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Cheers雜誌第158期
文/葉彥君 圖/50cc
房貸利率將可能調升、購屋痛苦指數創新高等訊息不斷放送,對於買房決策的影響,上班族如何看待?《Cheers》雜誌特別規畫「上班族購屋意向大調查」,解析上班族對買房的憧憬、焦慮與行動力。
「要結婚了!想買一間房子和另一半及未來的小孩一起生活。」
「長輩都說房子是『不動產』,是最保值的資產,我是不是真的該存錢買房?」
這些購屋理由,是否就是你目前的心聲?買房子,一直是台灣上班族討論最熱烈的話題之一,不過,它卻也是難度最高的事情之一。
有「財」斯有「土」,已成現實
根據內政部9月公布2013年第二季住宅需求動向調查,全台灣平均「購屋痛苦指數」,即房價所得比(購屋總價÷家庭年所得),是8.4倍,各地區則以台北市最高,為12.4倍,相當於在台北得不吃不喝12.4年,才買得起房子。
《住展》雜誌進一步以預售屋、新成屋做出評估:台北市8月預售屋、新成屋行情每坪86.6萬元,等於一間40坪的預售屋或新成屋總價高達3,464萬元。
對照政府公布的2012年家庭可支配所得調查,台灣30.34歲之受薪階層,可支配所得為48.3萬元,雙薪夫妻則約96.6萬元,結果發現台北小家庭買預售屋、新成屋的「購屋痛苦指數」竟來到35.8倍。
雖然35.8倍並未反映小家庭在收入上的成長性,卻也足以使人驚詫:「有土斯有財」的夢想或許還在你我心中,但現在,「有財斯有土」才是真正的購屋現實。
為了解在房價高漲的年代,上班族是否還對買房抱持「非買不可」的態度?以及買房的動機是自住、還是出租獲利?《Cheers》雜誌進行「2013上班族購屋意向大調查」,有以下3大發現。
發現1:房子=夢想,意義>價值
幾乎所有上班族都認為,買房子是人生目標中相當重要的項目,其中認為「非常重要」的比例高達41.2%,認為「重要」者則有49.2%,合計超過9成。
進一步了解買房動機則可發現,「自住」還是多數購屋者的主要目的。18.9%的填答者目前已買了房子,其中有超過8成都是為了自住。
至於沒買過房子的人,有高達92.4%曾想過要買房子。他們的理由相當感性,近四分之三的人都認同「一輩子一定要擁有自己的房子」,接下來才是「把房地產當做出租或投資的獲利工具」以及「不想再到處租房子了」。
本次調查也針對「買屋好、還是租屋好」向上班族詢問。結果超過7成都認為「繳房租不如繳房貸,住自己的房子最舒服」,而現在房價雖高,認同「購屋壓力太大,不如租房子住比較輕鬆」者比例卻還是很低。
房子的重要性也幾乎要凌駕工作之上。問上班族「會考慮遷就買房地點而換工作嗎?」結果出乎意料,竟有45.4%回答:「會考慮買得起房子的地區,而在附近找工作」,也就是說,高達4成5的上班族願為買房換工作。
發現2:月付2萬為房貸上限
儘管9成上班族都認為買房子重要,調查卻發現,有所行動的人並沒有相對的多。被問到是否已經為買房子或換房子展開儲蓄或財務規劃,僅54.4%的上班族回答「是」。對此,著有《美元圈套》等書的財經作家王伯達觀察,很可能的原因是許多人並沒有財務上的餘裕做規劃。
從上班族對於購屋時機的判斷,也可以來回答這個問題。有超過6成的人都認為「財務有餘裕,不影響生活品質時,才考慮買房」,顯示對於買房子的決定因素中,最關鍵的考量還是在於自身負不負擔得起,房價則是其次。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Cheers》158期】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雜誌網站》。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