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前10月獲利逾5千億!13家「超車」去年全年 一表看懂

▲15家金控今年前10月累計獲利超過5000億。(圖/記者陳依旻製表)

▲15家金控今年前10月累計獲利超過5000億。(圖/記者陳依旻製表,點圖可放大)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15家金控10月獲利全數出爐,雖然單月因現金股利入帳高峰期已過,逾10家金控獲利都較前月減少,不過,全體金控獲利加總仍大賺5275.85億元,年成長 60%刷新歷史紀錄,有13家金控前10月已賺贏去年整年。

今年前10月已賺贏去年全年的金控分別是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元大金、開發金、新光金、台新金、第一金、合庫金、永豐金、華南金、國票金、日盛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富邦金控續居金控每股獲利王寶座,10月自結稅後淨利56.04億元,累計今年前10月稅前淨利達1,558.19億元,前10月稅後淨利1,358.1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82%,每股盈餘(EPS)達11.81元,子公司富邦人壽、富邦產險、富邦證券累計前10月獲利皆再創下歷史新高。

富邦人壽 10 月稅後純益 30.83 億元,前 10 月稅後純益 983.13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99%。富邦金說明,10 月中大盤震盪,當月指數終以小漲約 0.3% 作收,仍維持彈性操作並持續實現投資獲利。人壽淨值逾 5660 億元,淨值比率高於 10%,RBC 超過 300%,資本水準維持良好。

富邦金表示,10 月台幣走勢平穩,境內經常性避險成本(CS) 維持低檔(20bp 以下),單月與前 10 月匯兌損益與避險成本均大幅優於去年同期;至於保費收入,10 月初年度保費 90.6 億,較去年同期成長 9%,成長動能來自利變型商品年增 26%,表現亮眼。

富邦金控10月底淨值約9,070億元,普通股每股淨值68.84元,現金增資於10月完成後,本公司普通股股數為11,804,964,394股,反映於10月之每股盈餘(EPS)及普通股每股淨值;另外,截至10月31日,富邦金控已取得日盛金控58.04%股權,而富邦金於10月認列日盛金投資收益0.9億元。

國泰金控今年以來受惠於經濟復甦及金融市場上行,各子公司皆有亮眼表現,獲利再創歷史新猷,2021年10月份稅後淨利57.6億元,累計稅後淨利達1,279.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88%,累計獲利續創歷史新高,旗下各子公司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單月及累計獲利也創下新高;其中,國泰人壽10月稅後盈餘31.2億元,前10月大賺1032億元,年增120%。

國泰金控 10 月稅後純益 57.6 億元,搶下單月獲利王,累計前 10 月大賺 1279.4 億元,年增 88%,再創歷史同期新高,每股稅後純益高達 9.39 元。

國泰金5大子公司單月及累計獲利全數創高,其中金雞母國壽今年獲利已達 1032.4 億,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120%,淨值比及資本適足率(RBC)分別逾 10% 及 360%,續居歷史高位,資本水準強健。

國壽掌握到台幣上下波動時機、機動操作,避險成本也大幅下降,截至 10 月底避險成本已較去年同期下滑逾 50bps,10 月增提外匯價格準備金 22 億元,累計餘額達 102 億元,仍是同業最高。

開發金控單月獲利下滑,因少了9月認列大樓的一次性獲利,加上凱基銀行、凱基證券、中壽等子公司獲利略少於平均水準,10月稅後獲利11.96 億元,但累計前10月稅後獲利達 318.88 億元,年成長幅度高達219.6%。

開發金控表示,子公司凱基銀行 10 月稅後獲利 1.01 億元,主要來自利息及手續費收入等核心收益,但為降低利率波動之影響,凱基銀行積極調整現有部位故產生部分損失,累計前 10 月稅後獲利 37.44 億元。

中信金控累計獲利首度突破500億元,前10月合併稅後盈餘504.37億元創下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 29%,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53元。

中信金控表示,銀行存放業務動能維持穩健,財管手續費受惠產品多元及數位化創新服務,較去年同期有「雙位數」的成長;在保險業務方面,保險銷售動能佳,投資業務因掌握市場趨勢,操作表現良好,保險獲利持續創新高。

累計獲利首度破紀錄的還有元大金控,前10月稅後純益首度衝破300億元大關,創下303.23億元歷史紀錄,子公司元大證券仍是主力,累計前10月稅後純益近200億元,同創歷史新高,和去年同期相比年成長近93%。

台新金控10月獲利衰退,稅後純益8.1億元,年減22.9%,主要是認列金控取得台新人壽交易合約中的或有價金評價受殖利率上升影響5.37億元,但累計稅後純益和去年相比,成長45%,達185.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50元,表現依舊亮眼。

台新銀行、台新證券為獲利雙引擎,台新銀行10月稅後純益11.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12.8億元,由於核心業務獲利動能持續穩健,使得銀行淨利收及淨手收均較去年同期累積增加,累積稅後純益年成長4%,資產品質維持穩健,截至10月底,逾放比為 0.12%,備抵呆帳覆蓋率為1052.10%;台新證券10月稅後純益2.4億元,主要是因大盤指數較上月回升、公司操作績效提升及承銷案件數較上月大幅增加,公司營業證券評價利益、出售證券利益及承銷收入皆增加所致,累計前10個月稅後純益14.1億元,年成長達167.74%。

台新人壽10月稅後純益1.4億元,當月保費收入持續成長、投資績效穩健增長;累計稅後純益6.4億元,整體獲利表現超越去年同期。

公股龍頭兆豐金控10月稅後盈餘13.08億元,表現較9月(13.5億)差,前10月累計獲利與去年同期相比,年減逾8%,是公股銀行當中唯一衰退,且沒能達標的銀行,主因是10月兆豐銀行利息收入減少,以及財務操作獲利較上月相比,減少約3億元,加上股利分配接近尾聲,但其他子公司獲利成長,讓兆豐金前10月獲利與去年同期相比,年成長仍有3.6%。

關鍵字: 兆豐金玉山金富邦金國泰金開發金元大金新光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王品砸上億元徵才! 明年起薪調幅最高7%

王品砸上億元徵才! 明年起薪調幅最高7%

搶攻農曆年後轉職潮,王品(2727)集團今宣布,2025年元旦起調升品牌正職起薪及計時人員時薪,計時同仁時薪加全勤津貼210元起、正職起薪含全勤調升為35,800元起,喊出無經驗可,品牌調幅最高7%,搭配獎金、1年最多調薪3次制度,有望挑戰年薪百萬,年度調薪人事成本初估增加億元,全年預計釋出1,200名職缺。

2024-12-18 09:35

輝達GB200生變! 集邦:出貨高峰延後至少1季

輝達GB200生變! 集邦:出貨高峰延後至少1季

近期市場關注NVIDIA GB200整櫃式方案(rack)各項供應進度,TrendForce於最新調查指出,由於GB200 Rack在高速互通介面、熱設計功耗(TDP)等設計規格皆明顯高於市場主流,供應鏈業者需要更多時間持續調校、優化,較原預期時間延後1季以上,最快將於2025年第二季後才有機會放量。

2024-12-17 22:56

陽明「小海星」嚴綺瑄拼當三副 女船員月薪上看13萬 

陽明「小海星」嚴綺瑄拼當三副 女船員月薪上看13萬 

航港局昨(17)日舉行「海員新星2.0成果發布會」,也請「海員新星1.0」計畫獲選的學生分享經驗與心得,其中在民國111年成為陽明海運首批小海星的嚴綺瑄,現在是高雄海洋科技大學4年級學生,她透露會選擇陽明是陽明女性船員多,對於女性船員的管理及與異性共事的問題處理經驗豐富,未來登船擔任水手,預計一年後可申請船副適任證書,擔任三副職位,月薪上看13萬。

2024-12-18 09:13

快訊/台積電持平至1075 台股開盤下跌3點

快訊/台積電持平至1075 台股開盤下跌3點

美股4大指數全面下跌,台股今(18日)以23014.43點開出,指數下跌3.58點,跌幅0.02%。

2024-12-18 09:02

PWC 2024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 7成認為企業應投資在AI及人才

PWC 2024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 7成認為企業應投資在AI及人才

PwC發布《2024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Global Investor Survey 2024),調查發現,企業正面臨如何將人工智慧的投資轉化為實質營收與獲利的壓力。超過七成的投資人表示,企業應該大規模部署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且應同時增加在AI及人才方面的投資。超過六成的投資人預計,其投資的企業在未來一年可因生成式AI而提升營收與獲利能力。

2024-12-18 02:11

翻車了!ETF「00637L」驚爆3229萬違約交割

翻車了!ETF「00637L」驚爆3229萬違約交割

ETF市場又再爆出鉅額違約交割案!臺灣證券交易所17日發布公告,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證券商申報投資人違約金額達3229萬6700元。據了解,申報券商為國票證券南港分公司。

2024-12-18 00:07

高息ETF好日子沒了!00929失色 市值型0050、00662更貼大盤

高息ETF好日子沒了!00929失色 市值型0050、00662更貼大盤

相信許多投資人都會納悶,上半年每個投資人手中的寶貝「高股息ETF」,如今怎麼各個走勢疲軟,甚至還有明星ETF股息下降的現象,近期許多媒體紛紛開始討論2025年到底該買大盤ETF還是趁便宜持續存股高股息?今天股編就帶大家速速了解兩者的差異。

2024-12-18 00:03

審計部查就安基金「5000萬不符用途」 勞動部:絕不迴避

審計部查就安基金「5000萬不符用途」 勞動部:絕不迴避

勞動部近日爆出濫用就安基金,「小金庫」包含花百萬裝潢休息室、舉辦前部長許銘春個人演唱會等爭議,審計部審計長陳瑞敏今證實發現用途不符金額達5000多萬,一定會如額收回,採購異常會移送檢調,未盡職責會送至監察院;對此,勞動部晚間也做出回應。

2024-12-17 20:21

日立永大無正當理由解任獨董案 陳世洋告贏跨國公司勝訴定讞

日立永大無正當理由解任獨董案 陳世洋告贏跨國公司勝訴定讞

國內電梯大廠永大電梯四年前爆發經營權大戰,在日立以每股72元高價買入外資股份而取得關鍵過半股權後,為了低價公開收購剰餘股權,執意解任另一派獨董陳世洋引發爭議衍生訴訟,最新判決結果出爐顯示,陳世洋二連勝,法院判日立永大應給付陳世洋原定剰餘任期之薪酬,共計新臺幣近200萬元。

2024-12-17 18:56

環球晶大利多!獲美補助130億 新產能明年開始量產

環球晶大利多!獲美補助130億 新產能明年開始量產

美國商務部決定將授予環球晶圓(6488)美國子公司GlobalWafers America (GWA) 及 MEMC LLC (MEMC)最高可達4.06億美元(約台幣130億元)的直接補助,該補助來自晶片法案補助計劃中的商業製造設施補助,其中新產能預計明年開始量產。

2024-12-17 18:5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