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大數據》作者麥爾荀伯格解析網路社群隱私危機

文/林士蕙

一個想當老師的美國單親媽媽史黛西.史奈德(Stacy Snyder),因為在網路上分享她戴著「醉海盜」帽子喝飲料的照片,被她實習學校的老師發現,認為這是在鼓勵學生喝酒玩樂,有失教育者風範,不願發實習證書給她。

原來,一時好玩分享在網上的照片,傷害竟這麼大!

沒錯,愈來愈氾濫的網路社群分享,已成為抹滅不去的個人隱私危機。這也是全球大數據專家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新書《大數據:隱私篇》(Delete: The Virtue of 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探討的關鍵議題。

現任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的他,是大數據領域知名權威,擔任過微軟、世界經濟論壇等組織顧問,著作《大數據》(Big Data)一書在全球熱銷。2014年,他接受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邀請來台演講,帶動全台灣的大數據學習熱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刪不掉的資訊 造成許多傷害

今年他將在9月再度訪台,新書《大數據:隱私篇》則解析大數據的隱私危機與商機。

麥爾荀伯格直言,自從臉書等誕生後,全球人盲目擁抱網路社群文化,卻不知資訊氾濫的黑暗面。大家忽略了,所有曾上網的資訊完全是刪不掉的,已造成愈來愈多不必要的傷害。

例如原本朋友小圈圈的言論,因為網路傳播力大,就會釀成大事件,像日前台灣女藝人楊又穎,因忍受不了社群留言對她質疑而輕生,歐美早有類似案例。

麥爾荀伯格主張,這些網路分享訊息,應該設定到期日就自動刪除,各國政府更該扮演積極監管角色,要求臉書、Google等負起企業社會責任,不能等造成傷害再來追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對於大數據新趨勢,他還有哪些第一手觀察?以下是專訪精華內容:

網路隱私的新工具將成顯學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從2011年就開始探討社群資訊背後的隱私問題,為什麼這麼早就發現這問題?

麥爾荀伯格答(以下簡稱答):我不知自己是不是第一個提起這議題,但我的確是全球第一個以此寫書的。早在2011年,臉書對一般人來說還是新奇玩意,大家只會想擁抱新趨勢,認為訊息分享很棒,而不會思考背後衍生的問題。

可能我本身是做網路創業起家,早從1980年代就開始研究網路,特別是資訊安全的顧慮,比起別人少了一點新奇感,會務實想背後的問題,因此比較能理解到資訊太多將帶來的黑暗面。

也因此,三到五年前,我決定把可預見的危機寫下來。沒想到,如今慎防網路隱私的新工具會成為顯學,像是Snapchat,這種看完訊息就自動刪除的新型網路簡訊平台,深深受到歐美青少年喜愛。

我在牛津的學生們,現在都只會在臉書上放畢業典禮這種大事情,私下言論則在Snapchat上傳遞就好。如果當年很多人認同我,去開發Snapchat,現在就會擁有一間矽谷創投估計價值高達150億美元的新公司!

大數據是商機 但仍須設限制

問:這本新書提到不少大數據潛在的問題,像是一個病人的病歷紀錄,會被醫生間角度不同的診斷意見給誤導。若醫院用大數據來分析病歷做研究,會不會分析成果也出現問題?

答:大數據有大商機,但也有黑暗面。正因為能儲存的資訊太多了,一個人的生病歷程會有非常多解釋版本,該怎麼解讀與取捨,考驗分析人士的智慧。

我覺得目前最好的方法,是設下清楚的限制,哪些是大數據分析現階段做得到的?哪些還不行?不要被誤導。

如亞馬遜網站的選書建議,是根據用戶買書紀錄去推薦的,實際上你未必只想買曾買過的書種。因此,就要了解它的精確性,只能用在銷售推薦等較無害的地方。

問:所以你還是鼓勵醫院多做大數據研究?

答:當然!醫院應該繼續做,才有辦法推動大數據改善社會。只是現階段還不能奢想光用電腦隨意分析,就得到完美的治病解答。我對醫院的建議是,要設下限制,不要濫用。

社群媒體應負企業社會責任

問:書中不少篇幅討論網路隱私訊息氾濫,對於個人平常生活的影響。其實網路訊息氾濫也會引起網路霸凌。談談你的看法?

答:網路霸凌在全世界都是很重要的議題,但霸凌是個相當嚴重的指控,不能隨意下論斷。

我想先釐清一點,如果有人在網上霸凌別人,是因為寫了關於某人不實的消息,這是誹謗,基本上已有法律在規範。同時,有人在臉書上刊登不實消息,即便是匿名,受害人有權利提出要求,請臉書把犯法的人找出來,這也在許多國家的法律有保障。

但是比較難被法律規範的是,有人霸凌別人並沒造假,但卻說出別人不想公開的事實,例如指出某人是沒出櫃的同志,或他有不想讓別人知道的隱疾等,那就是侵犯隱私了,這些訊息放在網路上不刪除,讓全世界人們都可以搜尋到,勢必會對這個人造成很大的傷害。

我寫書,就是希望針對這一點提起改革,這些人應該有權利要求刪除留言,即便是真實的。

問:現在青少年間社群分享已是普遍現象,想禁止也禁止不了。但如何在擁抱社群與過度分享隱私資訊間,取得平衡點?
答:選擇對的工具很重要,臉書、Google這類大平台的社群工具,儘量只公布沒什麼爭議的訊息,例如生日等;至於一些私人間的話題,或派對玩樂照片,我建議分類放在Snapchat這種可以看完就自動刪除的訊息平台。

但是,不應該光要求青少年,政府也該要求網路公司主動刪除,畢竟,臉書這些公司,都靠大數據在賺大錢,要負起該負的企業社會責任。

維護隱私,也可以是商機

問:這幾年台灣公部門積極擁抱資料開放(Open Data)潮流,逐漸把資料公開在網路上。這未必是壞事,但也有可能因資料公開在網上,侵犯民眾隱私?

答:現在已有很多軟體可快速清除資料庫中的姓名、地址等個人資訊了,像是英國倫敦有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民眾只要刷信用卡設虛擬開啟鑰匙,就能使用,這些民眾的自行車租借行為分析,當地政府也會公開提供給企業做大數據分析。

但是,相關單位在提供資料前,會用軟體清除掉姓名等個人資訊,以免造成困擾。我要強調的是,隱私流出可能是危機,但是懂得改善危機的人,就會創造新商機,企業與政府應該多朝這方面去想。

問:網路隱私議題在各國討論非常熱門,去年歐盟最高法院裁決,公民有權利行使被遺忘權,可要求Google等網路平台,把網上過時或不適當的個人訊息移除。你看法如何?

答:我聽到這裁決是開心的,但的確不算理想。歐盟最高法院的裁決,表示法界人士已注意到網路隱私問題的嚴重性,展開討論了。不過,很多事情沒辦法光靠法律改變,一個平常人要和網路大企業打官司,需要花時間與金錢,大部分人沒力氣去做。

我最希望的是,未來每個網路資訊都要有到期日,到時間就自動刪除,不需要有人已經遭受傷害、開始抗議才能移除。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7月號: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793.html

關鍵字: 遠見雜誌大數據麥爾荀伯格網路隱私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積電釋善意! 美媒人爆5月AZ新廠剪綵力邀川普站台

台積電釋善意! 美媒人爆5月AZ新廠剪綵力邀川普站台

台積電(2330)出手解救英特爾(Intel)困境的傳言四起,雖然公司未進一步表態,但美國媒體已先披露「公司5月亞利桑那州(AZ)新廠剪綵,計劃邀請美國總統川普站台」。

2025-02-13 11:40

川普加稅動機揭秘 科技專家揭「拯救英特爾3策略」

川普加稅動機揭秘 科技專家揭「拯救英特爾3策略」

看到河道有人寫華爾街跟Reddit盛傳川普對台積電的處理方式,既然消息已經滿天飛,我也可以解除封印、寫寫我所知道的訊息了⋯

2025-02-13 11:25

輝達新晶片來不及上市! 郭明錤爆2款量產延期

輝達新晶片來不及上市! 郭明錤爆2款量產延期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今日發文表示,遊戲玩家和重度使用者都想入手RTX 5090和5080,會因晶片供應的限制造成缺貨。

2025-02-13 11:21

規模百億ETF近1月績效一次看 3檔超車0050

規模百億ETF近1月績效一次看 3檔超車0050

儘管川普再揮關稅大刀,以及DeepSeek模型推出引發AI股估值調整等干擾為台股增添波動,台股市值型ETF檔數有十多檔,若進一步關注規模在百億元以上、市場熱度高的產品,合計有6檔,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富邦公司治理(00692)、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與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近一月表現皆不俗,打敗0050包括00923、00922、006208等3檔。

2025-02-13 09:57

英特爾出現救星!股價創逾2個月高點 3天漲逾17%

英特爾出現救星!股價創逾2個月高點 3天漲逾17%

根據國際金融服務供應商貝雅(Baird)發布的報告,美國政府可能正在推動一項涉及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和台積電組成合資公司的計畫。受此消息面激勵,英特爾股價在12日收盤大漲逾7%、台積電(2330)ADR下跌逾1.1%。

2025-02-13 10:40

蘋果發展「機器人」有眉目! 郭明錤:人形、非人形都研究

蘋果發展「機器人」有眉目! 郭明錤:人形、非人形都研究

擁「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外號的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個人X平台上指出,美國科技大廠「蘋果(Apple)」正在研究人形與非人形機器人,目前這些產品仍處於內部的概念驗證(POC)階段。

2025-02-13 10:55

川普下一個目標是油價!老謝:台灣增加對美購油 台幣易升難貶

川普下一個目標是油價!老謝:台灣增加對美購油 台幣易升難貶

川普於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觀察23天以來表現,並以「川普指揮棒下的新投資」為題撰文,對大小事都管的川普,讓金融市場迅速調整腳步,反映在比特幣、黃金、油價等議題上更是明顯,老謝直言「川普下一個目標可能是油價」,接下來台灣要增加在美國的投資,也許要改變油氣的配置,增加對美國購油,天然氣及農產品,而央行貨幣政策需要放手匯率,台幣今年易升難貶,但在日本升息下,日圓貶至161.95已到盡頭,老謝直言「便宜的日圓也將接近尾聲」。

2025-02-13 10:37

漲到受不了! 南韓造幣廠停賣金條

漲到受不了! 南韓造幣廠停賣金條

受到國際金價猛暴性飆漲影響,南韓造幣廠正式向外宣布暫時停止金條銷售業務,消息一出加深投資人害怕「買不到」的心理,進一步推升貴金屬吃緊市況。

2025-02-13 09:40

領錢了!一早4萬元入帳 還有17筆給付月底前發放

領錢了!一早4萬元入帳 還有17筆給付月底前發放

勞保局每月固定入帳的各項給付接力發放,今(13)日起至月底,共有18項給付接連入帳,今天有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率先入帳,每生1名寶寶可領近4萬元,雙胞胎以上按比例贈給;另攸關近194萬人的勞保年金給付將在26日入帳,平均每人可領1.92萬元。

2025-02-13 09:36

快訊/台股收盤大漲109.66點 台積電跌10元至1090

快訊/台股收盤大漲109.66點 台積電跌10元至1090

台股今(13日)開低走高,加權指數終場大漲109.66點,以23399.41點作收,漲幅0.47%,成交量3774.93億元。

2025-02-13 13:36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