可獲利。」李烈的話語意味著,電影產業不能看短線,也無法以目前的財務數據評估下個季度的營收,靠一部電影翻身更是業界常態。
票房隨著人、事、地改變,無法預測和具體化,然而李烈早在過往豐富的製片經驗中,摸索出較為成熟的製片模式。她歎氣道:「每部電影都有它的命。」拍得再好,沒有碰上合適的timing(時機),票房還是好不了。
李烈很關心政治變化,常在網路瀏覽政治新聞。跟著社會脈動拍電影,早嗅出青年世代集體焦慮的症狀。本來希冀藉由《白米炸彈客》一片帶出話題,疏導民眾日益高漲的憤慨情緒;然而太陽花學運爆發,過早引燃,使故事內容同樣訴求反服貿黑箱的《白米炸彈客》失焦,票房慘敗。
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擦出巨大火花。李烈笑言:「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以《海角七號》為例,上映當年正逢扁政府下台、馬英九第一次當選。「當時剛結束八年失落的扁政府時代,但是馬團隊也沒帶來更好的改革計畫,雙邊失望的情形下,台灣人在《海角七號》這部電影看到希望,原來小人物也能憑藉自身努力,力搏美好的未來。」
影一登興櫃 催生台灣電影工業化
早已晉身億萬製片行列,為什麼還要辛苦推動影一進入資本市場?李烈坦言,剛開始很排斥。「我熱愛自由,上興櫃就像背負沉重的枷鎖。」
然而電影人籌措資金不易,即使李烈已在電影產業樹立標竿地位,也必須為了製作費到處奔走。上櫃是為了備足銀彈,可以改善電影人花費過多不當的心力找尋投資者,以至於無法做大台灣電影市場的惡性循環,同時也可以推動國內電影產業朝工業化發展。影一預計元月底完成增資,目標為兩億三千萬。
李烈說:「資金一次到位,我不必每拍一部戲,就再出去找一次投資者,同時還可以規劃拍大戲,讓台灣電影走向國際市場,做大池子後,整體產業自然越來越成熟。」
李烈:電影是我的生命
為了進入資本市場,李烈也調整經營思維。過去她選戲的標準是「自己有沒有感覺」,現在則更重視數字績效。李烈面臨的功課,將是如何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尋找平衡點。
對於商業電影,李烈不僅不排斥,還希望拍攝更多賣座電影擴充市場。「只要是賺錢的電影,都叫商業電影;如果沒有商業電影支撐市場,又何來小眾電影的發展空間?」她說。
轉行當製片,李烈賭上全部身家、到處借錢拍攝《囧男孩》,結果不僅小賺幾百萬有餘,還讓各界驚呼:「原來拍國片也能賺錢啊!」今年五十六歲的她,用生命的光與熱繼續寫下台灣電影史的新頁,催生電影產業的工業化發展。(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51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