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息季節到! 專家:股息入袋後可做2規劃

▲股息入袋後,專家建議可做2大規劃。(圖/記者張一中攝)

記者許雅綿/台北報導

又進入配息的季節,對於許多存股取息的投資人,股息入袋是一年中最欣喜的時候了,但很多人煩惱,這「年中紅包」該如何規劃?專家建議,可以選擇投資在固定收益商品上,或是透過保險規劃,以降低投資組合風險。

「在選擇投資金融商品,一定要先搞懂可能發生的稅賦,才能在稅務管理和投資管理間,取得平衡」富邦證券專家團隊協理陳秋蘭說,很多投資人股息入袋,會因對個股的執著或熟識,選擇回頭再買這支股票,期待股數越來越多,每年也就越領越多,並用買股來存下未來的退休金,做長期的規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秋蘭強調,這類型的投資人必須是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股價的波動,不會影響生活或心情的,但若以理性觀點來看,長年下來投資部位會逐漸推升,而資產過度集中單一標的或巿場,當股價波動時,就會牽動到個人的退休金或身價。

若以財富管理講求資產配置的概念上,陳秋蘭說,建議投資人可選擇把年中股息,轉投資到固定收益商品上,不但可降低投資組合風險,也適度的將高波動股票的收益,轉配置於保守商品上,也是把收益上守住的概念。

▼投資示意圖。(圖/記者張一中攝)

此外,這幾年國內保險商品熱賣,許多投資人會選擇將保險規劃納入資產組合,而規劃時,除了要對保險商品的瞭解外,也需要了解保險的稅務問題。

陳秋蘭表示,常接到很多投資人詢問,購買保險的保險金會不會課遺產稅、受益人領到保險金要不要報最低稅負、要保人變更或代繳保費,要不要申報贈與等問題。

對於遺產稅的課稅實務,陳秋蘭提醒,近年來稅捐機關針對某些投保行為,或保單結構已有實質課稅案例,也就是看投保動機是否具有避稅的意圖或利益,看交易的經濟實質,而非只看法律或交易形式。

例如多年前就有針對巨額投保、短期密集投保、帶病投保、高齡投保、舉債投保、躉繳保單、年金保單、投資型保單的投資專戶,甚至也有一些保險資產占動產比例過高等,建立審核原則。

陳秋蘭說,任何金融商品都有其課稅方式,投資人在配置上,可尋求理財顧問及其公司的專家提供協助,才能在稅務管理與投資管理間,取得平衡,理出好財富。

關鍵字: 配息股息固定收益保險資產配置財富管理金融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存錢好痛苦?6個罐子理財術 讓你玩樂也能存到錢

存錢好痛苦?6個罐子理財術 讓你玩樂也能存到錢

很多年輕人月薪不到3萬元,生活費、帳單扣一扣,總是存不到錢,理財部落客蕾咪表示,月薪兩、三萬元的小資男女,從現有的錢開始管理,可以先把錢變多,初階可使用3信封理財法,將收入分為投資(包含投資自己)、定存、生活花費,若後續想要讓生活更平衡,可以進階到「6個罐子理財法」。

2016-09-04 08:35

靠3個信封理財法 部落客蕾咪3年遊2次歐洲

靠3個信封理財法 部落客蕾咪3年遊2次歐洲

一頭長髮,說話條理分明,總能把複雜的「理財」,說的簡單。眼前這位7年級女孩,畢業於台大電子所,曾在外商公司擔任工程師,高中就習慣「花心思管理自己的錢」,出社會領得第一份薪水,開始透過懶人的「薪水三分法」,並結合在學時的資源,在短短3年裡,分別到德國遊學1個月以及義大利半年。

2016-09-04 08:00

中了嗎?這5個理財地雷 年輕人千萬不要碰

中了嗎?這5個理財地雷 年輕人千萬不要碰

年輕人想要透過理財,存到第一桶金,但老是覺得錢越存越少,其實,賺得再多錢,若沒有好好打理,很容易就像水一樣流逝。但若已經嘗試透過理財方式,管理自己的財富,卻還是理不了自己的金錢,你可能是誤觸了「理財地雷」,以下整理5個專家提供的理財地雷,年輕人千萬不要碰。

2016-09-03 00:05

養成5個存錢好習慣 你也能成為有錢人

養成5個存錢好習慣 你也能成為有錢人

在低起薪、投資艱難的環境下,老是覺得存不到錢嗎?其實只要養成好的存錢習慣,並保握「先存錢,再花錢」的原則,透過不斷地練習,就有機會累積屬於自己的一筆財富,以下就整理6個理財專家提供的「存錢好習慣」,透過養成存錢習慣,試著讓你的帳戶,變得越來越有錢。

2016-08-03 00:05

293位樂透得主理財大揭密! 4大原則把錢乖乖穩住

293位樂透得主理財大揭密! 4大原則把錢乖乖穩住

大樂透開出億元頭彩,是不是恨不得億萬富翁就是自己!而在一夕間致富,突然擁有一大筆幸運之財的「超級有錢人」,都是如何處置億萬財富?協助過293位樂透主做財富管理的黃志宜說,基本上樂透頭彩得主只求把大錢穩住,因此,協助他們理財有4個原則,包括彈性、保本、節稅,以及投資報酬率要優於定存。

2016-07-03 09:00

25歲花18個月存到1百萬 金鐘主持人逼自己定存!

25歲花18個月存到1百萬 金鐘主持人逼自己定存!

「存錢這件事就是要下定決心去做」2014年獲得金鐘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的王伯源說,從小就喜歡蒐集錢,高中為了圓當藝人的夢,不斷在表演路上努力,大學規劃提早服兵役,畢業後靠著節目主持工作及多份兼差,在25歲前花1年半的時間,順利存到第一桶金;他理財的秘訣就是逼自己定存、投資自己努力開源。

2016-05-31 00:10

新鮮人如何理財?專家:善用3個帳戶,讓你脫離月光族

新鮮人如何理財?專家:善用3個帳戶,讓你脫離月光族

在全球經濟動盪下,台灣人理財上趨於保守,在理財商品運用上,超過5成民眾選擇透過「儲蓄定存」達成目標;就有專家建議,社會新鮮人在理財部分,可利用「3個帳戶理財法」,即緊急帳戶、儲蓄帳戶、一般帳戶,將每個月薪水依照比例分別撥入不同帳戶中,有效控制各項支出以達到理財效果。

2016-05-20 00:10

千萬退休金怎麼存? 專家:利用4帳戶規劃

千萬退休金怎麼存? 專家:利用4帳戶規劃

據統計,國人退休後至少需要1500萬元,若想要追求活躍老化,除了注重健康養生,專家建議利用SMART退休規劃術,設定理想退休生活目標(Specific)、衡量需求與缺口(Measure)、風險評估(Assess & Risk management),並搭配退休保險4帳戶,從養老、醫療、長看、娛樂四面向著手。

2016-07-05 11:42

79年次男「不怕死」賣生前契約 月收入超過20萬元

79年次男「不怕死」賣生前契約 月收入超過20萬元

「同學看到我都會害怕,躲得遠遠的」從事生前契約業務員工作6年的吳順益,大學就讀護理系,畢業後不當「男丁格爾」,決定跟著父親腳步投入殯葬業,年僅26歲的他,靠著「處心積慮」經營的人脈,短短6個月業績達到1500萬元,平均月成交10件,月收入超過20萬元。

2016-08-27 08:00

面對變老的台灣 你不可不知的5件事

面對變老的台灣 你不可不知的5件事

台灣人口正急速老化,勞動年齡人口從今年開始縮減,且縮減速度是亞洲四小龍中最快的,而伴隨著勞動力人口縮減,勢必影響台灣的GDP成長,面對邁向高齡化的台灣,有5件事情不可不知,包括台灣人口結構劇烈轉變、潛在GDP成長率將趨緩、產業面的衝擊、投資組合改變,以及跨境投資的增加。

2016-08-25 00:05

離婚父母爭子女綜所稅扶養抵扣 生活費匯款不如聯絡簿簽名

離婚父母爭子女綜所稅扶養抵扣 生活費匯款不如聯絡簿簽名

5月綜合所得稅(綜所稅)申報扶養親屬項目常常是申報諮詢的重點,稅務人員私下透露,很多離婚的父母搶著申報子女扶養,希望折得所得稅,但是因為稅法規定扣除額不能切割,就算主張「共同扶養」子女也只能給父或母其中一人抵稅,實務上就發生過離婚爸爸拿出匯錢付生活費的證明,扶養扣除額認定卻給媽媽,只因學校聯絡簿簽名欄、小孩考卷全是媽媽名字的關係。

2024-05-02 12:34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