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贈與子女房產省稅有秘訣

文.莊孟翰(顏瓊真整理)

Q: 台北趙先生問:以前有個廣告:「喜歡嗎?爸爸買給你。」又常聽財稅專家說,送錢給小孩,不如買房子送給小孩,更能達到節稅功能,此實際情況為何?

A: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其父母接受電視台訪問,柯爸提及收到國稅局的追稅公文,原因是他拿錢給柯文哲買房子,沒有申報贈與稅。但柯爸說,當初拿錢給兒子時就有言明:「這是父母養老金,不是給你的,而是暫時借給你。」不過由於柯爸提不出借據,才會遭國稅局認定為「贈與」而非「借貸」。對此柯媽媽則說:「如果不相信子女(會還錢),這是什麼父母?」

一般而言,父母與子女間的金錢往來,若是「借貸關係」,鮮少會立「借據」;即便大家常說:「親兄弟明算帳」,但親人間若真的「明算帳」,難免就「傷感情」。

依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4條規定:「本法稱贈與,指財產所有人以自己之財產無償給予他人,經他人允受而生效力之行為。」第7條則規定:「贈與稅之納稅義務人為贈與人。」另第19條第一項規定:「贈與稅按贈與人每年贈與總額,減除第21條規定之扣除額及第22條規定之免稅額後之課稅贈與淨額,課徵百分之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依第21條規定:「贈與附有負擔者,由受贈人負擔部分,應自贈與總額中扣除。」第22條規定:「贈與稅納稅義務人,每年得自贈與總額中減除免稅額220萬元。」

由於遺贈稅法有每年220萬元的免稅額,因此,不少父母在「節稅」的考量下,會善用此免稅額,分年給予子女220萬元(也可視經濟能力,給予10萬或100萬,惟上限為220萬元);另因父、母可分別贈與子女,故若只有獨子,則其一年可以得到的贈與金額將可高達440萬元。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兩個子女以上,220萬元的最高免稅額是要由人數來均分,如若是兩兄弟,則各分110萬元,抑或哥哥多分一點,弟弟拿少一點,只要彼此同意即可。

此外,贈與並不限於父母,祖父母或曾祖父母都可以,如果是出生在有錢家庭,而這些人都想透過「贈與」免稅額來達到移轉財產給子孫,而自己又不用繳納贈與稅的話,便可以如此規劃。

另根據《遺贈稅法》第20條有關不計入贈與總額之財產項目的第7項:「父母於子女婚嫁時所贈與之財物,總金額不超過100萬元」。也就是說,如果只有一位子女,結婚時父母可以在當年善用220萬(×2=440萬)免稅額及100萬(×2=200萬),總計640萬元的現金贈與。

而假設要結婚的男女雙方家長都同時贈與的話,則要結婚的這對新人,當年度就有1280萬元(640萬×2)的現金可以當作購屋資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至於有些父母直接買房子送給子女,其間接贈與的金額可能就是很大一筆。

其關鍵在於房子的房屋價值是依據「房屋評定現值」,而土地是依據「公告土地現值」。但現行都低於市價甚多,通常只有市值的3~4成。

舉例來說,如果父母買總價1000萬元的房子贈與子女,該房子的「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土地現值」,經拆算「房地比」(一般是3:7)後的申報現值也許才300萬元,低於父母同時贈與的440萬元,故該筆等同1000萬元的價值,是可以免稅的。

另假設,該房子的申報現值為500萬元,則500萬減440萬後的60萬元,乘以贈與稅率10%,則只要繳6萬元的贈與稅。
反觀,若是直接給子女1000萬元,經扣除父母同時贈與總額的440萬元,則父母要繳的贈與稅為1000萬元減440萬元之後的560萬元,再乘以贈與稅率10%,便要繳56萬元。

因此,目前有不少父母透過買房子贈送子女來達到移轉財產兼「節稅」的目的,根據內政部統計,去(2014)年不動產贈與件數超過5萬件,創歷史新高,顯示國人偏好以不動產贈與方式進行節稅。

不過,隨著政府正在研擬「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並打算在2016年1月1日實施,該課稅的稅基是採用「賣價」減去「買價+仲介費用+裝潢費用等支出成本」,其中,「賣價」就是成交價,但若是父母買屋送子女,則此時的「買價」就會是父母贈送當時「房屋評定現值」和「公告土地現值」申報後的申報現值。

以前述300萬元為例,假設子女在2016年以後,將房屋以1600萬元賣出,設若其仲介費用+裝潢費用合計100萬元,則其財產交易所得就是1200萬元,經拆算房地比後,必須申報財產交易所得約360萬元(1200萬×30%)。暫且不管政府未來會採用多高稅率,以先前傳出的單一稅率17%計算,則子女未來賣出後要申報繳納的房地合一稅就高達61.2萬元(註:土地交易所得部分尚未併計)。

換言之,過去買屋贈送子女比直接贈送現金更具「節稅」效用,惟一旦實施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後,贈送房子就不一定能夠達到節稅目的。

此外,有些會計事務所的稅務專家也建議,父母最高竿的節稅方法是「附負擔」的贈與,也就是先替成年子女付頭期款購屋,再於20年的房貸期間,在每年的免稅額度(220萬×2)內,慢慢替子女攤還,藉此達到幫子女置產又免繳贈與稅的目的。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66期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贈與稅借貸關係節稅不動產贈與房地合一實價登錄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00878配0.47元 5/19除息

快訊/00878配0.47元 5/19除息

擁有172萬股民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今(30)日公告每股配0.47元,較前次0.5元小縮水,預計5月19日除息,6月13日入帳。

2025-04-30 14:45

聯發科Q1 EPS 18.43元 蔡力行估Q2營收表現與上季持平

聯發科Q1 EPS 18.43元 蔡力行估Q2營收表現與上季持平

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今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第一季財報,聯發科Q1合併營收1533.12億 元,季增11.1%,年增14.9%,合併毛利率為 48.1%,季減 0.4 個百分點,年減 4.3 個百分點,本期淨利為295.29億元,季增 23.3%,年減6.7%;每股盈餘為18.43 元。

2025-04-30 15:51

日月光首季EPS 1.75元、年增33% 看好Q2封測營收季增上看一成

日月光首季EPS 1.75元、年增33% 看好Q2封測營收季增上看一成

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3711)今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第一季財報。受惠於封測需求不減及去年基期較低,日月光首季稅後純益達到75.54億元,雖季減19%,但相比去年同期成長33%,EPS為1.75元。

2025-04-30 15:09

台航首季獲利減約一成、中長期看好 公司無陸製船不受美國政策影響

台航首季獲利減約一成、中長期看好 公司無陸製船不受美國政策影響

台航(2617)今年首季營收約10.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當,營業毛利約3.9億元,較去年減少約0.44億元,年減10.16%,EPS0.58元。公司分析,今年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市場難料,但從中長期來看,未來三年新船運力成長有限,加上因環保法規部分船隻必須減速航行,致使船舶周轉率減少,有助於運價提升。

2025-04-30 16:59

2024年公司治理評鑑揭曉 有88家上市櫃公司列前5%

2024年公司治理評鑑揭曉 有88家上市櫃公司列前5%

台灣證券交易所表示,第十一屆(113年度)的公司治理評鑑已經完成,這次總共有1,754家公司接受評鑑,其中包括976家上市公司和778家上櫃公司。為了讓評鑑結果更有參考價值,證交所將所有公司依照評鑑得分高低,分為七個級距:前5%、第6%至20%、第21%至35%、第36%至50%、第51%至65%、第66%至80%、以及第81%至100%,且各別公告上市公司與上櫃公司公告評鑑成績。

2025-04-30 16:58

金控雙雄股利!國泰金驚艷漲逾半根 富邦金開獎倒數強彈4%

金控雙雄股利!國泰金驚艷漲逾半根 富邦金開獎倒數強彈4%

國泰金(2882)昨(29)日公告2024年盈餘分派,每股配發3.5元現金股息,為近3年來最佳行情,以今日股價55.7元估算,現金殖利率高達6.28%,受到配息題材激勵,今(30)日跳空開高,漲幅逾6%,最高上攻59.2元,開盤一個小時多成交量超過3萬多張,超過昨天成交量,富邦金(2881)跟進強彈,漲幅4%,攀高到85.5元。

2025-04-30 10:22

11家股東會送「米」一表看 群創、華新都發1公斤

11家股東會送「米」一表看 群創、華新都發1公斤

今年股東會旺季即將來臨,多家公司揭露股東會紀念品,至目前為止已有11家上市櫃公司送出「米」吸引股東兌領,讓股民搶好康。

2025-04-30 10:15

美超微財報不如預期AI股埋隱憂 4檔台廠供應鏈跌深

美超微財報不如預期AI股埋隱憂 4檔台廠供應鏈跌深

受到AI大廠美超微(Super Micro)財報不如預期影響,美超微在美股盤後股價一度跌近20%,AI股供應鏈走低,4檔美超微台廠供應鏈業者今(30)日開盤股價表現也弱勢整理,包括美超微入股的麗臺(2465)等跌幅皆逾2%。

2025-04-30 10:22

火鍋股飄香!築間掛牌上櫃 盤中漲幅逾2成

火鍋股飄香!築間掛牌上櫃 盤中漲幅逾2成

築間(7723)今(30)日以承銷價45元掛牌上櫃,早盤最高衝上55.3元,漲幅逾22%;築間旗下目前有13個品牌,全台總店數近200家,並於去年正式跨足海外市場,今年將以鍋物及燒肉為經營主軸,優化營收並提升獲利,隨著新品牌開出,預期下半年業績有望優於上半年。

2025-04-30 09:55

勞動節出勤薪水加倍!誰可放假、加班費算法 5大QA一次看

勞動節出勤薪水加倍!誰可放假、加班費算法 5大QA一次看

明天(5/1)就是勞動節,適用《勞基法》的勞工都可放假一天,排班制勞工若當天剛好是休息日,可另外休假嗎?若要加班,加班費該怎麼算?想請特休變成4天連假,雇主能拒絕嗎?104人力銀行整理5個QA,讓你秒懂勞動節假勤規定。

2025-04-30 09:4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