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
政府擬發400億元的經濟紅利,要發一次性紅包給低薪族,不過專家認為,政府要從財政平衡、發放對象、發放方式等面向來思考,若稅收好就多花,一旦出現稅收不好的情況,屆時恐怕又要舉債,加上發放對象難以界定,不管哪種方式都很難做到排富,「怎麼發都不對」,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這筆錢自然去平衡,相對會好一點。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首先從財政平衡來看,近幾年稅收超徵主要是股市、出口表現,以及關稅增加,但今年景氣恐不如去年表現,稅收搞不好還會少收,因此當去年稅收好就多花,今年稅收不好,恐怕還得舉債,從財政平衡角度來看,並不是件穩健的事情。
▲政府研擬發放經濟紅利的方案,不過專家建議政府要從3面向探討。(示意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再者是發放對象,孫明德認為,無論所得稅是否調降、薪資3萬元以下或其他方式,不管哪種方式都很難做到排富,民眾都容易產生不公平的感覺,舉例來說,有些人薪資所得不高,但家裡有房地產、股票,另一類則是部分台幹薪資分成2部分發放,因此在台灣、大陸都有所得,普遍來說台灣薪資也就沒那麼高,最後一種是攤販,有些不用申報所得稅,但背後收入並不低,整體來說,「怎麼發都不對」,都會引發諸多爭議。
最後是發放方式,孫明德說,發放方式若以現金為主,其實與2009年發放消費券的概念是一樣的,民眾買什麼根本不知道,若花費在進口的手機、產品等,對台灣經濟的幫助並沒有那麼大,反而以食物抵用券或替代食物券等方式,購買台灣的農產品、台灣生產的商品,對經濟的幫助、效益更大。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