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海運第一艘2.4萬箱貨櫃船「長範輪」首航時彎靠台北港。(圖/長榮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在2003年8月28日與政府簽訂50年經營權的BOT案,規劃興建7座貨櫃碼頭,2009年2月中啟用前兩期4座,一直到2017年才開始有獲利,第3期3座碼頭原應在2011年完工,但遲未興建,歷經長達11年的談判調解,近日達成協議,其中兩座將還給港公司。
據透露,協議內容包括合約費率重新修訂,透過費率調整讓港公司獲得一定金額的補償,由於填海造地已經由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完成,可獲得折抵。
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長榮集團擁有5成股份,萬海航運與關連企業擁有4成股份,另1成由陽明海運持有,而這11年間,陽明海運投資的高雄港第六貨櫃中心已經在2011年啟用,長榮在高雄港長租的第七貨櫃中心明年5月即將啟用,萬海航運簽下的高雄港第五貨櫃中心預計2025年下半年啟用,台北港貨櫃儲運中心的需求度一再降低。
在2017年,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曾要求台北港貨櫃儲運中心第三期三座碼頭延後20年興建,次年年初傳出台灣港務公司僅同意延後10年,雙方條件談不攏,恐交付仲裁。另也考慮由特許公司將三座碼頭投資經營權交還給港務公司,但中止部分合約如何賠償一直談不攏。
根據原合約,特許廠商每座碼頭一年要繳給港務公司6千萬元權利金。主管台北港的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高傳凱昨晚說明,最後雙方是根據促參法對BOT案的爭議成立調解委員會,由雙方互相推派委員進行調解,近日確實已經達成協議,但因全案還須報經交通部審核同意,協議內容目前還無法對外公開,但港公司有主張必須要一定補償。
第三期工程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只準備興建一座,根據原合約,碼頭長330公尺,深16米,可供目前全球最大型2.4萬箱(20呎櫃)貨櫃船彎靠,估計3到4年內可以完成興建;還給港公司的兩座,港公司表示將會視需要決定合適興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