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線6月中的漲價方案已經確定延到7月1日。(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多數貨櫃船公司習慣每個月申報一次的運費調漲方案,雖然本月1日上海解封讓美國線本月中的漲價案充滿希望,但是大型攬貨公司指出,船公司預期上海報復性出口,在美國線派了較多船隻,加上前半月貨量主要增在東南亞,確定6月中漲不成了,7月1日漲價的機會就會高很多。
貨櫃船公司高階指出,上海封控這兩個多月,歐美進口商對於中國的清零政策相當頭痛,已經發生轉單效應,雖然東南亞一時吃不下太多訂單,但是會讓大陸後續貨量減少,東南亞則後市看好。
法人則指出,上海航運交易所的貨櫃運價指數(SCFI)已看到東南亞線運價較歐美線等長程線提早三周回升,大陸開開關關的防疫政策,除了造成轉單,生產企業也都會設法增加在東南亞與其他國家的產能,以因應後續可能再度發生的封控事件。
貨櫃船公司包含中遠、長榮、韓新、ONE、陽明、以星等,都有通知攬貨公司本月15日起,每大箱(40呎)運價要調高1,000美元,但目前所知漲價計畫都已經延到7月1日。另船公司也有規劃7月1日要調高燃油附加費,不過攬貨業者指出,現在都是採取全包(ALL IN)的運價,燃油附加費會包含在總運費內。
法人今日則分析,上海港貨櫃日吞吐量目前已回升至正常水平的95.3%,6月以來,上海港貨櫃單日吞吐量已超過11.9萬箱(20呎櫃)。其中在洋山口岸,上海封控期間日均出口報關量為7,000單,但6月1日迄今,日出口報關量已增至1.1萬單,增長超過50%。
上海即將開始的“報復性出口”,給口岸部門帶來較大壓力。各大船公司為提高效率,“將失去的時間搶回來”,貨櫃船從開港到離泊的時間已從原正常時期的48小時壓縮到了24小時甚至16小時,這樣一來,留給出口貨物進港、查驗、裝船的時間便大幅壓縮,貨物物流任一環節的滯後,都可能增加“落箱”風險。
解封後,櫃量快速上升50%,仍僅達先前櫃量的95%,因此,可以推論先前封城期間,櫃量確實明顯下滑3 ~ 4成,這也是為何這兩天有國際媒體喧染的美國進口櫃量即將快速下滑的主因: 不是零售商減少進口,而是封城期間貨出不去。
這家投顧公司資深研究員指出,搶運潮已經在加溫,櫃量跟運價都已回升,與SCFI最近3週持續止跌回升可以互相呼應,至於後面的貨量能否接續,要看轉單比例到底有多高、通膨與升息對實質購買力的影響有多大東、南亞增加的貨量能否彌補大陸可能減少的貨量,這些都是觀察重點。不過船公司因為有長約保障,今年獲利還是會照樣增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