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公司在大陸市場降低歐洲線原定運價漲福。(圖/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大陸第一財經上周訪問多家期貨資深研究員,其中國泰君安研究員認為,歐洲線這輪極端行情基本結束了,春節前都是震蕩市,春節後看情況,可能會跌,因為元旦後市場需求很差。報導中並指出,船公司在即期公開市場已降低本月初與本月中的原定運價漲幅。
國內群益投顧也提醒投資人,短期內紅海危機難解,將支撐1月運價走揚,但農曆年後需求進入空窗期,運價高檔回落機率大。目前台灣市場運價是低於大陸市場的。
第一財經指出,根據1月3日統計即期公開市場報價(1月出貨),香港東方海外1月上旬出運下降470美元,每箱收2709美元,1月下原訂漲幅下降1200美元,至3479美元,韓新遠洋1月上旬出運每箱下降1000美元,至2147美元。市場上每大箱(40呎櫃)運價約為每箱運價倍數再減1百美元,以東方海外價格看,每大箱較台灣市場高3百美元以上。
中銀期貨研究員則指出,從報價可以看到,1月下旬實際報價已明顯下調。另從成本環節測算,考慮到保費以及其他潛在成本,繞航后預計增加的成本每箱約80~100美元,部分市場報價已明顯高於實際所承擔的額外成本,現貨價格存在虛高風險。
而船隻經過遶航,需要的貨櫃量拉高,預計2月份市場上貨櫃供給會減少,但因2月份正值中國春節,貨量也會減少,貨櫃供不應求的程度不會太高。眼前運價高漲是因為供應鏈不暢導致,但當前歐洲地區需求依然不旺,歐元區PMI長期處於榮枯線之下。
當前貨櫃船運市場正處於春節前的出貨高峰,但出貨量並未出現明顯增長,空箱也沒有出現短缺情況,因此在沒有貨量支撐的背景下,運價水準難以持續。
招商期貨研究員也指出,航運供給的恢復將會在較短時間內讓市場回歸基本面的定價方式,現貨市場運價短期上漲無法一直影響長期供大於求的基本面。
紅海事件除了對期現貨價格影響外,紅海事件正影響年度運約談判,大部分貨主對較高海運費的長約價簽署意願不強,維持正常年份的長約價仍是貨主的主流想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