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家7月號封面。(圖/金融研訓院提供)
文/王可言
近年金融科技風潮席捲全球,麥肯錫(McKinsey)2015年金融科技報告指出,10年內金融業40%的營收與60%的利潤可能被非金融公司拿走。《Bank 3.0:銀行轉型未來式》的作者布雷特.金恩(Brett King)在2014年的《Breaking Bank》一書中也指出,未來10年金融事業模式的改變,會遠遠超過過去200年改變的總和。
金融科技始於2008年金融海嘯。當時銀行快速縮緊銀根,造成許多企業與個人求貸無門,非傳統金融公司於是趁勢而起。但金融科技的真正興起還是這幾年的事。2012年全球創投投資成長3倍至13億美元,2013年增為40億美元,2014年更大幅成長為120億美元。而2015年有190億美元的投資。2016年的第1季,有57億美元的投資(其中有27億美元在亞洲)。這麼多資金的投入,與大陸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快速崛起,對傳統金融業產生莫大壓力。
金管會與金融及資訊業於2015年8月21日的「2015金融科技高峰論壇」中,共同宣示2015年為台灣金融科技元年後,各大金融機構也紛紛成立或擴大數位金融部門,金融科技論壇接連不斷。但台灣的金融產業轉型還停留在起步。目前台灣的幾十家金融科技新創公司規模不大,短期內不足以對金融機構造成威脅。金融機構領導人對轉型方向與幅度也多還在觀望中。
倒是支付寶的長驅直入與Apple Pay的叩門,讓金融機構深感威脅,所以幾家金控競相爭取與Apple合作,以保護傳統信用卡支付市場。我們策略上應積極與國際連結。然而若沒有發展自己的競爭力,藉連結國際大廠,自我競爭的做法,雖可短期延續金融業務與獲利。中長期只會讓我們逐步喪失金融產業的主導權。
金融新世界的6大挑戰
金融公司面對的新世界,包含:
1.財富的再分配(尤其是快速開發中國家);
2.事業模式轉移到由缺乏忠誠度的顧客主導;
3.金融系統去槓桿化、去中介化加速;
4.小微融資需求未被金融機構滿足;
5.監管機關支持金融創新;
6.科技公司突破框架,跨域提供創新金融服務,透過行為資訊與大數據分析,會比金融機構還了解他們的顧客。
與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相較,傳統金融機構的優勢包括:充沛的資金與資源、安全穩定的資訊系統、專業人才、現有客戶、客戶數據、對監管法規的深入了解、分布四方的分行等。
傳統金融機構的劣勢則為:對顧客需求缺乏深入了解、保守防弊的文化、保護現有產品、服務、顧客的心態,加上長年的跨組織整合障礙,讓轉型動能不足;更有甚者,大部分金融機構的IT仍沿用20、30年前的架構模式。對雲端、社群、行動、物聯網、機器人等新興科技產業動態了解不足。且習於同業競爭,而不是合作共創。
王可言
現職:臺灣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總經理、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董事、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台灣智慧城市發展協會理事、歐盟物聯網論壇共同創辦人、中華民國電腦學會理事、台灣微電影創作協會副理事長
學歷:美國普渡大學電腦科學博(碩)士、國立清華大學碩(學)士
經歷:資訊工業策進會副執行長、台灣雲端產業協會副理事長兼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海峽兩岸資訊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雲計算分論壇台方召集人、富士通全球行動平台(股)公司董事、資鼎中小企業開發(股)公司董事、資拓宏宇國際(股)公司董事、IBM Distinguished Engineer傑出工程師、IBM Academy of Technology Member科技學院院士、IBM全球企業顧問合夥人
※ 精彩全文,詳見《台灣銀行家2016年7月號》。
※ 本文由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