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生達、健亞先後因原料藥成分疑慮而讓產品下架,製藥業面臨的發展困境,該如何尋找突破口?杏輝董事長李志文提出三個方向…
【文/徐玉君】
當政策積極推動ICT結合醫療器材策略合作之際,台灣製藥業卻在近期頻頻受原料藥成分致癌疑慮紛紛下架,全球八成原料藥出自中國與印度,台灣的製藥業長期以來仰健保鼻息生存,當中國一致性評價、政策南向發展策略出爐,製藥業究竟獲得多少利益?在醫藥領域四十餘年的杏輝董事長李志文,給了產業發展突破困境的三個建議。
尋找利基、突破困境
曾經擔任小蔣時代「國家建設研究會」(簡稱國建會;當時邀請海內外專業業者、學者針對各項國家問題提供建言,並將結論訂為政策確實施行的國建會)主席、加拿大華人協會會長的李志文,對於製藥產業發展的過去與現在有相當程度的暸解,而對未來發展更有明確方向建議。「過往可為後世之鑑」,如今台灣製藥產業面臨的困境,在當時李志文就已預見。
畫面回到日本戰後一片荒蕪談起,李志文說,藥品是一個國家的國防產業之一(戰爭時需要抗生素、消炎藥…),日本戰後都是廢墟,國際大藥廠想把藥賣進日本,但是日本政府很聰明,建議這些國際大廠在日本挑選幾家藥廠合作,請這些藥廠到日本生產,不要進口,這個目的除了讓國際大藥廠可以在日本生產賺錢外,最重要的目的是提升了日本的製藥水準,讓台灣與日本的差距愈來愈大。
另一方面,中國在當時也亟思改變現狀,想要全面開放藥品及醫材進口,當時身為加拿大協會會長的李志文,曾招待過中國官員,建議中國可以比照日本模式,且由於中國市場那麼大,可以要求產品一定要導入中國做臨床,通過中國醫院的臨床才可以輸入,一方面用臨床讓中國的教授學習,再去海外總部參訪觀摩,引進西藥的觀念,包括統計、文件書寫、數據、臨床…,這個策略也讓中國的學習速度加快非常多。
那麼台灣呢?在產業升級的政策趨勢中,也給過相同的建議,但是台灣卻採用進口方式,愈開放進口愈傷害台灣的產業發展,這是為何台灣的醫藥產業落後電子理工類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李志文說,製藥業的聚落不是因為人口紅利,它們可以把知識、經驗賣出去,台灣沒有國際的學習曲線,都靠自己一步一腳印研發,東西賣不出去,讓台灣的醫療發展在過去數十年形成差距。
雖然台灣的健保制度多多少少養活了台灣的製藥業,但是在健保價格壓力下,台灣製藥業幾乎沒有甚麼利潤空間,所以也都是各自尋求其他的銷售管道發展,或尋找轉型方式,為企業的長期經營規劃願景。
李志文不諱言指出,台灣製藥業有原料藥來源的掐喉之痛、以及來自全球製藥大廠的競爭、資源整合的難度等,但是卻也不會因此妄自菲薄,他說台灣要有高度國際化項目,好好經營人家吃剩下的市場,所謂剩下就是人家不想進來搶,大量的、高端的給大廠做,我們就作剩下人家不作、也做不來的(如孤兒藥)。
很多製藥業朝利基型產品來發展,如新劑型、新適應症;或朝保健品、保養品方向,甚至新藥研發也都想跨足;台灣的企業不是不想走上國際,他說老闆的「夢想」很重要,如何把夢想轉成實際更重要,所以十幾年前杏輝就在思考脫離現有模式,成立研發中心,如今朝著上游方向走,包括新藥研發、保健品的植萃原料等等。(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015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