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適當與否,與你的風險承受能力息息相關。(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文/柏頓‧墨基爾《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經理人不告訴你,但投資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多數人都夢想一夜暴富,暢銷書《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經理人不告訴你,但投資前一定要知道的事》作者墨基爾明白點出:「致富沒有捷徑,投資理財是一場馬拉松;惟有持之以恆,才能獲致財務自由。」透過實際例子與操作的個人投資建議,讓一般人也能按部就班,超越市場漲跌與景氣循環,安享退休生活,離財富自由更進一步。
面臨恐慌性的下跌,你應該持有多少的股票比例
疫情恐慌、油價崩跌,美股漲跌千點已不稀奇,全球證券市場每日變動更經常超過3%,在股市劇烈變化的現在,是不是讓你每天睡不著呢?要認賠殺出,還是要堅守下去?你該如何選擇?這個選擇跟你的資產配置有關。
而你的資產配置適當與否,取決於你的風險承受能力,這與你看待風險的態度很不一樣。你的態度反映出你心理層面的安全感;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則與經濟狀況有關。適合你的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類型,取決於你的收入來源,而不是投資組合的收益。這種能力通常與你的年紀有關,以下舉出兩個實例,幫助大家了解風險承受能力的概念。
年紀與收入
六十四歲的米爾德剛剛喪偶沒多久。她的關節炎越來越嚴重,只好放棄護理師的工作。她的簡陋房子位於伊利諾州的霍姆伍德村莊,還需要繳房貸。雖然這種固定利率的房貸是以前在利率較低的時候申辦,但每個月還是需要支付一大筆錢。除了每個月的社會保障福利,米爾德的生計只能依靠二十五萬美元的團體保險受益人收益、已故丈夫多年來積累的五萬美元小型成長股投資組合收益。
米爾德承受風險的能力顯然受到財務狀況限制。她的預期壽命不長,除了投資組合的收益之外,她沒有足夠的體力出外賺取其他收入。再加上,她必須定期繳高額的房貸,根本禁不起投資組合產生虧損。對米爾德來說,投資組合偏重可靠、收益可觀的債券比較適合她。不管高風險小型成長股的價格多麼有吸引力,都不適合列入她的投資組合。她的持股比例能以不動產證券為主,因為股息很高。
▲思考資產組合時,很重要的是需要考慮你看待風險的角度。(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再來說說另一個例子:二十六歲的蒂芬妮單身,志向遠大,剛從史丹佛商學研究所取得企業管理碩士學位。她參加了舊金山富國銀行的培訓計畫,即將擔任貸款專員的職位。她也剛從祖母的遺產繼承五萬美元。她的目標是創造出可觀的投資組合,在晚年用來買房,並準備好養老金。
我們可以放心的建議蒂芬妮創造出「有衝勁的年輕女強人式」投資組合。她的預期壽命還很長,就算她面臨財務虧損的困境,仍然有維持生活水準的工作能力。雖然她的個性會影響她願意承擔的風險,但是她的投資組合顯然偏向「高風險、高報酬」屬性。她不僅有足夠的投資期間,也有能力承擔風險,因此能夠持有100%股票的投資組合。
學習接受不穩定的股價波動
上述的一般資產配置重要原則,涉及到你選擇資產組合時,需要考慮你看待風險的角度。關鍵在於,什麼樣的資產配置不會讓你掛慮,晚上能睡得安穩。如果你決定開始投資股票,需要先確定自己是那種在眾人不看好股市的時候,也不會輕易放棄的人。尤其是當股票價值大幅下跌的時候,你能夠忍住不要賣掉股票。也許你年輕又有穩定的工作收入,那你就具備讓投資組合的配置偏重於股票的合適資格。但只要你無法控管好自己面對股票「跌宕起伏」局面的情緒,那你就不適合大量投資股票。
風險承受能力是所有財務計畫的基本要素,而且只有你才能評估自己對風險的看法。你會了解到定期投資可以漸漸降低風險,投資期間長也可以使風險降低。不過,如果你想投資股票,就必須學會接受不穩定的股價波動。假如大部分資產投資到股票會讓你感到恐慌、不安,顯然你需要減少投資計畫中的持股比例。因此,你在決定適合自己的資產組合時,主觀的考量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本圖文經樂金文化授權,摘自《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經理人不告訴你,但投資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