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珍翔/台北報導
美股財報周傳來佳音,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中,最新揭露的395家企業有68%獲利優於市場分析師預期,估計第1季平均獲利為1.8%;值得一提的是,各產業中,以醫療保健產業估計獲利17.4%為最強,能源產業獲利則以衰退58.5%敬陪末座。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根據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報告,消費者花費在醫藥產品上的支出成長率,持續領先整體消費支出,相較於其他產業在低通膨環境下只能「凍漲」,製藥業者手中掌握較強的訂價能力。
江宜虔指出,近年來,許多藥物專利到期,讓大藥廠積極併購中小型藥廠,藉此拓展產品版圖,業者彼此間的競爭減少有助提升獲利,而透過溢價併購,也能刺激股價上漲動能。他也提醒,生技業雖具爆發力,但股價波動度較高,投資人布局時應兼顧不同面向。
舉例來說,製藥業收益穩定、不受景氣循環影響,醫療器材業受惠人口老化,則走長多格局,至於醫療服務業,則有高獲利率、現金充足,對此,江宜虔建議,投資人不妨平衡配置,才有機會在多頭時參與生技成長性,空頭時運用製藥業防禦。
他提到,第2季將有不少國際醫學年會輪番登場,其中,美國腫瘤學會年會就在5月底舉行,由於目前腫瘤(癌症)藥品銷售量為全球最大,若會議中,出現正面的臨床實驗結果,對多數醫療保健公司而言,將有助拉抬股價預期心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