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已訂造了5艘1.5萬箱LNG雙燃料船,傳出第二批7艘也將會是LNG船。(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2609)去年12月20公告的最多13艘8千至1.5萬箱(20呎櫃)新世代貨櫃船布建計畫,傳出今年首季就會敲板定案,業界高階透露,陽明已經訂造了5艘1.5萬箱LNG雙燃料船,近日傳出第二批7艘也將會是LNG船,除了與前一批船採相同新燃料可以建立經濟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去年全球訂造的新燃料船,70%是採用LNG,已成為最為業界首選。
行業組織SEA-LNG發佈的名為“View from the Bridge”的年度報告指出,全球現有LNG燃料船舶數量激增33%以上,達到638艘,預計到2028年將進一步擴大到1200多艘。
在新增的船舶訂單中,轉向LNG的情況特別明顯。2024年,LNG燃料的船舶在替代燃料選擇中佔據主導地位,佔所有替代燃料船舶訂單的70%(以總噸計,且不包括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與2023年的43%相比大幅提升。
目前全球已有198個港口具備LNG燃料加注設施,另有78個港口正在建設中,LNG加注船隊也增長了22%,目前全球共有60艘LNG燃料加注船,而全球甲醇加注港僅有14個。
英國勞氏驗船協會(LR)去年11月即指出,LNG依然是當前最佳的燃料選擇,而碳捕捉與封存技術飛速發展,是LNG光明前景的關鍵所在。另美國去年大量生產LNG,LNG售價與傳統燃料油相當甚或更便宜,而甲醇售價是傳統燃料兩倍多。
另因LNG是天然的產品,灰色甲醇是以石化原料生產,國際海事組織(IMO)計算碳排含生產過程的全生命週期,而不是從開始使用起算,LNG的減碳效果達20%,甲醇變成只有11%,致使LNG使用效期有15年,灰甲醇只有10年,而綠甲醇的售價估計是一般燃油的四到五倍價,供應鏈也有疑慮。
萬海在台船訂造的12+4艘8千箱甲醇雙燃料貨櫃船,前面10艘決定採取甲醇預備,萬海有說明做這樣的決定主要是因為新燃料供應前景尚未明朗化。驗船界高階則指出,在零碳排的終極燃料未出現前,採用甲醇預備進可攻,退可守,且具有分散風險的效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