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搭配母子基金 啟動金循環投資術

▲▼股票,基金,富蘭克林投信,定期定額,金循環,投資。(圖/業者提供)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推出「金循環」投資機制,只要透過定期定額再搭配基金組合的機制,不用花時間盯盤尋找進出場時點,就能建立屬於自己的「金循環」。(圖/資料照,下同)

記者李道正/綜合報導

為對抗40年來最嚴重的通膨,美國聯準會已經連續三次升息3碼,使利率在台灣時間9月22日時來到3~3.25%,接下來將持續以鷹派之姿抑制通膨走勢,估計直到2024年都不會降息。升息是近年趨勢,資金排擠效應以及對經濟成長放緩的疑慮,都會影響投資人的進場意願;但是,錢放在現金部位,有可能就這樣被通膨吃掉,對於小資族來說,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輕鬆投資,逐步累積資產部位,又能擁抱勝率?

定期定額還不夠 啟動金循環讓資產升級

股神巴菲特曾說:「我會告訴投資人,不要那麼密切地看股市。」巴菲特認為,頻繁的短進、短出,很難看到好結果,投資如果要賺錢,必須找到好的投資標的再加上長時間的累積,才有機會達到好的投資效益。

換句話說,無論市場的趨勢如何變化,看空還是看多,不管經濟前景何時才能走出隧道、重見光明,這些都不足以成為投資人停止加碼的理由,想要達成投資的目標,別無他法,惟有紀律地持續投入,採定期定額搭配單筆再加碼的方式,長時間下來,就能用平均成本累積部位,等到標的價值上漲,資產總值也會跟著成長。

除了長時間定期定額提高勝率這個小撇步之外,富蘭克林華美投信也推出「金循環」投資機制,「金循環」結合了定期定額與母子基金,只要透過定期定額再搭配基金組合的機制,不用花時間盯盤尋找進出場時點,就能建立屬於自己的「金循環」!多元的資金運用方式,讓投資資產更加輕鬆簡單。以下是啟動富蘭克林華美投信「金循環」投資的三大關鍵力:

關鍵1:定期定額3年勝率超過80%

在隨時會有黑天鵝、灰犀牛出現的氛圍下,市場波動難免,一般投資人在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功夫去研究基本面與技術面的情況下,想要讓資產成長,最重要也是最簡單的一招就是:定期定額投資。

根據歷史數據顯示,無論是2007~2008金融海嘯、2018中美貿易戰、2020新冠疫情爆發,定期定額的報酬率表現都比單筆進場還要高,如果能夠搭配定期定額再加碼的話,報酬率更好,2020新冠疫情爆發半年期間,定期定額再加碼的報酬率達30%,明顯高於定期定額23%與單筆進場19%。

▲▼股票,基金,富蘭克林投信,定期定額,金循環,投資。(圖/業者提供)

此外,美國納斯達克今年以來跌近3成,道瓊工業指數與台股則跌掉2成多,就評價面的角度來看,現在全球主要股市的走勢已來到相對低點,適合投資人在築底的階段進場累積部位。特別是根據數據顯示,在經歷重大利空事件之後,投資人在股市跌幅達2成後進場定期定額,持續半年以上的勝率達到100%,換言之,現在就進場定期定額,持續半年以上幾乎是勝券在握。

▲▼股票,基金,富蘭克林投信,定期定額,金循環,投資。(圖/業者提供)

關鍵2:長期投資顯現複利效益

傳奇投資人鮑格(John Bogle)奉行長線投資。他建議投資人「堅持到底,不要讓市場的這些變化改變你的想法,就算是最狂暴的變化,也千萬不要一直進出市場。」有紀律的投資,就不會被短期內的績效數字所影響,把眼光放遠,期待牛群歸來。

看看以下的數據即可知長線定期定額有多重要,以S&P500 ETF-SPY為例,從2012年7月開始進場投資,每個月持續定期定額扣款到2022年6月30日為止,在這十年期間,發生了2015年中國股災、2016年陸股熔斷、2018年中美貿易戰、2020年新冠疫情及2022年初的俄烏戰爭與美國升息潮,在這期間都不輕易退場,則十年來定期定額累積報酬率高達60.58%,相較於定期定額1年只能保有8.99%的報酬率,可見不論遇到什麼空頭事件,投資人都要持續定期定額累積部位,等待時間開花結果。

▲▼股票,基金,富蘭克林投信,定期定額,金循環,投資。(圖/業者提供)

關鍵3:定期定額搭配母子基金開啟金循環投資

想要啟動富蘭克林華美投信「金循環」投資很簡單,每個月只要2,000元,就能用「定期定額+母子基金」來加倍資金運用,高點鎖利,避免追高殺低,又能達到鎖利循環再投資的目的,適合沒時間研究市場、又想同時投資多個標的的投資人。

舉例來說,投資人每個月最低只要定期定額2,000元,等到報酬率達到預設的停利點之後,系統會自動停利並且將資金轉進母基金,母基金被養大到子基金每月定期定額金額的20倍(40,000元)之後,就會啟動母子基金的循環。

母基金會以定期定額的方式,將資金轉入投資人自行選定的1至3檔子基金,當子基金的報酬達到預設的停利點時,系統就會自動贖回子基金,並將資金再鎖利回到母基金,使母基金持續長大。如此生生不息的循環下去,讓投資部位循環長大,以錢滾錢。

現階段富蘭克林華美投信「金循環」投資還祭出優惠方案,凡以當季任一精選基金開始定期定額,即可享手續費「終身0%」,達停利轉申購至母基金一樣享手續費「終身0%」,由子基金轉至母基金同樣再享手續費「終身0%」。

▲▼股票,基金,富蘭克林投信,定期定額,金循環,投資。(圖/業者提供)

更多詳情請見:https://ftftfund.pse.is/4hncf6

關鍵字: 股票基金富蘭克林投信定期定額金循環投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三分鐘存基金/這樣挑基金 輕鬆找出含金量高的標的

三分鐘存基金/這樣挑基金 輕鬆找出含金量高的標的

常聽到「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由此可知,挑選基金不能只看績效而已,就像是好學生不能只看「學業成績」,還要搭配其他條件一起觀察,才能找到真正會發亮的那顆星星。

2022-08-29 09:47

台積電釋善意! 美媒人爆5月AZ新廠剪綵力邀川普站台

台積電釋善意! 美媒人爆5月AZ新廠剪綵力邀川普站台

台積電(2330)出手解救英特爾(Intel)困境的傳言四起,雖然公司未進一步表態,但美國媒體已先披露「公司5月亞利桑那州(AZ)新廠剪綵,計劃邀請美國總統川普站台」。

2025-02-13 11:40

川普加稅動機揭秘 科技專家揭「拯救英特爾3策略」

川普加稅動機揭秘 科技專家揭「拯救英特爾3策略」

看到河道有人寫華爾街跟Reddit盛傳川普對台積電的處理方式,既然消息已經滿天飛,我也可以解除封印、寫寫我所知道的訊息了⋯

2025-02-13 11:25

輝達新晶片來不及上市! 郭明錤爆2款量產延期

輝達新晶片來不及上市! 郭明錤爆2款量產延期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今日發文表示,遊戲玩家和重度使用者都想入手RTX 5090和5080,會因晶片供應的限制造成缺貨。

2025-02-13 11:21

規模百億ETF近1月績效一次看 3檔超車0050

規模百億ETF近1月績效一次看 3檔超車0050

儘管川普再揮關稅大刀,以及DeepSeek模型推出引發AI股估值調整等干擾為台股增添波動,台股市值型ETF檔數有十多檔,若進一步關注規模在百億元以上、市場熱度高的產品,合計有6檔,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與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近一月表現皆不俗,打敗0050包括00923、00922、006208等3檔。

2025-02-13 09:57

英特爾出現救星!股價創逾2個月高點 3天漲逾17%

英特爾出現救星!股價創逾2個月高點 3天漲逾17%

根據國際金融服務供應商貝雅(Baird)發布的報告,美國政府可能正在推動一項涉及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和台積電組成合資公司的計畫。受此消息面激勵,英特爾股價在12日收盤大漲逾7%、台積電(2330)ADR下跌逾1.1%。

2025-02-13 10:40

蘋果發展「機器人」有眉目! 郭明錤:人形、非人形都研究

蘋果發展「機器人」有眉目! 郭明錤:人形、非人形都研究

擁「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外號的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個人X平台上指出,美國科技大廠「蘋果(Apple)」正在研究人形與非人形機器人,目前這些產品仍處於內部的概念驗證(POC)階段。

2025-02-13 10:55

川普下一個目標是油價!老謝:台灣增加對美購油 台幣易升難貶

川普下一個目標是油價!老謝:台灣增加對美購油 台幣易升難貶

川普於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觀察23天以來表現,並以「川普指揮棒下的新投資」為題撰文,對大小事都管的川普,讓金融市場迅速調整腳步,反映在比特幣、黃金、油價等議題上更是明顯,老謝直言「川普下一個目標可能是油價」,接下來台灣要增加在美國的投資,也許要改變油氣的配置,增加對美國購油,天然氣及農產品,而央行貨幣政策需要放手匯率,台幣今年易升難貶,但在日本升息下,日圓貶至161.95已到盡頭,老謝直言「便宜的日圓也將接近尾聲」。

2025-02-13 10:37

漲到受不了! 南韓造幣廠停賣金條

漲到受不了! 南韓造幣廠停賣金條

受到國際金價猛暴性飆漲影響,南韓造幣廠正式向外宣布暫時停止金條銷售業務,消息一出加深投資人害怕「買不到」的心理,進一步推升貴金屬吃緊市況。

2025-02-13 09:40

領錢了!一早4萬元入帳 還有17筆給付月底前發放

領錢了!一早4萬元入帳 還有17筆給付月底前發放

勞保局每月固定入帳的各項給付接力發放,今(13)日起至月底,共有18項給付接連入帳,今天有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率先入帳,每生1名寶寶可領近4萬元,雙胞胎以上按比例贈給;另攸關近194萬人的勞保年金給付將在26日入帳,平均每人可領1.92萬元。

2025-02-13 09:36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