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歐洲線運價是疫前的5.6倍,美西線是3.99倍。(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上海航運交易所的綜合貨櫃運價指數(SCFI)在今年1月7日站上歷史最高點5109.6點後,開始修正向下,上周五(26日)跌到3154.26點,跌幅38.27%;攬貨業資深高階指出,跌幅看似頗高,但是現在的運價如果與疫前的2019年8月23日相比,目前歐洲線運價是當時的5.6倍,美西線是3.99倍,而本周因為歐洲港口嚴重壅塞,歐洲線運價已經看到止跌。
因為疫情,貨櫃船運市場運價衝向天際,一再創下新高,攬貨業者分析,市場上一些特殊,衝破天際的短暫天價不計,去年第三季現貨市場運價高點,美西線停留較久的最高運價是每大箱1.4萬美元,美東線與歐洲線每大箱都是在1.7萬美元左右。
上海航運交易所的運價是包括長約價與現貨價在內,今年1月7日指數最高時,歐洲線運價是每箱(20呎櫃)7777美元、地中海線每箱7529美元、美西每大箱(40呎櫃)7994美元,美東每大箱11833美元,上周五歐洲線每箱4441美元、地中海每箱5071美元,美西每大箱5134美元,美東每大箱8801美元。
追朔2019年8月23日SCFI的運價,歐洲線每箱竟然只有793美元,地中海每箱969美元,美西線每大箱1286美元,美東線每大箱2436美元,都是在成本價之下。目前歐洲線線運價是19年同期的5.6倍,地中海線是5.23倍,美西線是4.0倍,美東線是3.6倍,都還是超高的運價。
不過法人提醒,估算船公司的營收獲利要看運價平均值,從整月、整季或整年來看,還要看長約價與長約比重,以及運價實現在實際運作時有沒有落差。
貨櫃船公司經過數十年的營運經驗,學習到如何調整船噸供給,包括淡季縮倉、安排船舶進塢整修與舊船賣廢鐵等,但也有擦槍走火的可能,有航商就擔心像馬士基的線上訂艙,因為根據訂艙狀況隨時整運價,會出現快漲快跌現象,也就是有過度上漲或過度下跌情形。
不過攬貨公司指出,歐洲籍船公司因為在美國線市場占有率低,在美國線比較會出重手調降運價,在自己的主力市場歐洲線運價相對就守得緊多了。未來市場運價走向,就看船公司的自覺與自律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