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今(14)日中午又傳天坑。(圖/記者黃彥傑攝)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北市頻傳「天坑」事件,意外引發國人對土壤液化的重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調所)指出,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近期查詢量暴增超過10倍以上,使得方便查詢的門牌號碼定位一度無法使用,這兩天緊急將查詢限量從「1日1萬筆」申請拉高到「1日10萬筆」因應。
地調所代理所長邵屏華指出,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其中「門牌號碼定位」是介接內政部資訊中心提供的服務,1天能查1萬次。
不過,近日在大直街及天坑事件後,前兩天半夜3點就有1天千人查詢破2萬次的紀錄,平常幾百、上千次即可,邵感嘆「差很多。」也因為湧入太多筆門牌查詢,被用光限量的門牌定位系統一度無法查詢,只能用地圖拖曳方式看各區土壤液化情形。
邵屏華表示,為了方便民眾調查,地調所最近已將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的門牌限制申請至「單日10萬次」,確保民眾可以方便迅速掌握自家地質情形。
地調所解釋,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是依據災害防救法規範公布的,包括公路建設、土地開發可以調閱相關資料參考,而一般土地開發建築個案則要回歸到建築相關法令的規範。邵屏華表示,地調所長期對土壤液化進行調查研究,原則上,重大公共工程建設若發生在有疑慮的區域地調所一定會提醒,環評案也會,而地方開發的較小案件不會匯報到地調所,但民眾還是可以透過地調所網站有公開資料查閱。
邵屏華指出,「天坑這種問題很多,路面底下有水管漏水而被掏空也有可能,柏油路下的土層有沒有碎石級配,粗、細顆粒混合支撐地面,才不會只有土壤而有水就一點一點沖走,廠商回填應要考慮碎石級配,就像看到一般預拌混凝土灌漿裡面就含有碎石一樣,增加強度。
地調所也提醒,地質資料因尺度問題一般是不會考慮表土,但個案開發尺度會從地質調查所針對區域做的資訊中看到重要參考資料,小規模變異就要依建築法規做個案現地調查。
地調所主管也坦言,台北市12個行政區都有土壤液化的風險,目前土壤液化評估監測主要看的是地下30公尺內的土質材料,一般天坑發生的問題都不是土壤液化而是土壤流失,發生地震時才會有土壤液化產生,如果液化受壓力竄出地表的沙土則是引發「噴砂」,地調所的潛勢圖主要就是用於災害防救,對於模擬對地震發生時可以研提預先研擬的對策。
【ETStar開課了】
步驟1:點選課程「立即結帳」
步驟2:輸入折扣碼「money888」,按使用折扣,即可享早鳥優惠再打9折
►►►用AI強化職場競爭力,ChatGPT、Midjourney從入門到精通
手刀前往ETStar學習雲選課~~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