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全球1.3萬家珍奶店奇蹟 讓東歐角頭也來台學開店

圖/商業周刊提供

▲在伯思美,平均不到30歲的員工也常被派駐海外。圖為總部2樓提供開店所需設備與動線規畫的示範店。(圖/商業周刊提供/攝影駱裕隆)

文/李盈穎

由台灣走向國際的珍珠奶茶店,明年在全球開設的店數,將達到1萬3千家!其中有1萬家,來自台灣的日出茶太、CoCo都可、Comebuy、快可立、GonCha貢茶等10個手搖茶品牌。

另外3千家,雖然你我都沒聽過這些品牌,但它們的原料與技術,9成來自台灣,甚至連裝潢、行銷、品牌設計、員工訓練,全都出自台灣團隊之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群神秘台商,專做珍奶的B2B(企業對企業)生意,提供「整店輸出」、一條龍服務」,吸引全球各地有志開珍奶店者,來台採購原料與設備,學習煮茶、煮珍珠、調配飲品。

去年11月成立的珍珠奶茶行銷聯盟,由外貿協會秘書長葉明水擔任召集人,善用Line群組彼此聯繫、推薦,不到一年,加入的企業從33家爆增為116家,台灣主要的珍奶供應鏈都包括其中。

葉明水指出,珍奶聯盟、美妝聯盟、電動車聯盟,是外貿協會近年最關注的3項產業。其中又以珍奶被認為是「自製力最高的產業」,逾9成材料來自台灣,最有機會走上國際與咖啡抗衡,成為代表台灣的符號。

幫老外打天下 東歐角頭也來學

珍珠奶茶「整店輸出」業者裡,伯思美應為台灣的第一把交椅,他們把珍珠奶茶原料,賣進了夏威夷7-Eleven、美國鼎泰豐、美國Dunkin' Donuts。這家年營收達8億元的低調企業,是許多海外珍奶開業者,背後最有力的軍火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伯思美國際實業董事長王俊峰因為珍奶,有過一段奇特經歷。德國珍奶市場爆炸性成長,許多越南人想開店賺快錢,向當地東歐黑社會成立的財務公司貸款,由於借錢人數太多,引發老大們好奇,他們發現,竟有一家台灣廠商提供整店輸出服務,一行人特地飛來台北學習。

與品牌加盟店不同,購買整店輸出服務者,可擁有自己的品牌、客製自己的菜單、沒有加盟總部的規範與限制。

王俊峰是原物料供應商傳佳食品的女婿,與太太、妻舅合力經營,他負責拓展海外市場,卻發現許多海外客戶買了原料、設備回去卻不會使用。他決心做一個平台,推廣如何開珍珠奶茶店。

於是,他與太太帶著10個員工,與老東家協議不碰台灣、中國市場,2009年退股離開傳佳,自立門戶。不料,分家創業後,好不容易站穩腳步,2011年卻爆發塑化劑事件,當時他在芝加哥參展,海上20個貨櫃,一上岸就銷毀,損失約3千萬元。

這個教訓,讓他成立品管中心、每年每支產品全部送SGS檢驗。與他合作的所有工廠、生產單位,無論是家庭小廠或老廠牌,他全部要求有HACCP、ISO等認證。

但厄運接連襲來,2012年德國毒珍奶事件讓伯思美營收掉了6成!事件發生前,伯思美在德國事業如日中天,不料,德國《萊茵郵報》在頭版報導,珍奶驗出疑似苯乙烯、苯乙酮等9種可能的致癌物。即使聲稱要再檢驗,德國媒體已鋪天蓋地報導珍奶有毒、定了珍奶死罪。

他說起這段往事仍有些落寞,「從台灣之光,變成台灣之恥」,當時有1百多個貨櫃收不到錢,沒運出去的貨品價值2千多萬元,眼看有效期限只剩3個月,同仁們只好將一箱箱原料拆開倒掉、回收、銷毀,邊處理邊號啕大哭,伯思美更是罕見的放起無薪假。

雖然之後,德國北萊茵–西發利亞邦食藥局出面,抽驗相關產品確認沒有含致癌物,還他們清白;德國工商局也在隔年,力邀他們在德國漢堡設立分公司,但直到今年,伯思美在歐洲才轉虧為盈。

從逆境翻身,伯思美在歐洲營收已超越毒珍奶事件之前,「珍奶產業在海外,每年都超過15%成長,還不知道高點在哪裡,」王俊峰說。他旗下培養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當海外開業者的「珍奶教練」,這是王俊峰的夢想之一:希望打造一個工作平台,讓台灣年輕人,不必到其他國家打工,他們可以幫台灣的珍奶,到全世界發光!

【更多報導】

台股重挫跌破萬點》該停損、還是逢低加碼?股市大戶教你5招判斷

為什麼有錢人不容易變窮,窮人卻很難變有錢?一個賭場工作者的觀察

週年慶不能說的秘密》一個10年百貨櫃姐告白:推銷客人買1千5爛東西,讓我覺得痛苦

月薪6萬公務員想轉大企業,卻被百萬年薪朋友一再勸退:別傻了!這些都是用命換的

病人原本可能不會死的...一個麻醉醫師的真心話:碰到這一種外科醫師,你真的要多打聽一下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613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商業周刊珍奶伯思美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富爸爸砸4000萬助兒子買國有不動產 慘噴逾135.6萬贈與稅

富爸爸砸4000萬助兒子買國有不動產 慘噴逾135.6萬贈與稅

台北國稅局今(18)日指出,民眾協助子女取得國有不動產,需要注意贈與稅的問題。近期有一名富爸爸砸4000萬協助兒子標下價值6000萬元國有非公用不動產,雖然其中2000萬元由兒子自行貸款處理,但4000萬元購買房地的「助攻」行為已涉贈與稅,後遭核課135.6萬元稅金。

2025-02-18 16:19

大武山去年每股賺1.46元 配發現金股利2元、殖利率4.25%

大武山去年每股賺1.46元 配發現金股利2元、殖利率4.25%

大武山(6952)董事會今(18)日公布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12億元,年增6%,稅後淨利為9,572萬元,年增32%,EPS為1.46元,主要受惠中高階蛋品需求成長及牧場生產效率提升,帶動全年毛利率接近3成;也通過2024年度盈餘分配案,將配發每股現金股利2元,包含現金股利1元、資本公積1元,以今日收盤參考價47元計,現金殖利率約4.25%。

2025-02-18 15:57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大宗物資黃豆、玉米現在價錢已經是高價位,不過國內豬價維持、雞價有成長,但蛋價表現不好,卜蜂(1215)董事長鄭武樾指出,近期傳出飼料每公斤要漲0.4元,加上有禽流感因素,造成雞農損失很大,因此合理上來說蛋價應該要調漲。

2025-02-18 12:18

老牌ETF大暴衝 0050、0056規模雙雙攻破4000億

老牌ETF大暴衝 0050、0056規模雙雙攻破4000億

今(18)日0050、0056資產規模分別為4,656億、4,021億,雙雙突破4,000億,均創歷史新高,以市值型、高股息為代表的ETF 投資世代,持續加速擴展,元大投信表示,0050投資台灣上市市值最大50家公司,跟隨市場主流趨勢,成分股市值變化將直接反映於0050股價表現,在採隨規模增加費用率持續調整的架構後,更有利長期投資,包括未來規模成長至逾5,000億元至1兆元部分,經理費將再調整至0.08%,持續將規模成長回饋投資人。

2025-02-18 17:17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興櫃股王、擁「封測小巨人」外號的印能科技(7734)上櫃前公開申購今(18)日為最終日,因價差大,市場估「抽中1張賺44.5萬元」,吸引大批股民進場報隊。根據證交所統計,印能兩天來參與公開申購共有5萬2543筆,以印能公開申購價格每股1250元、每張125萬元計算,凍結市場資金逾656億元。

2025-02-18 11:33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8)日公告,將辦理新制勞工退休基金114年度國外投資「全球氣候轉型被動股票型」委託經營公開徵求受託機構,本次預計擇優徵選4家受託機構,每家受託金額為4億美元,總委託金額共16億美元。

2025-02-18 10:35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6446)昨(17)日晚間舉行重訊記者會,表示被國際商會仲裁庭要求藥華藥需賠償AOP公司2筆賠償金共156.29萬歐元,今日開盤後藥華藥股價重摔逾9%,股價最低來到695元,接近跌停。

2025-02-18 09:42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由於央行需求持續強勁,川普課徵關稅不確定因素,高盛週一將2025年底金價預期從每盎司2890美元上調至3100美元,若川普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再刺激,2025年可望衝上3300美元。

2025-02-18 10:00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新廠啟用 全球佈局再添新產能助力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新廠啟用 全球佈局再添新產能助力

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五廠今日正式啟用,將可大幅增強公司在峇六拜自由工業區(Bayan Lepas Free Industrial Zone)的封測產能。此工廠是策略擴張計畫的一環,日月光馬來西亞廠區由目前 100 萬平方英尺,將擴大至約 340 萬平方英尺。

2025-02-18 13:00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1215)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279.57億元,年減4.12%,但仍寫下歷史第二高成績,董事長鄭武樾表示,主要是受到上半年雞價影響所致,今年整體來看審慎樂觀,桃園分切廠預計7月啟用,1年可貢獻約30億元營收;另針對股利政策,鄭武樾透露應該會是歷年來次高,會努力爭取,希望來回饋投資者。

2025-02-18 12:2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