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加密貨幣最牛主力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文/洪寶山

比特幣堪稱是川普交易2.0版的主角,在今年1月見到10964美元歷史高點後,川普下令自2月4日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輸美商品徵25%關稅,對中國商品徵10%關稅,以解決類鴉片止痛劑fentanyl和非法外國人入美的國家緊急狀態。

美加墨原本都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的免稅貿易夥伴,結果川普對墨西哥與加拿大加關稅,市場受到驚嚇,金價因避險需求推升到每盎司2974美元歷史新高,但相對的,比特幣在2月份跌到78258.52美元低點。

五種加密貨幣將納入戰略儲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想去年11月川普當選後,市場喊出比特幣挑戰10萬美元大關,經過12月、1月的大漲之後,川普推出高關稅政策可能引發通膨再升溫,Doge裁員可能引發失業率提高,DeepSeek對AI領域的衝擊,全球第二大交易所Bybit遭遇駭客攻擊,導致超過15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被盜,嚴重打擊比特幣市場信心,諸多利空匯集動搖了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信心,導致比特幣價格在2月份收-17.65%跌幅,3月會反彈嗎?

答案是正面的,畢竟川普是加密幣總統,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比特幣目前市占率約為40%,較2018年的70%有所下降,這表示市場資金正逐步流向更多元化的加密資產。3月2日川普推文表示:「我將確保美國成為世界的加密幣首都,宣布五種數位資產預計將納入美國新的加密戰略儲備,包括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瑞波幣(XRP-US)、Solana和艾達幣(ADA-US)等」,川普的言論導致加密幣圈參與者爭相重建多頭部位,並對價格產生極大推升動力,3月2日比特幣漲9.53%、收94270美元。

比特幣實現了價值數位化封裝

比特幣作為第一代區塊鏈技術的代表,自2009年誕生以來,價格呈現波動加劇的態勢,一方面受到宏觀經濟環境(如通膨壓力、利率調整)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加密幣市場自身特性(如政策監管、機構參與度)的直接反應。

也因為比特幣價格震盪劇烈,每每引發市場對於「Bitcoin是不是泡沫?」的討論。然而,比特幣歷史上每一次大規模回檔後,其價格往往能在技術創新或機構資金流入的推動下重新啟動漲勢,目前MicroStrategy持有超過20萬枚比特幣,特斯拉等上市公司持續加倉,這種機構化趨勢帶來流動性提升的同時,也加劇了市場波動。

比特幣被譽為「抗通膨的數字黃金」,其總量上限2100萬枚的特性使其具有天然的稀缺性。通過區塊鏈的時間戳記機制,在數位世界首次實現不可複製的稀缺性。每個區塊都包含前序區塊的雜湊值,形成跨越時間的價值鏈條。這種設計使得比特幣成為首個具備時間綁定屬性的數位資產,其存儲價值來源於整個網路的歷史能耗總和。

當全球債務規模突破300兆美元,傳統法幣體系面臨終極考驗時,比特幣代表的數字稀缺性實驗展現出獨特價值。相較於黃金需要物理儲存和運輸,比特幣實現了價值的數位化封裝。

做為傳統外匯儲備的替代選項

川普為什麼要把比特幣列為戰略儲備呢?儲備的意思是政府視加密幣為戰略性儲備資產,會主動、定期購買加密貨幣,這種政策可能會推動市場需求,對比特幣價格產生支撐作用,做為經濟安全、國際結算或應對金融危機的工具。

比特幣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價值儲存工具,千禧世代和Z世代對數字資產的接納程度高,全球化特性使比特幣成為跨境支付和價值轉移的重要工具。去中心化特色不受單一國家或中央銀行控制,可減少對美元、歐元等法定貨幣的依賴,適合做為傳統外匯儲備的替代選項。

如今美國聯俄抗中,萬一將來與中國發生金融戰,無法使用SWIFT系統進行美元交易,比特幣的跨境交易就可以派上用場,當然馬斯克的X之前傳出可能打造類似微信的電子交易生態圈也是降低無法使用美元現鈔的風險。

政策差異導致跨市場套利機會

然而,不同國家對加密貨幣的政策差異可能導致比特幣具備跨市場套利機會,2021年9月,薩爾瓦多成為全球首個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但今年初撤銷比特幣的法定貨幣地位)的國家,美國SEC連續否決比特幣ETF申請,德國卻允許機構配置加密資產,中國維持交易禁令,這種監管不同步調導致比特幣在不同市場呈現高達30%的價差,形成獨特的套利生態。

當美元購買力年貶值率超過7%時,比特幣的美元計價年化殖利率仍保持在18%以上,這在2023-2024年全球通膨背景中,比特幣顯然在數位化時代重新定義財富型態。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1280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76萬存股族注意!凱基金不只配現金 老總洩「加股票」選項

76萬存股族注意!凱基金不只配現金 老總洩「加股票」選項

擁有76萬股民的凱基金(2883)於今(26)日法說,2024年稅後淨利達336億元,為歷年次高,年成長77%,每股稅後盈餘1.97元,存股族期待高配息,凱基金總經理楊文鈞首次針對盈餘分配政策提出「增加股票選項」的說明。

2025-03-26 17:33

凱基金老總喊「對象不單指安泰銀」 擴衝分行拉大規模

凱基金老總喊「對象不單指安泰銀」 擴衝分行拉大規模

凱基金控(2883)於今(26)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召開前夕被媒體披露將斥資296億元併購安泰銀(2849)、此一議題成為今日法說會焦點,總經理楊文鈞開門見山說,不評論市場任何傳聞,不過凱基銀在集團比較小的單位,卻是金控發展是重要的單位,分行數量會有一定影響性,長期以來並不排除購併,對象不是單指安泰銀,除了併購之外,也會透過分行設立「有機成長」來擴大規模。

2025-03-26 16:51

「山道猴子」解方!融資租賃公司3階段納管 最快8月底上路

「山道猴子」解方!融資租賃公司3階段納管 最快8月底上路

今(26)日財委會數名立委針對租賃公司納管提出質詢,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回應,融資租賃公司分三階段納管,首先針對4家中租(5871)、裕融(9941)、和潤(6592)、日盛台駿(6958)等4家上市櫃融資租賃公司,接著金融業所投資12個子公司,將先納入《金保法》,預計4月初就會預告,第一階段實施時間落在8月底、9月初。

2025-03-26 16:12

裕隆股價低於淨值總座致歉 估今年代工不受關稅政策影響

裕隆股價低於淨值總座致歉 估今年代工不受關稅政策影響

裕隆(2201)今日舉行法說會,裕隆去年營收為857.76億元,年增36.55億元或4%,主要原因是裕隆進口車銷售台數較2023年同期增加及n7車型量產銷售致使整體營收成長,稅後淨利為39.55億元,其中稅前淨利較2023年同期減少14.52億元,主係裕融企業本期營業淨利較2023年同期減少15.44億元所致。

2025-03-26 14:54

台泥「雙色蓋毯」曝光 4業者紀念品湊出露營儀式感

台泥「雙色蓋毯」曝光 4業者紀念品湊出露營儀式感

股東會旺季即將到來,多家公司陸續公布今年股東會紀念品,其中,向來走實用路線的台泥(1101)此次推出多功能雙色蓋毯也曝光,恰巧與頎邦(6147)送摺疊露營杯、達方(8163)送日式斗笠碗,以及友達(2409)送米營造出露營儀式感。

2025-03-26 14:25

金融整併!永豐金併京城銀 公平會開綠燈

金融整併!永豐金併京城銀 公平會開綠燈

永豐金(2890)迎娶京城銀(2809)再向前邁出一步!公平會今(26)日公告,永豐金控與京城銀行結合「開綠燈」,第1744次委員會議確定尚無顯著的限制競爭疑慮,故不禁止其結合。

2025-03-26 17:33

台灣首家專業動物藥廠 永鴻生技預計4月下旬掛牌上市

台灣首家專業動物藥廠 永鴻生技預計4月下旬掛牌上市

專業動物藥廠永鴻生技(6936)為永信投控(3705)旗下一員,由永信藥品於2016年收購外商藥廠,並將原有動物事業處獨立合併,就此成為全台頂尖大型動物藥廠。永鴻將於3月27日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並預計於4月下旬上市掛牌,成為台灣首家掛牌的專業動物藥廠。

2025-03-26 17:30

基辛格喊話新任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小心華爾街短期主義」

基辛格喊話新任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小心華爾街短期主義」

英特爾前執行長基辛格 (Pat Gelsinger) 於 2021 年接任執行長後,其目標是扭轉公司局面,並在幾年內重新獲得製程和產品領導地位,但他在 2024 年底未完成工作就退休,不過他仍然大力支持公司的使命,因此他在接受外媒CNBC採訪時表示,希望看到新任執行長陳立武完成他未竟的事業,他也示警,希望陳立武小心華爾街只考慮短期利潤的短期主義。

2025-03-26 15:16

中企台灣子公司遭列美貿易黑名單 郭智輝:儘速調查

中企台灣子公司遭列美貿易黑名單 郭智輝:儘速調查

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告,將數十個實體列入貿易黑名單,其中包括中國「浪潮集團」(Inspur Group)在台灣的子公司,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6)日表示,個案來講,經濟部會深入了解,儘速調查哪些項目違反規定,若真的違規當然會懲處。

2025-03-26 15:08

台積電美國廠成本高 外媒:僅比台灣高一成

台積電美國廠成本高 外媒:僅比台灣高一成

根據外媒Wccftech報導,一份最新報告駁斥了有關台積電(2330)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工廠是一項昂貴投資的傳言,該報告指出,台積電美國廠的生產成本僅比台灣高出 10%。

2025-03-26 14:59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