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圖/翻攝自網路)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外媒報導指出,種種跡象顯示,台灣經濟正努力不再依賴中國大陸,而位於南亞的印度正是台灣政府的新目標。
據《金融時報》報導,台灣貿易非常依賴出口,出口貿易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超過一半,過去台灣因為地點的關係,總是依賴中國大陸低廉的生產成本做為生產基地,此外,中國大陸在台灣的出口也佔了相當重要的一塊,比率高達40%,且有超過10萬家台灣企業在對岸設有據點,其中不乏高科技公司。
但報導指出,近年台灣內部對於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狀況也有聲音出現,同時也是對於北京政府的政治壓力的擔憂。因此,2016年民進黨的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就宣布將實施「新南向政策」,東南亞將是台灣新的投資目標,但相關官員卻表示,印度才是台灣真正的目標。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積極想解決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大陸的情況。(圖/記者周書羽攝、新華社)
台灣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印度是台灣對外經濟展略非常重要的一塊,「我覺得印度就像3、40年前的台灣,也像20年前的中國大陸。」他指出,印度當地的勞動力成本低,但卻有高技術,再加上工業補助,種種條件都非常適合台灣的電子製造商,此外,該國人口數也有望超越中國,經濟成長也相當可觀,因此發展該國的國內市場也是一項重點。
但報導認為,台灣要扎根印度市場難度相當高,截至2016年,在印度有設點的台灣公司竟不到100家,就算是有前進印度設廠的鴻海、緯創等多家台灣大企業,發展也多不如預期。
而已將商品出口至印度超過10年的醫療輔具公司康揚輔具,再經過約5年的延遲,才要在印度當地建設工廠,該公司經理指出,因為在印度購買土地時常常會發生「荒謬」的事,且要在當地發展,必須要自行建立一套物流和倉儲業務。雖然發展困難,但台灣官員仍將康揚輔具列為台灣140萬家中小型企業的榜樣,因為該公司近年在中國的銷售出現停滯,但在印度的銷售每年卻都有25%至30%的成長。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Laisha Rajendran表示,該公司為台灣客戶提供印度相關諮詢服務,她表示,去年在印度經營的台灣公司數量出現翻倍,目前約有200多家。她也提到,近期因為美中貿易戰的關係,台灣公司對於印度市場的詢問增加約3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