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黃循財陪同印度總理莫迪參訪半導體產業,雙方也簽署合作備忘錄。(圖/翻攝黃循財臉書)
記者陳弘修/台北報導
台灣半導體優勢席捲全球,對於約70%的半導體製造集中在台灣、韓國美日與中國,印度政府已開始展開成為全球半導體中心的雄心與佈局,除了之前已有四家半導體工廠開始興建與運營,內閣最新也批准了在古吉拉特邦薩南德(Sanand)設立第五座半導體工廠,投資金額為330億盧比(約新台幣125.9億),芯片每日產能預估600萬。
半導體從智能手機到醫療設備和汽車等各種現代技術中扮演不可或缺的組件,印度政府期望儘快在這個關鍵行業中佔有一席之地。以全球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芯片大短缺為例,擁有自給自足的半導體製造能力與產業更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從印度總理莫迪倡議必須很快開始商業化生產半導體及相關產品,並在該領域成為全球大國,也可看出「印度製造」正在邁向技術自給自足的雄心。
根據印度新聞局最新表示,依2021年12月21日發布的印度半導體和顯示器製造生態系統發展計劃,這項半導體使命(ISM:India Semiconductor Mission)總預算為7600億盧比,內閣在去年6月批准了首座位於古吉拉特邦的半導體工廠提案,今年2月批准的三個半導體案,包括在2023年6月,聯合內閣已經批准了多個半導體單位的建設,包括Tata Electronics在古吉拉特邦多雷拉(Dholera)、阿薩姆邦馬里岡(Morigaon)的設施,以及CG Power在古吉拉特邦薩南德(Sanand)的建案。
印度新聞局指出,這四個半導體的建設正迅速推進,並且這些單位附近逐漸形成一個強大的半導體生態系統,預計帶來1.5萬億盧比的投資,芯片總產能約為每日7000萬片。
印度政府此次批准 Kaynes Semicon在在古吉拉特邦薩南德(Sanand)設立半導體工廠,是印度的第五座工廠,也是薩南德境內的第二座,投資金額為3300億盧比,芯片產能預估每日600萬片,將廣泛運用在工業、汽車、電動車、消費電子、電信、手機等各領域的產品。
另外,印度電子及資訊科技部(Ministry of Electronics & IT)稍早也表示,2023年印度半導體市場規模約為38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090億美元,為推動半導體製造、轉型與自給自足,印度政府已採取多項措施,包括投資半導體、顯示器製造及設計的公司的財務支持與獎勵計畫,同時也推出了多項人才培養計劃,成立專家委員會制訂「印度成為半導體人才大國」的路線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