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先生」谷月涵。(圖/寬量國際提供)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台灣先生、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今日以「台灣起飛(Taiwan HEADs Up)作為新的投資概念,點名看好「健康科技」、「能源科技」、「電動車科技」、「數位經濟」等新興產業打下深厚基石,取「Health Tech」、「Energy Tech」、「Automobile Tech」、「Data」第一個字母成為「HEAD」,看好該4大產業將成為未來台灣經濟成長動力來源。
寬量國際(QIC)今(24)日舉行2023年第二季媒體記者會,谷月涵表示,台灣過去科技製造業的成功,已為「健康科技」、「能源科技」、「電動車科技」、「數位經濟」等新興產業打下深厚基石,因此,取「Health Tech」、「Energy Tech」、「Automobile Tech」、「Data」第一個字母成「HEAD」,並以「台灣起飛(Taiwan HEADs Up)」作為新的投資概念,看好將成為未來台灣經濟成長動力來源。
根據國家新創品牌Startup Island TAIWAN的統計,「健康科技」、「能源科技」、「電動車科技」、「數位經濟」皆列名2015至2020年創投業者募資金額前4大產業,這4大產業約佔創投業者整體募資金額的50%,顯現資金高度集中。
谷月涵並針對4大產業投資策略提出分析:
一、健康科技
投資觀察重點在於台灣高品質醫療體系成就了全球最大且品質最高的整合型醫療系統、人才庫與資料庫,且在新冠疫情後,健康數據的數位化和雲服務變得普遍,帶動更便宜、更快速的藥物發現和疾病診斷技術,且經過多年研發投資,生技公司可以更快速度取得新的和特殊學名藥批准,受惠於近期新藥批准加速轉化為商業銷售,營收成長率預計將從2022年的15%成長至2024年的18%。
二、能源科技:
受惠於近期太陽能與離岸風電邊際成本已低於天然氣發電,使得前者已成為規模上最便宜的能源來源,能源科技產業開始呈現穩定成長,加上世界各國政府力推ESG標準的實行,進一步推動了實施可再生能源戰略的必要性,此外,最後,台灣將再生能源比重目標從目前的6%拉高到30%的電力,高於目前的6%,帶動了強大的本土市場需求,以幫助支持國際擴張,其中又以太陽能、電池技術、風力發電為台灣綠色能源產業投資最多的項目。
三、電動車科技:
電動車的簡單性和更高數位化元件,終將帶來成本的下降,就像過去的PC與智慧型手機一樣,因此,隨之而來的價格調降和產品硬體差異化,將迫使大多數全球品牌將生產外包給台灣製造商,目前台灣廠商已供應特斯拉與中國等其他電動汽車品牌相當大比重電動車零組件與次系統,從總規模來看,2022年電動車銷量超過1,020萬輛,年成長率達65%,前10大電動車中有7款來自中國,而根據Counterpoint Technology Market Research的預估,到2023年底,電動車銷量預計將達到近1,700萬輛。
四、數位經濟:
數位經濟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積累,2022 年已達到94皆位元組(zettabytes),較兩年前成長1倍,然而,預估只有15%的數據是結構化的,且只有一小部分結構化數據被編譯成有用的應用程式,人工智慧技術的出現,最終將釋放這個蓬勃發展的數位金礦的價值,創造巨大的新商機,數字應用程式具有獨特的可擴充性,儘管通常需要初期大量投資,但從長遠來看,為企業提供了高度營運槓桿,商業應用包括雲、人工智慧、電信、電子商務和網路安全。
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Alex Lee)指出,這次「台灣CEO Week」得到最大的反饋是,新加坡與香港除了外界熟悉的機構投資人外,包括許多家族辦公室、私募基金、天使投資者,都展現對台灣新經濟產業的高度興趣,「從分散投資組何的角度來看,他/她們非常希望能從台灣創新板(TIB)找到好的投資標的。」
李鴻基表示,除了台積電之外,新能源、軟體與生技這些新興產業將打造出台股新的護國群山,在十年磨一劍的淬煉下,看好2031年台灣會有超過100家新經濟類型上市公司,其中10家市值會超過百億美元,且這還只是保守預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