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還在下跌。(圖/記者陳依旻攝)
記者廖婕妤/綜合報導
日圓史詩級下跌還在繼續!日圓兌美元今(20)日報價一度來到129.41,連續14個交易日走跌,逼近此前日本交易員預期日本政府將下場干預的130底線。專家分析,貶值帶來出口紅利有限,肇因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為日企業帶來成本增加,抵銷出口成長力道,再者弱勢貨幣引發資金外流,導致日本金融市場失去投資價值,從而進入一個日圓貶值、資本外逃的惡性循環。
據《財聯社》報導,澳大利亞聯邦銀行策略師Capurso在報告中稱,「日本財務省通過央行進行干預的可能性正在上升,但我們並不知道什麼水準的美元兌日元匯率是政府的底線?」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週一在發佈會上聲明,將繼續採取寬鬆政策,這可能導致日元跌勢不停,但有利於日本經濟。但黑田東彥也同時說明,日元匯率的劇烈波動並不可取。
週二,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在參加G20峰會前卻發表不同意見,鑒於當前的經濟環境,日元疲軟對日本經濟有強烈的負面影響,並承諾將與美國等國家的貨幣當局密切溝通,對匯率變動作出適當的反應。
鈴木俊一表示,日元疲軟雖具備有利因素,但在當前全球原油和原物料成本飆升的情況下,不利因素影響更大。而日元疲軟推高了進口價格,對無法轉嫁成本的消費者和企業形成衝擊。
根據日本政府資料,日本出口產品中,汽車及車輛零部件、積體電路、製造半導體器件的機器及零附件是傳統的支柱產品。
從2019年開始,這些傳統優勢出口產品,尤其是汽車在海外的需求大幅下降,導致日本連續兩年出口金額下降。不過,據日媒報導,2021年日本出口下降趨勢已轉變,當年較上年度增加23.6%,創下新高。
背後的原因中,既有同比基數較低的因素外,也有全球經濟緩慢回升的效果。按照這種溫和復甦的節奏,日圓疲軟確實對恢復日本產業生產有著正向積極的作用。
不過,如今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以超常態的速度上漲,尤其是能源和糧食,對日本來說,這兩種商品又是進口的重要產品,輸入性通膨將提前一步到來。
其次,日本出口產業中,汽車等工業受制於焦煤、鐵礦、玻璃等大宗商品。做為整個產業鏈的下游產業,這些上游製造業的生產成本近階段已經在增加。而日圓的貶值雖然可以增加出口商的利潤,但很大一部分可能被成本抵銷,貶值帶來的出口紅利有限。
根據今年過去幾個月的日本進出口資料來看,日本一直處於貿易逆差的情況中,即進口額大於出口額,進一步反應了能源和大宗商品對日本企業成本造成的壓力。
在2012年底到2014年,日本就已經歷一段長期的日元貶值過程。與預期出口增加相反的是,日本商品的出口量當時反而下降了0.6%。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研究員當時調查,日圓的匯率變化並沒有完全傳遞到以外匯計價的出口價格,也就是說,10%的日圓貶值會導致出口價格降幅並不到10%。
另一個阻礙日圓貶值發揮作用的原因是,進口中間產品的成本大幅推高了日本出口商的總成本,所以出口價格的調整也取決於進口中間產品費用在企業總成本中的考慮。如日本以進口燃料發電並替代日本的核電,在日元貶值的情況下,會增加出口商的成本,反而不利於增加出口競爭力。所以,日圓貶值並不一定導致日本出口商競爭力增加,從而提振日本經濟。
對產業而言,大幅貶值吃力不討好,而另一個可能的惡果是日本投資人大量外逃,導致日本金融市場失去投資價值,從而進入一個日圓貶值、資本外逃的惡性循環。
此前,東京大型機構交易員就已開始部署海外資產,以美債為主,並輻射全球市場,包括歐債和其他高收益信貸。而日本的寬鬆貨幣政策不僅沒有實現設定的國內經濟目標,反而帶來高達10兆美元的海外投資。
甚至也有研究員表示,日元的貶值動盪繼續,匯率風險可能會蔓延至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國家。這種情況比1997年的危機更加複雜,出現更廣泛形勢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