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年中紅海重新開放,馬士基估今年息稅前盈餘為0-30億美元。(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貨櫃船因遶航好望角推高了2024年的運費,讓馬士基航運在去年獲得61億美元淨利潤,年增56%,估今年息稅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介在 60億至90億美元區間,但如果今年年中紅海恢復通行,2025年中重新開放紅海航線,今年息稅前盈餘(EBIT)估在0-30億美元之間,大陸媒體解讀為可能會讓馬士基在2025年恢復到收支平衡狀態。
對此國內貨櫃船公司高階指出,美國關稅問題與以哈停火協議會怎麼發展真的太難測了,川普的個性捉摸不定,像他突然提出要接管甚至擁有加薩,要求巴勒斯坦人到加薩以外的國家定居,都是無法想像的狀況,還不知道會有甚麼後遺症;前年底發生的紅海危機,也沒料到會拖延一年多無法解決,實際上去年馬士基自己就調整了四次財測。
國內法人則指出,馬士基雖然估計今年市場需求會增加4%,但是即使紅海危機持續,去年新增的逾10%船噸有船隻繞道好望角消化掉過剩運力,今年新增的運力估有6.5%,高於4%的需求,而Alphaliner估需求增幅是2.5%,運力還是過剩。
2024年四季度,馬士基營收145.9億美元,年增24.3%;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36.0億美元,年增328.7%,EBIT為20.5億美元, 淨利潤21.6億美元。
2024年全年,馬士營收入554.8億美元,年增同8.6%,EBITDA為121.3億美元,年增26.5%; EBIT為65.0億美元,年增65.25%,全年凈利為61.0億美元,年增56.0%
馬士基的業務除貨櫃船運,還包括碼頭、物流、空運等,貨櫃船運部分在2024年實現營收373.9億美元,EBITDA為91.9億美元,EBIT為47.4億美元,EBIT獲利率為12.7%。
如果紅海航線在年中重新開放,馬士基預計2025年全年實際EBITDA為60-90億美元、實際EBIT為0-30億美元。自由現金流(FCF)為負30億美元。2025-2026年,預計資本支出為100-110億美元。
馬士基表示:「馬士基2025年的前景受到影響貨櫃箱量增長和運費的巨集觀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