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ELLE國際中文版雜誌
物價上揚、水電上漲,偏偏只有薪資沒有成長。養不起孩子,也買不起房子,難道要工作一輩子?……這是一個金錢焦慮時代,也是最好與最壞的年代。
TEXT:DOMINIQUE CHIANG
ILLUSTRATION:SOLEDAD
老黑(田臨斌)在45歲那年退休。他沒有中樂透,也沒有上億財產,更不曾因投資獲利而一夜致富。相反地,他的投資失敗經驗多到令他痛心不已。他有的只是多年的積蓄,以及從服務二十多年的公司所領取的退休金。如今,退休生活已經邁入第六年的他,將自身的退休理財規劃寫成《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一書,搖身成為作家,並展開一場又一場的講座。
人們帶著好奇心的眼神走進他的演講會場,熱切地想要知道他如何累積足夠退休生活的財富之道。但他在演講中,最常談到的卻是夢想,以及如何趁早實踐自己追求的理想生活。他直言,曾碰過大約有1/3的聽眾,此時會帶著不屑一顧的態度當場離席的窘境。而離席的人,幾乎清一色是外表得體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至於有一些人,則會在私底下找他傾訴,透露他們不敢輕易退休的恐慌因素,是擔心錢不夠用。不過當老黑再深入與他們交談,卻發現,錢不夠用往往都只是表面理由。真正的問題其實是,有人得不到家人的支持、有人找不到生活的重心、有人不滿足於現狀,還想要擁有更多、有人害怕退休後失去身分和地位,就變得什麼都不是……。最感歎的是,也許年輕時夢想要成為一個搖滾樂手,但轉眼都40歲了,早就來不及圓搖滾夢,所以只好繼續把賺錢當作人生目標。於是,「我沒有其他選擇、沒有其他退路」就成為無法橫跨的心理障礙與焦慮來源。
斑馬不會得胃潰瘍
科學家曾經做過一項實驗,把白老鼠關在籠子裡,每天不定期要給牠打一針,慢慢地,老鼠竟然得了胃潰瘍。而草原上的斑馬,儘管隨時都要保持警覺,以防虎視眈眈的獅子靠近時,迅速拔腿離開的生理應變反應力。但有生存危機的斑馬,卻不會得胃潰瘍。因為不管要死要活,作用在斑馬身上的壓力,會在牠用盡全身力氣逃跑時,得到充分的排解。但白老鼠長期處在壓力的狀態下,必須耗費很多心力在應付焦慮、擔憂、沮喪……,卻無法盡情得到紓解。因此儘管那一針並無害,可是反覆經歷打針的過程,卻已經足以讓老鼠產生各種疾病。
《多少才夠》這本書指出,過去五十年全球財富累積的速度一直是正面成長,但快樂的程度卻沒什麼改變。因為在消費主義盛行下,透過廣告、行銷和新聞媒體日積月累的刺激,人們不只不滿足於所擁有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連對自己也不滿意。導致金錢不斷撩撥著人們對安全感與富足的渴求、集體炫耀的比較心理……以及永無止盡的焦慮感:錢不夠用。
多少錢,才足夠?
那麼,多少錢才夠?足夠退休和一輩子?老黑指出,約有4成的人根本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無法說出一個確定的答案。甚至,很多人連自己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都模糊不清。就連老黑也一樣,要不是在40歲那一年,突然強烈感受到中年危機來襲,他其實未曾認真思考過。「我跟普通人沒啥不同,過去只想著要換大車、換大房子、讓家人有錢買好東西…追逐各種欲望,要賺多少才能怎樣……。但40歲,心態卻開始大轉變,不僅是體力下滑,更陷入低潮,難道下半生還要繼續過著庸庸碌碌的上班日子?如果不趕快怎樣,會不會就來不及了…」當這樣的念頭產生,他立刻明白,是時候該做出改變。
他決定採取以下幾個步驟:首先,進行長達一年的每日記帳,記錄每一天的開銷。記帳的目的,是透過金錢的使用方式,了解自己的生活模式。如此一來,也有助於勾勒自己未來想要的生活模樣,抓出日常所需的額度。再來,他選擇搬到高雄置產買房,立即省去生活在台北,隨時要面臨高房價高物價的煩惱。同時,他在退休前,就把房貸繳清,不留下任何負債。最後,他計算全部的總資產,並進行財務管理分配,比如有一部分金額,定期定額買基金,賺取長期複利;一部分金額,則留作生活花費;當然,戶頭裡一定要有一筆儲蓄定存。「有人曾勸我,不應該把房貸繳清,而是把這筆錢拿去再投資才對。我想了想,喔,不了,我已經決定我不要再苦惱如何賺更多錢,我要把心思放在經營生活。」
心理學家曾調查研究,對生活高度滿意與自認對人生毫無把握的人,兩者的主要差異,並非在於高收入,或是被貸款壓得喘不過氣來,而是對於個人財務的掌控感。老黑就是最好的例子。反過來說,當選擇愈多時,人類反而愈失去做決定的能力。愈無法下決定,不確定性所引發的焦慮感反而愈多。而這樣的人,即使累積巨額財富,多半比較不快樂、不滿足。
因此,「退休」只是一種說詞,老黑認為「重新創造理想的生活」,更貼近他當初的感受。令他驚喜的是,當他在退休幾年後重新評估財務狀況,日常開銷不僅只有當初預估的六成,總資產更一點都沒有縮水。「關鍵在於,當你落實自己喜歡的生活,你會發現,需要的東西,比想像中的少。得到的滿足,卻比想像中的多。好比從前,我以為我愛打高爾夫球,巴不得天天去打。但等到你天天有空去打,又覺得其實只是貪圖一個虛榮感而已,所以我開始跑步,跑著跑著,覺得這樣運動也很健康,而且不用花錢。後來跟老婆迷上騎單車,就漸漸不太開車,方圓十公里能到的地方,都盡量騎車。況且,退休時間很多,平常搭大眾運輸交通就很足夠了。於是後來,乾脆也把汽車賣了。生活既簡單又快樂。」
快樂掌握,人生的方向
焦慮是情緒的一部分,而金錢則是引發情緒的原因之一。因此面對金錢焦慮,逃避是沒有用的,應該學習如何與之和平相處。「幾乎所有投資錯誤,年輕時我都曾犯過。如過度害怕風險不敢投資、不做功課聽信朋友貿然投資、貸款買房卻遇上房價暴跌只好認賠……。但這些錯誤,卻讓我真正了解到,投資理財不是賭博,要有紀律,並且務實地進行長期規劃。錢只是工具,是幫助你實現人生目標的工具之一。」老黑表示,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財富價值觀,才能幫助你穩定地前進,不輕易受到通貨膨脹和大環境變化的左右影響。積極為「人生」培養健全的財務體質,而非只為「金錢」準備理財計劃。
真正感到快樂的人,都能掌控人生的幾個重要面向:工作、健康、娛樂、錢財、生活與人際關係。因此,當你再度為錢焦慮,或許你應該靜下心,花點時間了解你現有的資產規模,並釐清自己的心理需要。財富、個人目標與幸福感都是緊密聯結在一起的。然後,多花點時間去跟家人、朋友和孩子相處,盡情開懷大笑,以及幫助別人。有句話說:「付出,才是幸福的強大來源。你能贏得的最大財富,就是從只有『你』一個人的成功,提升至讓『別人』的人生更有意義。」
想知道更多全球流行脈動,請上www.elle.com.tw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ELLE國際中文版雜誌/5月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