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就從菜鳥研究員變資深副總裁 楊應超成功的秘密

▲知名分析師楊應超。(圖/楊應超提供)

記者李孟璇/專訪

在業界叱吒風雲、喊水會結凍的明星分析師楊應超,不是金融相關科系出身,也沒有類似的工作經驗,但他卻在32歲進入投資銀行、跨進證券研究這個領域,只花1年的時間,就從菜鳥研究員變成資深副總裁,到底他是怎麼做到的?

「不願意冒險,其實就是最大的風險!」這是楊應超接受訪問時,最先開口說的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應超擁有美國普渡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及碩士學位,後來進入IBM工作,公司還出錢讓他到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博士班,這一路走來,有好的職位、安穩的薪水,在職場上可說是相當順遂。

但產業的興衰有週期性,1993年,IBM開始進行全球大裁員,雖然他在這波風暴中逃過一劫,可是卻發現:「世界上沒有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如果一直躲在舒適圈,也許下一次被裁員的就是自己,因此楊應超那時決定辭掉工作,到芝加哥大學念工商管理碩士,希望趁年輕時多吸取一些養分。

人生就像一個「工具箱」
裝越多,越能應付生命中的挑戰

所以離開IBM後,楊應超除了拿下MBA學位,還不斷體驗各式各樣的經驗、學習不同的知識與技能,想像自己是一個工具箱,盡量把箱子給填滿,「因為如果箱子裡的東西越多,越能應付生命中的挑戰與困難。」

你可能不知道,在投身證券投資業界之前,楊應超曾任職科爾尼(A.T. Kearney)、埃森哲(Accenture)、電子資訊系統(EDS,2007年被HP併購)、艾默生電氣(Emerson Electric)、IBM及AT&T等公司,擔任管理顧問、市場銷售及電機工程師業務等相關職務,擁有8年的實務產業經驗,而就是這樣的背景,讓他得以跨進證券研究這個領域,還在短短1年之內,從菜鳥研究員變資深副總裁。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生前曾說:「你不可能有先見之明,只能有後見之明,因此,你必須相信,這些小事一定會和你的未來產生關聯。」

楊應超表示,人生的過程中,就是要在「工具箱」持續裝進新的材料與技能,過去他所累積的經驗,都在他當上分析師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許你不會預期到,現在學的東西對往後生活會帶來什麼具體的作用,但這些點滴都會在未來某一天相互連結、產生意想不到的功效。

永遠做到「過度準備」
那麼機會就降臨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努力,愛拚才會贏。」這是葉啟田的名曲。

楊應超說,就像歌詞寫道,努力才有機會勝出,儘管手上握有工具,大家還要時常去檢視自己的「工具箱」,看到底缺了什麼、需要補強什麼,除了不斷裝進新的東西,也要精進自己的實力、強化技能,如果沒有做到這點,那麼有再多的天份與運氣,遇到困難恐怕無法解決、有機會也抓不住。

在職場上,大家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並做好準備,但更嚴格地說,應該是標準更高的「過度準備」。

楊應超指出,分析師這份工作,每個星期都必須要出產業追蹤報告,還要參加會議、拜訪客戶,但因行程遍布全球、時間緊湊,有些分析師難免幾周沒出報告,可是一直以來,他都謹守這項規則;此外,為了與更多客戶見面、爭取訪談時間,不論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宵夜,甚至是搭交通工具的時間,他都會盡量抓時間與客戶報告。

因為「多一份努力,就多一次被肯定的機會」,這就是楊應超能在短時間內被拔擢的重要原因。

做自己的老闆

但不論做什麼職業,或在哪一間公司,楊應超提醒大家都要記得:「自己才是真正的老闆。」因為職場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如果做不好,對不起的是自己;如果在職場表現成功,光環會落在自己身上。」

以他而言,分析師的工作可以想像成,自己把才能「外包」給雇用公司,在職場上得到的能力、人脈,就是自己的資產,念書、參加培訓則可視為投資,楊應超表示,大家應該要把自己當成公司經營,這樣一來,工作就會更加起勁,自己在市場上也會更有競爭力。

楊應超指出,在職場的成敗勝負自己負責,想要發光發熱,就要投入熱情、找到向上的動力,不要忘記,現在做的都是為了自己,那麼就會有更強大的企圖心,在想要的領域擁有一片天。

關鍵字: 分析師外資金童楊應超ET人物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外資金童楊應超 給年輕人的5項建議

外資金童楊應超 給年輕人的5項建議

過去被評選為全球第一科技硬體分析師、亞洲第一分析師的楊應超,近期接受《ETtoday東森新聞雲》的專訪,對於年輕人他提出了5項建議。

2016-09-05 06:10

年輕人要多閱讀 楊應超推薦這3本書

年輕人要多閱讀 楊應超推薦這3本書

過去被稱為外資金童的楊應超,現在是台灣異康Fintech集團首席資深顧問,近期他接受《ETtoday東森新聞雲》的專訪,談到對年輕人有什麼建議時,他指出,大家平時要多閱讀,而他也開出書單作為參考。

2016-09-05 06:20

楊應超:台灣很大的問題 就是什麼都Cost Down

楊應超:台灣很大的問題 就是什麼都Cost Down

已經不當分析師的楊應超,近期談到台灣未來發展時,仍憂心忡忡,他表示,台灣現在很大的問題,就是什麼都Cost Down。

2016-09-05 06:30

台股殺紅眼!0050指數跌破半年線 一年反彈賺13%

台股殺紅眼!0050指數跌破半年線 一年反彈賺13%

台股今(4)日盤中重挫逾250點,與台股連動的市值型ETF 0050(元大台灣50)盤中指數一度探至121.35,跌破半年線支撐,不過經整理Bloomberg數據,自0050於2003年成立以來至2023年8月底,0050共有84次月收盤價跌破半年線,後續3個月、6個月、一年平均反彈3.1%、5.8%、13.4%。著眼於權值股的反彈力,市場近期展開逢低加碼。

2023-10-04 13:26

10月債券ETF除息大車拚 一張表掌握殖利率逾5%

10月債券ETF除息大車拚 一張表掌握殖利率逾5%

10月將除息的ETF出爐,除了股票ETF再度掀起配息之戰外,在債券ETF方面,截至3日止,共計有31檔產品公告配息,以季配息產品為大宗,進一步觀察本次配息公告狀況,當中預估年化配息率達5%的債券ETF共計有12檔,配息表現亦是不俗,產品類型含括新興債、投資級債、非投等債以及產業債ETF,而產業債ETF中又以電信、金融、科技躍居上榜,這12檔債券ETF除息日都訂在10月19日,想參與配息的投資人,最後買進日為10月18日。

2023-10-04 11:41

矽科宏晟遭點名助華為設廠重挫13% 公司澄清「符合規範」

矽科宏晟遭點名助華為設廠重挫13% 公司澄清「符合規範」

彭博昨點名4家台廠幫助華為建廠受到各界關注,其中,矽科宏晟(6725)今重訊指公司自2022年6月以來陸續承接鵬芯微及鵬新旭廠務端化學品供應系統工程,未提供半導體製程設備予鵬芯微及鵬新旭,公司所有業務皆遵守國家政策與法令,以拓展營運項目,工程業務持續進行中不受影響。

2023-10-04 12:08

日圓貶破150後迅速反彈 市場質疑日政府出手阻貶

日圓貶破150後迅速反彈 市場質疑日政府出手阻貶

美東時間3日紐約盤中,日元兌美元匯率觸及150.16,重新回到1年來新低,不過匯價迅速反彈2%,市場質疑政府揮舞「看不見的手」啟動干預,惟日本政府並未證實。

2023-10-04 09:22

新台幣殺逾1角至32.432元7年新低 央行楊金龍:貶值沒底線

新台幣殺逾1角至32.432元7年新低 央行楊金龍:貶值沒底線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日早上以32.35元開出,至上午10點半時匯率走貶至32.432元、重貶1.04角,匯價續創下逾7年低點。立委追問新台幣匯率是否有所謂的「楊金龍防線」?楊金龍表示,央行關注的是新台幣匯率的相對穩定,沒有所謂的「貶值底線」。

1970-01-01 08:00

快訊/7、8月統一發票中獎清冊下午出爐! 千萬獎17張、200萬20張

快訊/7、8月統一發票中獎清冊下午出爐! 千萬獎17張、200萬20張

本期(112年7-8月)統一發票已開獎,中獎清冊將在今(4)日下午出爐,在此之前,財政部初步統計中獎張數,千萬獎17張、200萬獎則是20張。

1970-01-01 08:00

華為比三星、蘋果可怕! 陸行之:彭博擴大解讀美中貿易戰

華為比三星、蘋果可怕! 陸行之:彭博擴大解讀美中貿易戰

根據彭博社報導台廠包括亞翔工程、崇越科技、漢唐集成與矽科宏晟等協助華為建廠一事,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發文指出,據他之前的了解,美國禁令是不能使用美國(後來擴大到ASML,日本,韓國) 半導體邏輯及存儲記憶體製造技術(設備,材料)賣東西/賣服務給華為,當然美國設計公司也不能賣高檔AI晶片給中國公司,但這跟處理廢水工程,蓋廠房,蓋潔淨室無關,除非這些工程中有用到美國的蓋廠獨門技術或美國製造的零組件,這確實屬於灰色地帶需要禁止。

1970-01-01 08:0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