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重塑!台企布局4大計畫 台灣企業對美國的投資

圖/先探投資週刊 提供

在全球地緣政治的影響下,台灣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持續增加,其中,以台積電為首的投資計畫,強化了在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並深化台美產業合作。

文/莊家源 圖/先探投資週刊提供

今年五月,由美國商務部主辦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共計有一三八家台灣廠商參與,蟬聯最大訪問團,在台美對等關稅談判之際,這場會議也成為各國展現對美投資決心的必爭之地。

川普鼓勵製造業回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以來,推出一系列以美國優先為核心的貿易政策,如對等關稅計畫和稅收減免政策,來保護本土產業、減少貿易逆差,並促進製造業回流美國。這些政策特別針對半導體、人工智慧伺服器、傳產製造(如汽車、軍工、能源、重工業)及生技醫療等關鍵領域,鼓勵企業在美國市場進行布局。

過去在川普第一任期至拜登政府期間,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政策的實施,要求企業撤離與美國有地緣政治衝突的國家,轉向與盟國或價值觀相近的國家建立貿易關係。這一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建立更為穩定和可靠的供應鏈。墨西哥、印度、越南等國因此成為企業分散供應鏈的主要目的地。其中,墨西哥因其地理位置優勢及與美國、加拿大簽署的三邊自由貿易協定,成為全球製造業搶攻美國市場的首選。然而,這一策略也使墨西哥成為中國商品進入北美的中轉站,這引發了川普的不滿,因為他認為這違背了其推動美國優先的初衷。

在今年二月,川普政府宣布的對等關稅計畫,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普遍關稅,稅率將根據各國對美國商品徵收的稅率進行調整。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去年美國的貿易赤字達到九五○○億美元,其中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占比最大,達到三八○○億美元。川普認為,這一赤字主要源於不公平的貿易環境,因此希望透過對等關稅政策來減少貿易赤字,並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

然而,要使貿易赤字減少並非僅靠課徵關稅就能達成,關稅的提高短期內可能壓低進口額,但美國國內產業的生產能力是否足以填補這一缺口仍然是一大問題。若美國企業無法迅速擴大生產,則可能導致市場供應不足,進而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和價格。此外,由於關稅成本最終將轉嫁給美國企業與消費者,這可能導致商品價格上升,進一步影響消費支出和經濟成長動能。

為了配合這一關稅政策,美國政府同步推動國內企業的稅收減免措施,以鼓勵企業資本回流與本土生產。根據美國財政部的公告,今年的新稅收政策將對回流至美國的企業投資提供最高十五%的減稅優惠,並對新設廠的投資提供額外的稅收抵免。這些措施旨在激勵企業在美國本土進行更多的投資,從而增強國內的生產能力。

根據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NEC)的數據,從二○一八~二四年間,美國製造業回流的投資金額將達到四八○○億美元,其中包括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這一投資不僅是對美國製造業的支持,也是對全球供應鏈重組的一部分,旨在增強美國在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

隨著台積電宣布向美國廠追加投資一千億美元,用於興建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研發中心等設施,這一舉動不僅強化了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領導地位,也顯示出台積電對美國市場的高度重視,再加上拜登政府推動的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提供補貼吸引包括台積電、三星(Samsung)、英特爾(Intel)、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美光(Micron)等半導體巨頭在美國設廠,這些政策與台積電的投資規劃相輔相成,進一步鞏固了美國在全球先進製程領域的競爭力。即便川普若重返白宮後表明反對補貼半導體製造業,他仍可能透過關稅調整和企業稅減免等方式,推動更多半導體廠商在美國投資,進一步完善美國的半導體生態鏈。

台商赴美投資金額大增

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的預估,台積電的投資將大幅提升美國在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的占比,將從二○二三年的九%提高至二七年的二一%,屆時美國的先進製程產能將超越南韓,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生產國。這一趨勢顯示,隨著全球政經局勢的轉變和供應鏈的重新配置,美國已成為台灣企業最大的海外投資地。事實上,自一八年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美國迅速從台灣的第二大投資國躍升為主要投資目的地,台商對中國投資則逐下降,並且隨著美國不斷擴大基礎建設,台灣的科技及傳產大廠紛紛進駐美國,包括台積電、環球晶、鴻海、廣達、緯穎、英業達、仁寶、和碩、研華、國巨、漢唐、帆宣、崇越、長春石化、台塑集團、上銀、欣陸等企業,這些投資涵蓋了從半導體製造到傳產製造的領域,進一步深化了台灣與美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58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圖/先探投資週刊 提供

關鍵字: 先探投資週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LINE Pay用戶數1310萬問鼎最強電支 業界緊盯1關鍵

LINE Pay用戶數1310萬問鼎最強電支 業界緊盯1關鍵

金管會今(17)日許可連加網路(LINE Pay)申請設立專營電子支付機構「連加電子支付公司」(LINE Pay MONEY),不過LINE Pay與LINE Pay MONEY各為獨立公司,LINE Pay最大挑戰是如何吸引現有1310萬用戶完成新申設LINE Pay MONEY,但有電支高層推估,以line擁有台灣最強勢通訊軟體地位,估計LINE PAY MONEY上線半年後將成最強電支業者。

2025-07-17 18:18

台積電今年股利發18元 財務長黃仁昭:明年至少20元

台積電今年股利發18元 財務長黃仁昭:明年至少20元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針對股利政策,台積電財務長表示,今年股利實際收到會是18元,明年至少會有20元。

2025-07-17 16:21

機器人市場潛力大 台積電魏哲家:客戶說若起飛是「電動車市場10倍」

機器人市場潛力大 台積電魏哲家:客戶說若起飛是「電動車市場10倍」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有法人關心台積電在人型機器人市場的看法,魏哲家則分享,他曾經跟一個客戶討論過這個問題,他認為電動車根本不算什麼,機器人市場如果起飛了,會比那個要大上十倍。

2025-07-17 15:57

快訊/台積電Q2爆賺刷新高 美股夜盤飆漲逾6%

快訊/台積電Q2爆賺刷新高 美股夜盤飆漲逾6%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17)日舉行法說會,並公佈 2025 年第2季財務報告,稅後純益 3982 億 元,每股盈餘 15.36 元,創下史上單季新高,台積電ADR美股夜盤反應業績利多飆漲逾6%。

2025-07-17 14:45

還會更好!台積電估Q3營收季增8% 毛利率上看56.5%

還會更好!台積電估Q3營收季增8% 毛利率上看56.5%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第二季財報,每股大賺15.36 元寫史上最強第二季紀錄,毛利率更達58.6%,針對第三季展望,台積電也預期,第三季營收介於318億美元至330億美元之間,有望季增8%、年增38%,若以美元兌新台幣1比29元計算,預期第三季毛利率介於55.5%至57.5%,營利率則介於45.5%到47.5%之間。

2025-07-17 14:30

快訊/史上最強!台積電Q2賺3983億年增61%、EPS15.36元 超預期

快訊/史上最強!台積電Q2賺3983億年增61%、EPS15.36元 超預期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日舉行法說會,並公佈 2025 年第二季財務報告,合併營收約新台幣 9,337 億 9 千萬元,稅後純益約新台幣 3,982 億 7 千萬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 15.36 元(折合美國存託憑證每單位為 2.47 美元)。

2025-07-17 13:42

11檔台股ETF上演一日填息秀 109萬投資人息利雙收

11檔台股ETF上演一日填息秀 109萬投資人息利雙收

昨(16)日是七月台股ETF除息高峰日,統計共有15檔除息,逾131萬位受益人屏息以待,觀察昨日大盤表現,在AI巨頭輝達利多消息激勵下,加上台積電(2330)領軍上揚,大盤指數開高走高,並成功站上23000點關卡激勵15檔今日除息的台股ETF填息表現,統計包括群益半導體收益(00927)在內共有11檔盤中完成填息,109萬1900人息利雙收,最後收盤僅群益半導體收益(00927)、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FT臺灣SMART(00905)、富邦台50(006208)、兆豐電子高息等權(00943)、

2025-07-17 12:17

輝達H20出口解禁! 估中國外購AI晶片比例回升至49%

輝達H20出口解禁! 估中國外購AI晶片比例回升至49%

TrendForce表示,美國政府有望允許NVIDIA恢復對中國市場銷售H20 GPU,政策轉折將有助帶動當地AI與雲端業者的需求回補,預期H20將重新成為該市場高階AI晶片主力,帶動HBM需求同步增加。

2025-07-17 10:56

00939配0.068元年化配息率5.87% 最後買進日7/30

00939配0.068元年化配息率5.87% 最後買進日7/30

資產規模354億元、受益人數20.7萬元月配息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公佈此次配息金額為0.068元,跟前一個月相同水準,本次除息交易日為7月31日,想要參與此配息最後買進日7月30日,收益分配日為8月22日,以今(17)日的平盤價13.88元計算,年化配息率約5.87%。

2025-07-17 10:56

戰爭與欠稅問題以色列埃拉特港傳周日關閉 但不影響貨櫃進出

戰爭與欠稅問題以色列埃拉特港傳周日關閉 但不影響貨櫃進出

據以色列主要商業雜誌《環球報》(Globes)報導,以色列在紅海唯一的海上門戶埃拉特港(Eilat)將在周日關閉,經營該港的私人公司因戰爭因素今年以來僅有6艘船彎靠,埃拉特市政府因港口公司未繳市政稅而沒收了其銀行帳戶。貨櫃船公司指出,以色列進出的貨櫃貨主要是從地中海這邊的海法(HAIFA)與阿什杜德(Ashdod)港進出,不受影響。

2025-07-17 19:52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