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怡杼╱台北報導
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布數據顯示,9月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REER)為102.49,較上月微幅走高,不過,連續14個月低於韓元,顯示我國的出口競爭力優於韓國,中央銀行表示,台灣對外開放程度高,持續維持對台灣經濟較好的台幣匯率動態穩定方式。
BIS公布9月新台幣REER為102.49,較上月的101.84上升,官員表示,主因日元匯價貶值較大,相對台幣REER走高,韓國9月REER為112.92,略較上月的112.93下滑,主因韓元去年比較基期較高,且韓國近期經濟表現欠佳。
央行表示,8月及9月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分別為101.84及102.49,與上年12月比較,分別升值0.02%及0.66%。此外,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呈上升趨勢,9月為106.65,表示與基期(2010年)比較,新台幣對61種通貨的加權平均匯率,升值了6.65%。
對於外界力促台幣匯率更彈性,官員強調,各國國情不同,如美國實施QE後,其動向左右著全球市場,尤其,台灣為對外開放程度高的經濟體,維持台幣匯率動態穩定,是對台灣經濟發展比較好的方式。
台幣匯率自2012年11月以後,實質有效匯率長期低於韓元,只有2013年6月例外。央行表示,一向維持台幣出口價格競爭力與對手國間的平衡,目前台幣實質有效匯率相較競爭對手國相對穩定且有優勢。
此外,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即將發表演說,加上美國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月底將登場,市場高度觀望,台幣對美元匯率今(17)日收30.421元,貶值1.1分,兩大匯市成交金額為11.34億美元。
官員表示,美國近期數據欠佳,經濟成長疑慮增溫,影響QE是否正式結束,同時,伊波拉病毒擴散,都使得國際美元由前期的強升轉趨平穩,市場觀望氣氛較濃,不過,就匯市交易量來看,交投仍熱絡。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