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池上19日下午2時44分發生深度7公里、規模6.8的淺層地震,於花蓮、台東造成交通中斷災情。(圖/記者林振民攝)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台東池上強震,中央氣象局推測是中央山脈底下斷層引發,經濟部地調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長林啟文今(19)日表示,目前可以懷疑建築物倒塌與活動斷層有關,台東地區是否有新的活動斷層、是否是引發地震主因,仍須進一步瞭解,地調所已派人前往蒐集資料,學者也呼籲加強對中央山脈斷層的關注,並須提前預防土壤液化震害。
台東池上昨日下午2時44分發生深度7公里、規模6.8的淺層地震,不但是今年最大的地震,也是自2018年花蓮2月6日地震後的最強震,全台各地有感且其後餘震不斷,引發全台熱議。
依據中央氣象局研判,昨日台東的規模6.8為主震,而主震前後共發生73次前震,是相當罕見的情況;學者認為,台東關山與池上的二次地震應屬兩條不同的中央山脈斷層,判斷可能是二個主震,影響不容小覷。
過去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針對東部地區曾繪製36條活動斷層,觀察近二日地震區域,並未在被標示的活動斷層中,學者也示警,中央山脈斷層的崩積層厚度很厚,難以鑽探調查,因此過去學術研究資料相對缺乏,但近期中央大學地科系教授顏宏元團隊於中央山脈東側發現地震密集帶,政府更應加強東部地質資料的更新與完整性。
不過,聖路易大學地震研究所博士、前中央氣象局長辛在勤於臉書發文表示,此地震是在海岸山脈和台東縱谷,「怎扯上了中央山脈?」,並直指:中央山脈「下」的斷層,和中央山脈斷層真的不一樣,就像「台北的百貨公司和台北百貨公司明顯不一樣,經濟部地調所並沒畫出中央山脈斷層,中央山脈下方有斷層存在是科學性的探討。」
經濟部地調所指出,東部活動斷層密度最高,過去花蓮強震已關注米崙斷層地質敏感區範圍可能再擴大,依據目前資料尚無法判斷是否為活動斷層誘發此次強震,仍須進一步調查才能了解地震與活動斷層的關係。
另外,為防範強震災情,經濟部水利署派員出動巡查堤防,署長賴建信並要求針對震度4級以上水庫及滿庫水庫,立即啟動特別檢查,對於震度較大有風險或危害度較高的堤段,亦啟動非破壞性監測;水利署指出,對於損壞輕微的堤防,將於一週內完成搶修。
官員指出,各河川局的防汛護水志工也積極協助巡查及通報,提供即時災情迅速進行應變處理。另外,對於堤坊與各橋梁銜接界面、水門啟閉功能、河道有否隆起、倒坍橋面是否影響通洪等,均詳細檢視查核,並即刻啟動復建,相關備用電源及油料均檢查補充與相關搶修險廠商也保持密切聯絡,以備不時之需。
另外,有鑑於過去花蓮強震經驗,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黃富國示警,關注花東地震除了活動斷層外,也須關注部分區域土壤液化的情況,期盼由中央啟動全台更精細的液化潛勢調查,作為防災及建物補強的參考。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