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攬貨公司當中,中菲行營運規模最大,圖為中菲行董事長錢堯懷。(圖/記者張佩芬攝)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中菲行國際物流(5609)11月份自結集團營業額為19.60億,年減22.3%,月增0.8%,累計1月至 11月營業額為195.07億元,年減49.2%。公司分析,航空貨運市場因火山爆發與暴風雪因素航班減少,加上旺季需求,估旺到農曆前;海運部分進入淡季,船公司透過調整運價,防止費率進一步走低。
空運市場雖然自11月9日起,中美之間的客運航班陸續增班,提升腹艙的運力,但因為客運需求旺盛也用掉了不少行李櫃,所以實際貨運艙位增加有限,再加上電商,電子產品空運需求,以及安克拉治的火山爆發以及暴風雪,迫使多家航空公司取消了亞洲與美國之間的貨運航班,導致亞洲至美國運費大幅上漲。
上述狀況導致了臨時包機需求的增加,再加上美國因應黑色星期五、耶誕節和新年假期購物的緊急須求,預估亞洲運至美國的空運需求將一路旺至農曆年,雖然12月下旬有耶誕及新年假期,但預估短中期亞洲至美國空運市場需求仍然暢旺。
11月份的海運市場,雖然中國海運出口貨載,在十月份出現一波強勢反彈,但是十一月份則明顯回軟偏弱,中國的製造業PMI指數,於十月份再次從九月份的上升指數50.2,下降至49.5,甚至更低於8月份的49.7指數。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貨櫃船公司,在11月初對跨太平洋東行航線和歐洲西行航線兩大主航線所做的運費漲價行動,不是很成功,漲價後的運費維持一兩週後,立即大幅度下跌,跌幅分別超過23%和40%。
為防止費率進一步走低,許多貨櫃船公司已經再次自12月1日起,公告全面調漲運費,上漲調幅分別約為15%和55%。
中菲行致力於建構實體通路和虛擬數位平台強化競爭力,以明確市場定位,在重要的利基市場戰略佈局、基於差異化及區域化的超前部署,長期建立的實體通路的競爭力發揮了功效,尤其在歐美客戶因應美中對抗,基於地緣政治風險考量,紛紛要求廠商採取中國加一政策,將部分生產線移往東南亞及印度,以致區域型的貨運量增加。
中菲行因為長期建構在東南亞及印度的行銷服務據點而增加相當的業務,加上中國電商和AI供應鏈產品從亞洲到美國的空運需求旺盛,更因為掌握優質跨國企業的客戶,中菲行11月份空運、海運的貨運量及營業額仍然維持成長。
中菲行繼去年底獲ISO14064-1:2018驗證,並宣示減碳目標強化綠色供應鏈,以降低供應鏈碳足跡,自今年起更導入經國際組織Smart Freight Centre (SFC)認證的EcoTransIT World系統,計算空運、海運及陸運運輸之碳排放量,符合Global Logistics Emissions Council (GLEC)框架,並滿足GHG Protocol (企業標準)要求。
同時中菲行的虛擬數位平台競爭力發揮功效,透過資料庫,以雲端數據分析,更能深入瞭解客戶需求,以數位行銷清析傳遞中菲行價值服務,透過扁平化的組織與客戶互動,以資安認證( ISO27001:2013 BSI Certification N0. IS 743553)的雲端數位供應鏈管理平台(Cloud Networking SCM Platform) 中菲行增值訊息系統(Dimerco Value Plus System),提供國際物流價值鏈的服務,一方面運用科技進行內部的數位能力提升,以RPA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流程自動化軟體運用,達到訊息一元化及數位化,強化了操作及管理效率,能夠降低營運成本提高獲利。
而針對外部面向客戶的線上服務,中菲行持續升級MyDimerco平台,透由POMS (Purchase Order Management System)的導入,大幅延伸中菲行服務涵蓋範圍,由客戶的物流承攬服務,延伸到客戶與其供應商間的採購訂單協調、供應商績效管理、商品管理與物流成本分析等,提供了客戶強大的採購訂單管理平台,提升客戶對於中菲行服務的黏著度。
除POMS的導入,MyDimerco 平台也擴充了線上訂艙、線上客服等服務,提供結合線下實體與線上虛擬的服務,讓客戶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透由不同管道來獲得中菲行所提供的專業服務。
展望未來,中菲行建構的實體通路和虛擬數位平台的競爭力將持續發揮功效,以明確的市場定位,透過數位行銷推動中菲行在客戶供應鏈管理的價值服務,強化業務擴展的能力並透過數位轉型以半自動化創造效益及增加生產力並提昇服務,獲利可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