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產經中心(IEK)分析師魏伊伶。(圖/IEK提供)
記者林信男/專訪
大數據(Big Data)時代來臨,什麼樣的人才最搶手?長期研究大數據的工研院產經中心(IEK)分析師魏伊伶說,大數據不是只分析數字,還包括文字、圖像、影音等「非結構化資料」,這種整合分析能力,須結合學校教育與職場實務經驗,才能養成。
台灣企業對大數據的應用,普遍比歐美國家慢。魏伊伶舉例,國內的電子商務業者,多半還停留在「用大數據推論消費者購物模式」的階段,但在國外,電商業者已開始布局,利用大數據「預測顧客的下一步」,「例如今天買了尿布、推車,之後就可能會買奶瓶。」
魏伊伶進一步說明,美國最大的電商公司Amazon不僅運用大數據,預測顧客消費行為,甚至準備早一步把顧客「可能買卻還沒買」的商品,送到顧客住處附近的倉庫,只要買家一下單,很快就能取貨。
國內的物流業者,其實很有機會透過大數據,與電商業者發展出更緊密的合作關係。魏伊伶解釋,物流業者可掌握電商客戶的來源、地區,並藉由大數據進一步分析各地買家的購物頻率,還可思考如何預測「買家的下一步」。
魏伊伶說明,大數據時代需要的人才,不只是能分析數字,還要能分析文字、圖像、影音等「非結構化資料」,這種能力,光靠學校教育無法養成,必須搭配工作上的實戰經驗。她說,國外有一些公司會與學校合辦「資料分析競賽」,讓學生藉此獲得實戰經驗,公司也可順便攬才,值得國內企業參考。
魏伊伶表示,大數據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國外曾有新創公司,透過大數據分析,協助GM(通用汽車公司),發現駕駛人在網路上對GM煞車零件的抱怨,讓GM得以在短時間內,滿足客戶需求、改善服務品質,避免造成更大損失。
台灣市場有限,魏伊伶認為,企業若想進軍國際市場,導入大數據,是必走之路,「若不做,未來很難面對競爭。」
▼魏伊伶於2008年取得英國Durham University企業管理碩士,自2009年起,擔任工研院IEK分析師,研究領域包括資訊軟體、Big Data、雲端運算、基礎資料中心、WiMAX,以及服務業分析研究。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