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支持彈性工時制度。(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特稿
國發會支持推動彈性工時,盼45歲以上的中高齡婦女,再度投身職場,預估可增加36.4萬勞動人口,有助充裕我國勞動力。但問題在於,國內哪來36.4萬個中高齡婦女就業機會?
國發會資料顯示,與新加坡、日本、南韓等國相比,我國45至64歲中高齡婦女的勞動參與率明顯較低,若妥善運用,可望減緩勞動力缺口擴增。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8月失業率為4.08%,是2014年次高,工作求供倍數僅1.74,平均1個求職者只能獲得1.74個工作機會,競爭相當激烈,若短期內就業情況無法改善,又再增加36.4萬勞動人口,失業情況恐更加惡化。
鼓勵36.4萬中高齡婦女二度就業,不僅要創造合適、足夠的工作機會,待遇也是另一個關鍵;別忘了,這36.4萬中高齡婦女,或許不少人當初在職場打拼時,擁有不錯的收入與職銜,若誘因不足,對於「重出江湖」,她們大概也意興闌珊。
內政部提出彈性工時措施,希望讓婦女獲得更多照顧小孩的時間,刺激國內積弱不振的生育率;至於促進中高齡婦女二度就業,充其量只是附加效果,並非主要目標。
高齡人口續增、生育率下滑,是台灣勞動力不斷流失的主因,除設法提振生育率外,包括工時過長、薪資零成長等不利養兒育女的因素,都有賴政府改善,否則就算36.4萬中高齡婦女願意重返職場,也只是暫時提升勞動參與率,最具生產力的青壯年人口,依然得面對「後繼無人」窘境。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