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勤員工集體休假,大批行李無人力處理。(圖/記者李姿慧翻攝)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長榮航空(2618)子公司長榮航勤因不滿年終僅1個月,在元旦連假期間爆出請假潮,導致航班大亂。在長榮航勤任職的Rioter Chiu也發文透露心聲,「想要賺多一點錢,就要壓低成本提高營收,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那怎麼會要求一個非主營利單位跟主營利事業體賺一樣多呢?」
Rioter Chiu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航勤是不是航空?航勤到底在做什麼?年終獎金的發放不是法律硬規定,為何少拿要X北X母?現在到底掌權人是誰?誰能解決這個窘境?」他說,航空體系大致分為6個公司:
1.長榮航空
2.立榮航空
3.長榮航太
4.長榮空運倉儲
5.長榮航勤
6.長異發動機維修公司
因此,航勤並不是航空、年終是分別發放的,不過原PO提到,航空體系內有航勤一起支撐著,航勤的工作很複雜,「有關航班內出勞力的」,全都是航勤在做,工作內容包含行李搬運、貨物搬運、清潔客貨倉、航機拖移、備用品補給、航機清洗、商務包機的各項統包。
原PO說,這些工作內容很不簡單,比方說夏天時,在機艙的體感溫度高達50度,但還是要蹲在高度只有100至120公分空間搬運行李;到了半夜1、2時,還要承受疲勞以及日夜顛倒的精神壓力,繼續進行洗機作業,「每個人一天平均要搬運700件起跳每件30公斤的行李與貨物,在風吹日曬雨淋的環境中,極冷與極熱交錯下,秉持著每天都要努力達成公司需求以及航班安全規定及出勤,以及時不時的因為人力短缺做出的加班以平衡航班順利運作」。
「其實講真的,航勤同仁並不全然是認為一個月年終、加薪2000元太少!」原PO表示,多數同仁在意的是,為何航空同仁和航太同仁有如此大的落差?他相信有些人會認為,「你就賺得比較少,X北什麼?」他直言,他可以體諒不理解航空體系的人為何有此疑問。
▲元旦連假期間,航班大亂。資料照,與本文無關。(圖/長榮)
原PO解釋,長榮航空是航運事業的主體,沒有航空,其他附屬公司都無法運作,那航勤呢?「其實整個台灣地勤公司總共有四間比較概括的:1.桃園航勤、2.台灣航勤、3.長榮航勤、4.星宇『航空』」,而最大差異就在於,「星宇把航勤同仁當成航空的一員,一視同仁,並且福利盡可能的相等」。
事實上,長榮航勤本身屬「非主營利單位」,因此原PO直言,「發哥成立眾多長榮相關企業公司,就是因為可以『節省成本』,反觀航勤一直在用低廉實在的價格配合航空執行勤務」。他強調,「我們是在幫忙省錢的單位」,想要多賺錢,就要壓低成本、提高營收,「怎麼會要求一個非主營利單位跟主營利事業體賺一樣多呢?」
「有誰比較不辛苦,負的責任比較少嗎?」原PO直言,所有航班安全的上天、落地需要每個單位的努力和負責才能成功,但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異?「顯而易見的,確實沒有航勤同仁,這幾天的班機就受到嚴重影響了對吧?」
原PO也提到,網路上最近出現很多酸言酸語、幸災樂禍的言論,甚至有離職的同仁說「還好我早離開了」。對此,他坦言「要是台灣的工作環境一直堅持著,那是你爛不是我爛,那就跟我沒關係這種心態」,就再不會有人看得起「以勞力為主體」的工作單位了。
「我是長榮航勤員工,我為我的工作自豪。」原PO說,為何國外的地勤人員能受到尊重、專業被感謝,台灣卻做不到?「即使人在你們的眼中有分貴賤,即使我們的工作可取代性很高,可是沒有了任何一環,都是枉然」。
針對請假潮,王國材先前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時表示,長榮航勤沒有賺錢,但長榮集團有賺錢,應該從照顧員工方向來做,從集團的高度來處理和協助子公司、照顧員工。
長榮航勤也回應,長榮航勤現階段除了積極招募人才補足人力,以及尋求替代人力補足暫時性缺口,也將會持續與員工溝通公司的困境,避免臨時請假影響航班之情事。
由於長榮航勤前三季虧損9938萬元,長榮航勤強調,在有能力的範圍內一定會照顧員工的福祉,雖然公司面臨疫情以來至去年前三季虧損的窘境,但在疫情好轉以及航班逐漸恢復之際,公司已於去(2022)年11月1日調整技術津貼,年底發放年終獎金及調整薪資。
長榮航勤指出,長榮航勤已依照全球地勤業務的市場機制,逐步調整各項收費,並調整部分業務項目,爭取更佳的營運績效,並會隨著獲利狀況為員工爭取更佳的薪資福利,盡最大的努力照顧員工。
本文獲Rioter Chiu授權引用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