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乳示意圖。(圖/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徐珍翔/台北報導
消基會日前發文稱「台灣鮮乳夭壽貴」,指國內生乳僅通過簡單消毒,末端鮮乳售價立即從當初收購價格翻漲3倍,並將超高溫瞬間殺菌乳(UHT)認定為保久乳,對此,農委會直言「與事實及學術觀點有所悖離」,更對外發表嚴正澄清稿。
農委會指出,為確保酪農權益,國內生乳收購參考價格是依據「畜牧法」第35條規定,由乳廠、酪農及專家學者代表,組成「生乳價格評議委員會」,定期開會進行乳價評議,已建構一套乳價調整機制,運作堪稱完備,近年透過該評議平台也考量生產成本變動,對收購價格進行合理調整。
此外,乳廠為穩定生乳來源,近年來已與酪農戶簽訂多年收乳契約,除依據生乳參考價格收購外,也訂定適當回饋措施,如對高品質生乳增加收購價格或補貼運輸費用等方式,盼藉此鼓勵酪農提升生乳品質;農委會強調,市售鮮乳價格主要由市場機制決定,若有不合理的漲價或聯合哄抬,相關權責單位均會介入瞭解,並進行相關查處。
至於消基會將超高溫瞬間殺菌乳(UHT)認定為保久乳一事,農委會官員表示,「鮮乳保久乳調味乳乳飲品及乳粉品名及標示規定」由衛生福利部公告,在「鮮乳」及「保久乳」定義上,都和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一致,其中,鮮乳(CNS3056)以生乳為原料,經殺菌包裝後須全程冷藏供飲用之乳汁;保久乳(CNS13292)則以生乳或鮮乳為原料,滅菌後經無菌包裝可於常溫保存供飲用。
官員也提到,目前我國針對殺菌加工條件,並無相關法令規範,常見方式包括「低溫長時間殺菌法(LTLT,62~65℃,30分鐘)」、「高溫短時間殺菌法(HTST,70~75℃,15秒)」及「超高溫瞬間殺菌法(UHT-pasteurization,120~130℃,2~5秒)」等,但無論採何種方式殺菌,只有全程冷藏保存者才可標示為鮮乳;目前國內市售鮮乳約90%均使用UHT設備進行殺菌程序,僅少數乳品加工廠採用LTLT、HTST或合併膜過濾的殺菌方式。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