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想說服員工老闆先閉嘴 系統龍頭多賺4成關鍵

圖/商業周刊提供。

▲「人只能被啟發,而不是被說服。」精誠總經理林隆奮領導10年有感,至今每場新進員工教育訓練,他一定親自演講,要讓員工了解這是為自己而戰。(圖/攝影駱裕隆)

文/張庭瑜

當我們說服另一個人改變時,你是習慣說,還是聽?在說跟聽之間,你掌握好真正能改變人心的眉角了嗎?

台灣最大系統整合商精誠,總經理林隆奮上任以來用了10年,才學會這堂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全家便利商店、星巴克、麥當勞到王品,從便利商店的鮮食便當機、銀行的迎賓機器人,到有超過9成的證券業者都在使用的報價系統,都出自精誠資訊之手。

在數位轉型風潮正盛的年代,協助大家轉型的精誠,業績也水漲船高。精誠去年營收達195億元,是營收排名第二高聚碩的1.7倍。過去5年,營收、淨利都成長超過2成。

客戶也在數位轉型
只賣單一產品難滿足需求

有意思的是,這家幫助人轉型的企業,自己也經歷了一場轉型長征。

1997年,精誠從資訊系統整合起家,業務單位各自有負責的產業、擅長賣的產品。例如,負責某銀行的業務,只會賣股票報價系統;負責零售業的業務,只需要賣收銀系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然而,客戶的需求卻出現變化。比如,過去精誠只有一個事業單位負責賣資安產品,但如今,一間企業平均會花一成IT預算在資安產品,按照過去的銷售模式,等於是直接放棄這塊市場。

於是,業務必須不只賣自己熟悉的、也要學會去賣別人的產品。

資策會產業分析師朱師右就形容,傳統的系統整合商就像「黑手」,只要按照客戶開出來的需求,完成各個功能;但現在若想幫企業做數位轉型,得更像「家庭醫生」,東摸摸、西摸摸之後出診斷報告,最後再告訴你哪裡要改、需要買哪些系統。

「業務也會怕,這東西我不會賣啊!賣出去客戶會不會滿意啊?」精誠副總經理蕭維鈞觀察,也有人傾向待在舒適圈,不想出來,「因為假設他是不錯的業務,業績也不錯,他又何必呢?」

要讓新政策落地,軟的、硬的,林隆奮都試過。

改KPI怕反彈
柔性勸說但員工7分鐘就忘

例如,調整考核標準、增加「共同策略KPI(關鍵績效指標)」。業務想百分百達標,不能只像過去一樣,賣原本熟悉的產品就好,裡面還得包含公司想主推的產品,就算不是你熟悉的產品,也得試著賣。

舉例來說,原本負責賣房的業務,雖只靠賣房就能達到業績標準,但也只能拿到9成獎金,現在也需要賣車位,才能拿到剩下一成獎金;若賣了不只一個車位,獎金還會翻倍加碼。但最後他發現,想推新政策只靠KPI解決不了,原因是為了怕反彈太大,這個比率只敢拉到10%,但也因為占比小,有人選擇直接放棄這塊。

更重要的是,「人是沒有辦法因為KPI改變,」林隆奮一語道破。

林隆奮舉例,就算硬性規定員工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5點進辦公室,但他可能坐在電腦前沒做事。用「硬」的效果有限,那「軟」的呢?

「你寫e-mail沒有用,叫大家合作、讓利,沒有人理你啦!」林隆奮苦笑,每次講完課、罵完人後,員工就忘記了,因為他們不曉得為何而戰,「演講只有7分鐘有效。」

林隆奮這才發現,雖然大家都知道組織轉型,靠的是溝通再溝通,但重點,不是急著「說服」,而是先「聽」。

「高手過招是,你先出招,我知道你的痛點,我才給你回應嘛,不是嗎?」他形容。

他怎麼聽?
導入對話工具、成立講師團

於是,他閉上嘴巴開始聽。他聽到,員工跨界合作,最大的痛點在於,大家都從不同的利益角度出發,很難有共識。例如,常有的狀況是業務拿到訂單,但財務不答應付款條件、法務不同意罰款條件等。

於是,他導入新工具、幫大家快速建立對話平台。例如,透過企業溝通工具Zoom、Slack開線上會議,直接討論問題癥結點,並搭配視覺化商業分析軟體Tableau,有爭議時,立刻打開圖表,以圖示出做每件事的機會成本等。

當業務坦白,根本不知道怎麼賣別人的產品時,他就幫大家搬磚頭。

5年前,精誠成立講師團,從幾百人當中選出100位跨部門的高階主管和高潛力人才,組成每組5人的跨部門小組,幫助業務賣他們不熟悉的產品。

但這群講師初始也會抗拒,他先傾聽真正的原因為何。原來,因為這是跨部門合作,顧問怕老闆不知道他們來做這件事,不理解他們的貢獻。所以林隆奮找來這些事業單位主管列席,讓老闆先知道派講師團的意義。

他也聽到,這群講師怕出去助攻後,失敗會丟臉,所以他找人專門在內部說故事。每次有人出團後,不論成敗,他都會請同仁大講,「這團出去,傳遞我們公司的價值,值得鼓勵。雖然沒有成功,我們也是把它的價值放大出來,給所有人聽。」

業務怎麼聽?
先跟客戶談長期經營戰略

一次、兩次,次數多了,「正向力量出來後,我文化就出來了。」林隆奮說。在這些講師團助攻下,現在,已有業務可以一人賣到多達40種產品。

這些講師團到客戶端,因為各有專業,「我們不談業務,而是談長期的發展戰略,我們去,就是給他5個成長方案,告訴(他)這五項改完之後,業績會增加多少?會員增加多少?」林隆奮說。

每名大客戶平均在精誠的預算因此增加,甚至有的還翻倍。

「更好的不是金額,而是客戶把他未來的經營規畫策略告訴我們,」林隆奮說。

有家電業顧客原本只想跟精誠買ERP系統,但精誠不跟客戶談ERP,而是ERP如何和電商、數據整合,才有辦法轉型成O2O的電商。

對講師團成員來說,從剛開始感覺是被推出去,到後來也有所收穫,因為他們得以直接面對客戶,更知道產品盲點在哪,可以優化產品設計。「這對我們有發展成長壓力的人,是很大的誘因。」蕭維鈞說。

內部先願意合作了,這幾年,精誠開始積極展開外圍購併,光是過去3年,就至少投資7間公司,從金融起家的精誠,才得以把領土延伸到各行各業。現在,其他同業,如敦陽、聚碩、中菲,每家都有自己深耕的產業領域。

但他的挑戰是,精誠想打破部門藩籬、鼓勵業務賣別人產品的做法,並不簡單,「的確公司整合是好的方向,只是非常不容易。」一名資訊服務商副總經理說。

20年前,精誠靠垂直整合,把毛利衝高,如今,他們想靠內部跨界、生態整合再走下去。「客戶的生態圈在擴大,你不可能依靠一個垂直或一個水平(存活),它是一直在重新的跨業。」

這是林隆奮平均花6成時間,在內部溝通的原因:他得讓大家習慣互助,才得以不斷變形。

閉上嘴巴,聆聽對方的痛點,是門智慧。當看到改變後,又不吝於張開嘴巴,大聲讚美,則是另一門修行。但是好的轉型,就是在這聽、說的拿捏智慧中,逐步展開。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672期。

【更多報導】

一位亞洲區總監改開計程車,給我的領悟:要賺外商的錢,但他要你的命來換啊

台商回流7千億都是造假嗎?5個QA搞懂這件大爭論

黑色購物節人潮買氣降》購物專家建議:別在好市多買這8種商品

打進德國超跑的台灣零件王,全公司就只有一條KPI:員工月薪達8萬!

高以翔猝死》從頭暈眼花到停止呼吸,只要60秒!急救顧問:猝死前10大身體警訊

關鍵字: 商業周刊系統整合商精誠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興櫃股王、擁「封測小巨人」外號的印能科技(7734)上櫃前公開申購今(18)日為最終日,因價差大,市場估「抽中1張賺44.5萬元」,吸引大批股民進場報隊。根據證交所統計,印能兩天來參與公開申購共有5萬2543筆,以印能公開申購價格每股1250元、每張125萬元計算,凍結市場資金逾656億元。

2025-02-18 11:33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8)日公告,將辦理新制勞工退休基金114年度國外投資「全球氣候轉型被動股票型」委託經營公開徵求受託機構,本次預計擇優徵選4家受託機構,每家受託金額為4億美元,總委託金額共16億美元。

2025-02-18 10:35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6446)昨(17)日晚間舉行重訊記者會,表示被國際商會仲裁庭要求藥華藥需賠償AOP公司2筆賠償金共156.29萬歐元,今日開盤後藥華藥股價重摔逾9%,股價最低來到695元,接近跌停。

2025-02-18 09:42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由於央行需求持續強勁,川普課徵關稅不確定因素,高盛週一將2025年底金價預期從每盎司2890美元上調至3100美元,若川普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再刺激,2025年可望衝上3300美元。

2025-02-18 10:00

DeepSeek刺激AI導入 法人看好台灣供應鏈優勢

DeepSeek刺激AI導入 法人看好台灣供應鏈優勢

在台股轉強帶動下,台股ETF近一月績效亮眼,去年2024年發行成立的台股ETF共有10檔,近一月全面正報酬,不過,唯有台新臺灣AI優息動能ETF基金(00962)重新回到發行價之上。展望台股後市,台新投信表示,DeepSeek並不會改變AI的趨勢,反而更顯AI是國力競爭所在,更多公司將AI導入期產品分析及行銷之中,將帶動更廣泛AI產業之產值成長循環,並進一步推升台股獲利,分析師估2025年台股獲利2位數成長,拉回即是買點,其中,台灣AI概念股是全球重要供應鏈,業績成長看俏,建議逢低布局台股AI ETF。

2025-02-18 10:43

12年來最怒!9成勞工不滿薪資 65%還被變相減薪

12年來最怒!9成勞工不滿薪資 65%還被變相減薪

年後轉職潮仍持續進行,不少勞工仍對薪資狀況不甚滿意,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有超過92%上班族不滿意現在薪資,且更有約65%曾被變相減薪,對於薪資滿意度平均只有36.4分,寫12年新低,平均希望能加薪6140元。

2025-02-18 08:00

日月光吳田玉:AI引三大變革「競爭更激烈」 台廠應廣結善緣合作

日月光吳田玉:AI引三大變革「競爭更激烈」 台廠應廣結善緣合作

封測龍頭大廠日月光(3711)馬來西亞檳城新廠落成啟用典禮前,執行長吳田玉也針對半導體產業及AI帶來影響進行深度分析,他認為AI的出現與發展,將會為全球帶來三大項重大變革,包括改變世界上的一切、硬體成為進步的瓶頸以及供應鏈的重組,至於要如何面對及前進,吳田玉則重申他先前曾多次提倡的「廣結善緣、多交朋友」,同時,也要勇往直前,不要停下來考慮,但往前同時,也要努力走在對的道路上,這樣才會成功。

2025-02-18 00:26

00878輸了!2月台股高息ETF年化配發率大車拼 00894黑馬竄出

00878輸了!2月台股高息ETF年化配發率大車拼 00894黑馬竄出

2月份台股ETF配息排行榜,第一名竟然不是00878! 只有1檔ETF配息破10%,想要參與除息02月17日前記得買進!

2025-02-18 00:02

日本三菱電機成泓德能源前十大股東 雙方共同成立合資公司佈局日本

日本三菱電機成泓德能源前十大股東 雙方共同成立合資公司佈局日本

國際智慧能源大廠泓德能源(6873)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與日本三菱電機株式會社等夥伴在日本共同設立合資公司,以推動當地能源資源聚合業務。三菱電機亦參加泓德能源首次私募案,成為泓德能源前十大股東。

2025-02-18 11:50

台股ETF受益人連2周創新猷 13檔同創高

台股ETF受益人連2周創新猷 13檔同創高

台股ETF集保戶股權分散2月14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66檔台股ETF受益人周增2740人,總人數來到1041萬3495人連續兩周創下歷史新高,若以單檔表現來看,總共有27檔呈現周增加,其中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等13檔台股ETF的受益人數同創新高,進一步觀察這13檔中有6檔是高息型,5檔市值型,1檔產業型,整體來看,高息型略勝一籌市值型,另外季配型高息ETF還是相對月配型的受投資人喜愛。

2025-02-18 11:07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