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經銷商悲觀預測:台灣國產車,5年內消失

圖/商業周刊提供

▲豐田的大型房車Camry下一代將改採進口,讓台灣國產車的市占率再蒙陰影。(圖/商業周刊提供/賴建宏攝影)

文/黃靖萱

台灣的國產車,即將消失了嗎?近年來國產車市占遭到進口車侵蝕已不是新聞,但國產車可能會消失的震撼彈,來自台灣汽車龍頭和泰汽車的國產大型房車,被市場喻為豐田(Toyota)神車之一的「Camry」,居然也即將退出國產的行列了。

Camry一個月高峰時兩千多輛,逐年掉到平均只剩500輛的規模,讓總代理和泰與原廠日本豐田做出下一代改款將改採進口的決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國產車節節敗退,2005年台灣車市高峰,當時國產車市占高達86%。今年急轉直下,九月單月銷售量,國產車市占率一度只剩52%,「保五」成為今年各國產車廠最重要的任務。

「再這樣下去,5年內國產車就要消失,」一位在車界已40年的汽車經銷商悲觀的預測。

「Camry是被RAV4給打趴的,」一位豐田體系的主管說。近年來,全球都吹起一股休旅車風,成長速度遠高過一般房車,但豐田在台灣並沒有國產化的休旅車,而引進RAV4,強打「日本原裝進口」,成功連續六年搶下台灣休旅車市冠軍,只是一樣價格帶,也侵蝕Camry的生存空間。

「他們有經濟規模,光講Suzuki,在日本生產,一個車型也可以賣到一年10萬台,但我們再怎麼拚老命,一個車型一年就1萬台,」裕隆日產總經理李振成無奈的說。

一位日系國產車廠的主管分析,一輛國產新車要製作3千套模具,因為量少,每個模子要攤提好幾年。「但進口車是只要有改款,立刻就可以引進最新的車。」

而且,國產車從計畫到開模、與零件商開發零件,到生產上市,最少要3年時間,但近兩年,全球各車廠的主、被動安全配備發展神速,例如車道偏移、盲點偵測系統等,甚至是六具安全氣囊都變成標配。和進口車一比,國產車就顯得又貴、配備又不夠齊全。「人家都用最新的,來打我們落後一到兩年的產品。」

因成本考量而配備不如進口車,是國產車競爭力不足的另一主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底高價請來五月天代言的豐田新車「Sienta」。

為了接棒計程車運將最愛的Wish以及商用車Innova兩款車,和泰推出Sienta應戰,想要用一款車吃下兩個區隔市場。但上市半年,每個月平均約1100多輛,遠不及當初規畫的6成。今年中即再推出限量特仕版,居然罕見的降價5萬元,企圖挽回頹勢。

豐田在台灣成立的製造廠國瑞與和泰開了多次反省會,檢討這輛應晉升「神車」的Sienta,為何銷售不如預期,也拖累和泰在台灣市占率在今年累積至10月止跌破3成。

Sienta標配兩具安全氣囊,到最頂級款才有四具氣囊,且全系列都無盲點偵測與車道偏移系統。意識到消費者在這一年來被進口車慢慢教育得越來越重視安全配備,12月,Sienta即會補上這些落後於進口車的配備。

11月,裕隆日產的Super Sentra改款上市,就不斷強調新增了盲點警示、後方車測警示等系統,當然,六具安全氣囊也一個不能少。

根據車輛公會統計,台灣汽車產業的產值在2005年達到高峰,為2309億元,到去年只剩1906億元,而包括協力廠商在內的就業人數,也減少了2萬多人。

政府在取消國產車自製率的貨物稅減免獎勵及進口配額後,幾乎已無汽車產業政策,但政府也不是只能兩手一攤,全然無計可施。

例如,國內汽車總量裡,超過20年的高齡車達92萬輛,台灣人換購新車時的前車車齡,在去年達到史上最老,平均約16年。政府雖推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可折抵5萬元的措施,但因欠缺強迫退場機制,大家寧可將就著開。

站在環保、安全以及經濟發展的考量,政府也可學學日本,對老車加重稅負,或祭出例如限制上路路段等手段,讓這群對車價較敏感的車主,轉而購買養車維修成本低於進口的國產車,讓產業關聯性極高,有火車頭工業之稱的台灣汽車產業,有一線生機。

【更多報導】

 「爸爸告別式,主管卻在靈堂上叫我回公司開會...」連喪假都要管,是最笨的主管

刺龍刺鳳屁孩,一來就指名要看BMW...大學老師逛車行,看到年輕人永難翻身的原因

週年慶不能說的秘密》一個10年百貨櫃姐告白:推銷客人買1千5的爛東西,讓我覺得痛苦

買衣服要先試穿、買房會先賞屋,婚前為什麼不必先試用?3個慘痛案例:婚前性行為太重要

天天3顆地瓜,他的脂肪肝輕度變重度!營養醫學博士點破「脂肪肝」最大迷思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567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商業周刊國產車汽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4張7-8月千萬發票無人領 明年1/6到期

快訊/4張7-8月千萬發票無人領 明年1/6到期

今年7-8月統一發票即將在明年1月6日兌獎到期,最低消費金額僅99元,財政部呼籲幸運兒速速現身,以免和財神爺擦身而過。

2024-12-25 12:10

機器人題材狂飆!上銀提前開獎 11月每股賺0.22元年增83%

機器人題材狂飆!上銀提前開獎 11月每股賺0.22元年增83%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看好多功能機器人前景的一番話,讓機器人概念股全面噴發,上銀(2049)因此題材遭列注意股,今(25)日被要求進一步公布財報,公司自結11月單月每股0.22元,比去年大增83%。

2024-12-25 16:46

公股投信、AMC子公司整併 財部2個月內提報告

公股投信、AMC子公司整併 財部2個月內提報告

立委今天關切公股金控子公司有無機會整併,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要詳盡評估綜效與員工權益等,且必須是合意整併。立法院財委會則通過臨時提案,請財政部針對公股金控子公司整併,尤其是投信、資產管理公司(AMC),在2個月內提出評估報告。

2024-12-25 16:47

BBU族群滿血復活!3檔亮燈漲停 AES-KY重返千金股

BBU族群滿血復活!3檔亮燈漲停 AES-KY重返千金股

AI需求旺,先前漲多回檔BBU(電力備援模組)族群今(25)日攻勢再起,高價指標股AES-KY(6781)盤中攻克1075元漲停價位,重返千元大關,西勝(3625)、新盛力(4931)、順達(3211)3檔順勢亮燈漲停,加百裕(3323)、興能高(6558)漲幅逾8%。

2024-12-25 12:28

機器人概念股踩油門!能率集團3檔亮燈 佳能成人氣王

機器人概念股踩油門!能率集團3檔亮燈 佳能成人氣王

年底作帳行情持續發威,加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表態看好機器人相關產業,激勵集團相關概念股漲勢,今(25)日能率集團相關個股能率創新(5392)、佳能(2374)同奔漲停價位、IKKA-KY(第一化成控股公司,代號2250)漲幅逾9%,上攻143元,佳能更在開盤2小時後挾逾9.5萬張成交量穩居今日台股成交王。

2024-12-25 11:05

千萬勞工注意!明年9大新制上路 最低工資實施、勞保費率將調升

千萬勞工注意!明年9大新制上路 最低工資實施、勞保費率將調升

今年將要結束,明年元旦起,將有9項勞動新制即將上路,包括最低工資調漲,約257萬勞工朋友受惠,其中有86%都是本國勞工;產業人才投資方案調整最高補助額度至10萬元;勞保費率調升為12.5%,勞工每月多負擔56元,估計約1037萬名勞工受影響等。

2024-12-25 10:31

威剛宣布處分不動產、處分利益1.36億元 估挹注EPS 0.46元

威剛宣布處分不動產、處分利益1.36億元 估挹注EPS 0.46元

記憶體大廠威剛(3260)今日發布重大訊息,宣布處分新北市中和區不動產,預計交易總金額為3.75億元,預計處分利益1.36億元,處分目的是為了活化資產,按威剛股本換算,處分利益有望挹注EPS約0.46元。

2024-12-25 16:33

本田、日產電動化目標不一 研調:資源整合成合併後首要任務

本田、日產電動化目標不一 研調:資源整合成合併後首要任務

日本兩大全球汽車集團本田與日產於2024年12月23日宣布啟動合併談判,目標在2025年6月達成協議,三菱也有望加入。TrendForce表示,若三家車廠順利合併,當務之急將是整合各自的資源以節省開支,利用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以及加快電動車計畫。

2024-12-25 14:25

高息ETF績效全陣亡!緊盯年底行情 跟著大盤更吃香

高息ETF績效全陣亡!緊盯年底行情 跟著大盤更吃香

2024年進入倒數,年尾的熱鬧也預告著台股又走完一年,而回顧台灣投資人最愛的ETF,不管是高股息、市值型還是產業型,到底一年的績效評比誰最好?展望年底到過年的時間,台股又會有什麼行情?今天一次搞懂。

2024-12-26 00:53

財劃法修正 劉鏡清:實施時間、營業稅分配、地方性業務受影響

財劃法修正 劉鏡清:實施時間、營業稅分配、地方性業務受影響

《財劃法》修正案三讀通過,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實施時間會有很大影響,還有營業稅分配的問題,以及地方性區域能否均衡發展,都是將面臨的課題。

2024-12-26 00:0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