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寶山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美中破冰式的會面,彰顯了雙方都對彼此有需求,見面交流有好沒壞,不過這只是緩兵之計,雙方都是邊打邊談的高手,在2024年美國確認下任總統之前,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暫時進入到中場休息,明年的一月台灣總統大選之後,才會進入到新一輪的「美中競賽」,在此之前的各種出招,都不至於造成緊張局勢的升級,頂多就是布局對陣,雙方兵推的試探。
美中競賽頻出招 台海議題陷僵局
美國去年十月禁止輝達的A100晶片輸中,今年二月就發生了中國的間諜氣球出現在美國本土事件,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定的訪中時程推遲了五個月,五月中國宣布美光在中國銷售的產品未通過網路安全審查禁止採購,六月美光表示在西安投資43億人民幣設廠。
6月3日,美軍飛彈驅逐艦鍾雲號(USS Chung-Hoon)與加拿大皇家海軍巡防艦蒙特婁號(HMCS Montreal)執行例行任務並依國際法穿越台海時,遭遇中國一艘船艦以「不安全方式」接近,迫使美國軍艦減速以避免碰撞。美中船艦在台海險撞上!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指責中國拒絕對話,導致美中兩個超級大國就台灣和南海議題陷入僵局。
北京方面作出尖銳回應,表示華府應先「表現出誠意」,「為對話創造必要條件」,包括解除對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本人的制裁。2017年,李尚福向俄羅斯購買蘇愷-35戰機與S-400地對空飛彈而被制裁,美國制裁內容之一是禁止李尚福持有美國簽證。由於美中在台海的軍事衝突升級,6月18日布林肯主動訪中,重申四不一無意,隨後6月30日荷蘭限制DUV設備輸中,9月1日生效。
7月3日,中國宣布八月起禁止兩種用於製造高階AI晶片的鎵和鍺稀土金屬設置出口禁令。7月6日,美國財長葉倫訪中四天,葉倫柔軟的身段,被外媒評價犯下了一系列外交失禮,標記為美國軟弱的表現,但中國網民認為葉倫先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人行黨委書記、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還有副行長作陪,感覺葉倫這趟推銷美債之行不會空手而歸。
葉倫鞠躬為哪樁 推銷美債有機會
美國去年的暴力升息到5%,在今年三月矽谷銀行倒閉引發中小銀行倒閉潮,雖然美國大小銀行最近通過了FED的壓力測試,但暴力升息造成的流動性風險仍在,於是6月7日美國財政部表示,計畫增加公債發行量,以繼續替政府融資並逐步重建現金儲備。初步增加發行的國庫券將集中在短期基準債券和現金管理票據上。
摩根大通預估,到今年底,美國政府將需要借入1.1兆美元的短期公債,未來四個月淨發行8500億美元國庫券。8500億美元國庫券是什麼概念?中國當前持有近8700億美元的美債,是美國第二大債權國,而美國未來四個月可能發行的國庫券金額竟然等於中國近二十年來累積買進的結果,從這個角度觀察,再回頭看葉倫對何立峰的三度鞠躬,就不意外了,試問如果三個鞠躬可以賣出數千億美債,您幹不幹?特別是葉倫在7月9日的記者會上釋出美國經濟可能衰退的訊息。
化解分歧無共識 健康互動誰定義
除了推銷美債之外,葉倫這趟訪中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化解分歧,不過葉倫在記者會上公開的表示:「美國和中國存在重大分歧,必須明確和直接的溝通,沒有任何一次訪問能夠在一夜之間解決美中之間的挑戰。」葉倫表示,美國希望看到一個開放、自由和公平的經濟,而不是迫使各國選邊站的經濟。但是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認為對華府需「觀其行」,指目前改善美中關係預期像是風中燭火般的不確定,強調中國不接受無條件配合的「美式」競爭。
環球時報表示,華盛頓以遏制、打壓為主的對中政策方向沒有實質性轉變。例如葉倫多次提到兩國之間「健康的經濟競爭」,而不是「贏家通吃」,聽起來當然不錯,但關鍵在於如何定義健康的競爭?是只滿足美國的地緣政治胃口,而中國只能無條件配合的「美式」健康競爭,還是雙方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指導之下進行真正健康的互動?
環球時報強調,中美關係的最大病根在於華府的對中認知生病了,以至於現在它無論說什麼,都很難取信於人,只有美方的實際行動才能驗證。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1194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
【投資致富靠自己!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