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聯電7月營收年增10%

▲聯電7月份營收年增10%,營收止跌回穩。(圖/記者高振誠攝)

記者張煌仁/台北報導

聯電(10)日公佈2015年7月營收狀況。聯電指出,2015年7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127.0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0.07%。累計2015年1至7月的營收約為新台幣883.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1.71%。聯電(10)日股價收盤價為11.2元,平盤作收。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鍵字: 聯電晶圓代工晶圓雙雄曹興誠宣明智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宣明智:景氣樂觀審慎 半導體上游比中下游好

宣明智:景氣樂觀審慎 半導體上游比中下游好

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則表示,就景氣面來看,未來的市場發展是樂觀審慎的。而針對下半年的半導體市場的發展,宣明智並不看淡。尤其,是在半導體上游市場的狀況,宣明智認為由於交貨時間長,相對抗波動的條件也比較好,所以整體發展也會比較有利。

2015-07-31 17:08

台積電突圍的下一步?

台積電突圍的下一步?

根據市調機構Gartner 的數據調查顯示,2014 年全球半導體代工廠前五大中,台積電的營收增長最快,高達 25.2%,營收達到 251.8 億美元,市占高達 53.7%,增長速度足足是第二名聯電的1.5倍(聯電年增率為10.8%),營收是聯電的5倍(聯電2014年營收46.2億美元),甚至超過了第二到第四名營收的總和。

2015-07-30 12:41

聯電第2季EPS0.37元

聯電第2季EPS0.37元

聯電(2303)今(29)日公佈第2季財報,累計合併營收達380.1億元,季增1%,較去(2014)年同期,年增6%,毛利率22.9%,營業利益率10.2%,歸屬母公司淨利為46.0億元,每股獲利0.37元。

2015-07-29 16:54

聯電填息路穩 第3季外資看法兩極

聯電填息路穩 第3季外資看法兩極

聯電(2303)今(14)日進行除息,每股配發0.55元現金,開盤參考價12元,目前盤中上漲0.2元、暫報12.2元,穩健邁向填息之路。

2015-07-14 12:47

《營收短訊》聯電Q2合併營收380.11億元、季增0.96%

《營收短訊》聯電Q2合併營收380.11億元、季增0.96%

聯電(2303)公佈6月合併營收120.59億元、月減6.73%,創今年次低,惟第2季晶圓代工業績維持小幅成長,單季合併營收達380.11億元、季增0.96%,創單季歷史新高。

2015-07-09 16:28

快訊/房屋稅大利多! 財部突放寬自住遷戶籍期限至6/2

快訊/房屋稅大利多! 財部突放寬自住遷戶籍期限至6/2

財政部今(24)日表示,房屋稅2.0新制(下稱2.0新制)自113年7月1日起施行,今(114)年5月1日首次開徵。為維護納稅義務人權益,財政部宣布今年期房屋稅自住住家用房屋(下稱自住房屋)辦竣戶籍登記及申報期限由今年3月24日放寬至同年6月2日。

2025-04-25 16:02

HTC股東會禮品曝光 多彩環保對杯有望再掀搶領風潮

HTC股東會禮品曝光 多彩環保對杯有望再掀搶領風潮

HTC宏達電(2498)今日宣佈,今年的股東會紀念品為HTC多彩環保對杯,過去HTC股東會紀念品都引發搶領風潮,今年環保杯也有望讓股民瘋搶。

2025-04-25 15:51

鈺創電腦展大秀技術 董座:台灣是半導體主人翁「沒有被掏空問題」

鈺創電腦展大秀技術 董座:台灣是半導體主人翁「沒有被掏空問題」

鈺創(5351)董事長盧超群今日表示,面對地緣政治紛擾,以及美國要求製造業回到美國,他認為台灣的半導體業不用擔心美國製造,也沒有掏空的問題,因為台灣是全球少數有完整半導體供應鏈的地方,「怎麼看台灣都是主人翁」,只要產業團結起來,台灣將繼續扮演核心角色。

2025-04-25 16:15

長榮海運不怕關稅戰! 總座吳光輝:貨還存在就不悲觀

長榮海運不怕關稅戰! 總座吳光輝:貨還存在就不悲觀

長榮海運(2603)今(25)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表示,以去年Q1稅後淨利為準,今年Q1獲利狀況更樂觀,Q2受到關稅影響美國線貨量可能下修,不過看中美雙方會解決高關稅問題,另美國USTR301條款部分,長榮美國線沒有中國製船。整體來說,「只要貨還存在,就沒有悲觀理由」,因此維持對今年景氣看法審慎樂觀。

2025-04-25 16:05

獨/新制房屋稅上路出大包 北市稅捐處系統烏龍急搶救

獨/新制房屋稅上路出大包 北市稅捐處系統烏龍急搶救

房屋稅即將5月1日開徵,今年是房屋稅2.0新制上路首年,近期不少民眾收到稅單,發現戶籍登記地址所屬同一個建物竟出現「自住、非自住」兩種不同算法,應繳納稅金也意外暴衝,由於茲事體大,影響件數至截稿前都還在排查當中。

2025-04-25 12:49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