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聚焦基期低的電子、營建類股

圖、文/今周刊

甫公布的半年報,不僅記錄企業過去兩個季度的營運興衰,也是藉以發掘績優股或避開地雷股的重要工具。在目前總體經濟欠佳的情形下,投資人進場前可先就財報良窳做初步篩選。

撰文/葉揚甲

編按:隨著半年報出爐,各公司股價不管先前漲跌如何,都將在市場機制下進行調整。如何從半年報找尋下一波投資亮點?《今周刊》特別邀請統一投顧黎方國與凱基投顧朱晏民兩位專家,為讀者解析半年報概況、國際情勢及展望台股。

統一投顧總經理 黎方國:
美總統大選前 台股仍有上檔空間

上半年股票報酬率前幾名很明顯集中在傳產類股,例如汽車、自行車,或部分中國收成獲利明顯轉佳的產業。其實從半年報觀察,這些上半年股價強勢的企業,第二季獲利大多也符合市場預期。然而,在股價基期高低,以及投資應著眼於未來的考慮下,接下來電子股上檔的空間反而將會比較寬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難發現,已有些公司如NB品牌、散熱模組、電源供應器,及晶圓封裝測試廠商業績提前增溫,在半年報公布第二季優異的獲利後,相關個股明顯受到市場資金追捧。

這樣的現象預料第三季還會見到,特別是即將問世的許多電子新產品,將因第四季電子旺季需求而提前拉貨,投資人不該再沉浸於悲觀氛圍裡。此外,第二季獲利表現吸睛的IC設計龍頭與環境光感測IC廠商,其擁有的技術與產品價格,在可見的未來都相當有競爭力,值得關注。

傳產類股中,半年報表現不錯、股價尚未充分反映,下半年整體又預料會朝正面發展的,則屬營建類股。其實先前壓抑營建股的因素都已逐漸明朗,如八月上路的實價登錄就已利空出盡,而政府先前的打壓政策也已出現放鬆的跡象;後續隨九二八檔期推案量的題材激勵,加上利率在低檔的有利環境,營建類股頗有否極泰來的機會。

然而,即使依循半年報選到好股,最好還能確定何時為進場時機。況且,台股近年走勢幾乎已無法與歐美股脫鉤,而美股最近上檔又面臨前波高點關卡,看似搖搖欲墜,不免讓台股同受牽連,市場信心明顯不足。

在此提醒,美國在財政懸崖問題被討論前,應該都不會輕易出紕漏。畢竟,美國總統候選人間的支持度差距不大,未來兩個月內執政黨將不容許任何閃失,在極力維持經濟穩定的預期下,美股下檔風險不高。

短線變數則可觀察九月十二日,FOMC會議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是否會實施QE3 (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以及德國憲法法庭判定ESM(歐洲穩定機制)是否違憲,這兩大事件將造成短線的波動。

但眼光若稍微放遠些,至少到十一月六日美國總統大選前,股市還有一波逃命波可期待,而這很有可能是未來一年內最好的作多時機。

主計總處目前預測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軌跡亦隱約透露著股市未來的動向。GDP在第二季落底後,將連續彈升二個季度,到二○一三年第一季才會轉折向下,而股市往往領先GDP軌跡。若是如此,接下來的兩個月,台股自然有較高機率偏多發展。

再說,景氣對策燈號已連九藍,七月綜合判斷分數更來到藍燈區上限十六分(藍燈為九分到十六分),也就是僅差一分即可脫離藍燈區。換言之,未來兩個月內或可見到黃藍燈,按過去經驗,景氣燈號由藍轉黃藍,對台股將有某種程度的激勵。

不過,這波逃命波若還是無法吸引量能湧現,則將是一波溫和上揚的逃命波。指數上漲的幅度恐怕有限。就目前七千三、四百點的位置來看,大概只剩七、八百點的空間,今年的高點應該是回不去了。


黎方國
現職:統一投顧董事長暨總經理
經歷:元大投信副總經理


凱基投顧總經理 朱晏民:
半年報普遍不佳 第四季看蘋果表現

今年半年報除金融業符合預期外,其他不論電子還是傳產,普遍不如期待。產業研究員更多半在公司公布半年報後,著手下修公司全年盈餘預測,其中電子產業獲利遭到壓抑,很大的原因在於消費需求的遞延。

的確,第三季很多電子新產品即將推出,可是令人憂心的是,產品低價化的趨勢正在形成。新產品價格壓低,對於提供零組件,或以代工見長的台灣業者,毛利率無疑將再受擠壓,這是電子業應該注意的隱憂。

傳統產業則主要受累於中國經濟失速,只有主打高端或民生必需品的廠商受到的影響不大。只是一些跨足中國內需的廠商,今年都積極展店,資本支出增加卻碰上景氣趨緩,第二季數字自然不好看。不過,這類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內需消費業者,其實不受景氣影響,長期的擴店效果將慢慢浮現,相關企業有望在下半年漸入佳境。

石化產業則因第二季油價滑落,造成上游廠商半年報數字不盡理想,第三季仍會有雜音;水泥、鋼鐵在中國過剩產能未解決前,產業前景恐難見曙光。

半年報的影響漸漸褪去後,股市整體將再度受制於國際情勢發展。很明顯的,金融市場至今仍在期待柏南克鬆口推出QE3;然而,美國經濟若按目前溫和復甦的態勢持續下去,聯準會恐怕沒有充分的理由在九月十二日宣布實施量化寬鬆。

況且,美國當前的通膨壓力相較前兩次推出QE時要來得大,這樣看來,現階段環境並不容許「印鈔救市」。不過即使如此,聯準會利用QE3操縱市場預期心理的戲碼將持續上演,美股也就不容易出現大幅度回檔…【全文請見今周刊820期 】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謝謝!)


►►►每周最新一期《今周刊》內容就在ETtoday新聞雲雜誌專區!

關鍵字: 今周刊財經理財投資股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4張7-8月千萬發票無人領 明年1/6到期

快訊/4張7-8月千萬發票無人領 明年1/6到期

今年7-8月統一發票即將在明年1月6日兌獎到期,最低消費金額僅99元,財政部呼籲幸運兒速速現身,以免和財神爺擦身而過。

2024-12-25 12:10

機器人題材狂飆!上銀提前開獎 11月每股賺0.22元年增83%

機器人題材狂飆!上銀提前開獎 11月每股賺0.22元年增83%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看好多功能機器人前景的一番話,讓機器人概念股全面噴發,上銀(2049)因此題材遭列注意股,今(25)日被要求進一步公布財報,公司自結11月單月每股0.22元,比去年大增83%。

2024-12-25 16:46

公股投信、AMC子公司整併 財部2個月內提報告

公股投信、AMC子公司整併 財部2個月內提報告

立委今天關切公股金控子公司有無機會整併,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要詳盡評估綜效與員工權益等,且必須是合意整併。立法院財委會則通過臨時提案,請財政部針對公股金控子公司整併,尤其是投信、資產管理公司(AMC),在2個月內提出評估報告。

2024-12-25 16:47

BBU族群滿血復活!3檔亮燈漲停 AES-KY重返千金股

BBU族群滿血復活!3檔亮燈漲停 AES-KY重返千金股

AI需求旺,先前漲多回檔BBU(電力備援模組)族群今(25)日攻勢再起,高價指標股AES-KY(6781)盤中攻克1075元漲停價位,重返千元大關,西勝(3625)、新盛力(4931)、順達(3211)3檔順勢亮燈漲停,加百裕(3323)、興能高(6558)漲幅逾8%。

2024-12-25 12:28

機器人概念股踩油門!能率集團3檔亮燈 佳能成人氣王

機器人概念股踩油門!能率集團3檔亮燈 佳能成人氣王

年底作帳行情持續發威,加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表態看好機器人相關產業,激勵集團相關概念股漲勢,今(25)日能率集團相關個股能率創新(5392)、佳能(2374)同奔漲停價位、IKKA-KY(第一化成控股公司,代號2250)漲幅逾9%,上攻143元,佳能更在開盤2小時後挾逾9.5萬張成交量穩居今日台股成交王。

2024-12-25 11:05

千萬勞工注意!明年9大新制上路 最低工資實施、勞保費率將調升

千萬勞工注意!明年9大新制上路 最低工資實施、勞保費率將調升

今年將要結束,明年元旦起,將有9項勞動新制即將上路,包括最低工資調漲,約257萬勞工朋友受惠,其中有86%都是本國勞工;產業人才投資方案調整最高補助額度至10萬元;勞保費率調升為12.5%,勞工每月多負擔56元,估計約1037萬名勞工受影響等。

2024-12-25 10:31

威剛宣布處分不動產、處分利益1.36億元 估挹注EPS 0.46元

威剛宣布處分不動產、處分利益1.36億元 估挹注EPS 0.46元

記憶體大廠威剛(3260)今日發布重大訊息,宣布處分新北市中和區不動產,預計交易總金額為3.75億元,預計處分利益1.36億元,處分目的是為了活化資產,按威剛股本換算,處分利益有望挹注EPS約0.46元。

2024-12-25 16:33

本田、日產電動化目標不一 研調:資源整合成合併後首要任務

本田、日產電動化目標不一 研調:資源整合成合併後首要任務

日本兩大全球汽車集團本田與日產於2024年12月23日宣布啟動合併談判,目標在2025年6月達成協議,三菱也有望加入。TrendForce表示,若三家車廠順利合併,當務之急將是整合各自的資源以節省開支,利用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以及加快電動車計畫。

2024-12-25 14:25

高息ETF績效全陣亡!緊盯年底行情 跟著大盤更吃香

高息ETF績效全陣亡!緊盯年底行情 跟著大盤更吃香

2024年進入倒數,年尾的熱鬧也預告著台股又走完一年,而回顧台灣投資人最愛的ETF,不管是高股息、市值型還是產業型,到底一年的績效評比誰最好?展望年底到過年的時間,台股又會有什麼行情?今天一次搞懂。

2024-12-26 00:53

財劃法修正 劉鏡清:實施時間、營業稅分配、地方性業務受影響

財劃法修正 劉鏡清:實施時間、營業稅分配、地方性業務受影響

《財劃法》修正案三讀通過,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實施時間會有很大影響,還有營業稅分配的問題,以及地方性區域能否均衡發展,都是將面臨的課題。

2024-12-26 00:0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