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大數據》作者麥爾荀伯格解析網路社群隱私危機

文/林士蕙

一個想當老師的美國單親媽媽史黛西.史奈德(Stacy Snyder),因為在網路上分享她戴著「醉海盜」帽子喝飲料的照片,被她實習學校的老師發現,認為這是在鼓勵學生喝酒玩樂,有失教育者風範,不願發實習證書給她。

原來,一時好玩分享在網上的照片,傷害竟這麼大!

沒錯,愈來愈氾濫的網路社群分享,已成為抹滅不去的個人隱私危機。這也是全球大數據專家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新書《大數據:隱私篇》(Delete: The Virtue of 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探討的關鍵議題。

現任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的他,是大數據領域知名權威,擔任過微軟、世界經濟論壇等組織顧問,著作《大數據》(Big Data)一書在全球熱銷。2014年,他接受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邀請來台演講,帶動全台灣的大數據學習熱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刪不掉的資訊 造成許多傷害

今年他將在9月再度訪台,新書《大數據:隱私篇》則解析大數據的隱私危機與商機。

麥爾荀伯格直言,自從臉書等誕生後,全球人盲目擁抱網路社群文化,卻不知資訊氾濫的黑暗面。大家忽略了,所有曾上網的資訊完全是刪不掉的,已造成愈來愈多不必要的傷害。

例如原本朋友小圈圈的言論,因為網路傳播力大,就會釀成大事件,像日前台灣女藝人楊又穎,因忍受不了社群留言對她質疑而輕生,歐美早有類似案例。

麥爾荀伯格主張,這些網路分享訊息,應該設定到期日就自動刪除,各國政府更該扮演積極監管角色,要求臉書、Google等負起企業社會責任,不能等造成傷害再來追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對於大數據新趨勢,他還有哪些第一手觀察?以下是專訪精華內容:

網路隱私的新工具將成顯學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從2011年就開始探討社群資訊背後的隱私問題,為什麼這麼早就發現這問題?

麥爾荀伯格答(以下簡稱答):我不知自己是不是第一個提起這議題,但我的確是全球第一個以此寫書的。早在2011年,臉書對一般人來說還是新奇玩意,大家只會想擁抱新趨勢,認為訊息分享很棒,而不會思考背後衍生的問題。

可能我本身是做網路創業起家,早從1980年代就開始研究網路,特別是資訊安全的顧慮,比起別人少了一點新奇感,會務實想背後的問題,因此比較能理解到資訊太多將帶來的黑暗面。

也因此,三到五年前,我決定把可預見的危機寫下來。沒想到,如今慎防網路隱私的新工具會成為顯學,像是Snapchat,這種看完訊息就自動刪除的新型網路簡訊平台,深深受到歐美青少年喜愛。

我在牛津的學生們,現在都只會在臉書上放畢業典禮這種大事情,私下言論則在Snapchat上傳遞就好。如果當年很多人認同我,去開發Snapchat,現在就會擁有一間矽谷創投估計價值高達150億美元的新公司!

大數據是商機 但仍須設限制

問:這本新書提到不少大數據潛在的問題,像是一個病人的病歷紀錄,會被醫生間角度不同的診斷意見給誤導。若醫院用大數據來分析病歷做研究,會不會分析成果也出現問題?

答:大數據有大商機,但也有黑暗面。正因為能儲存的資訊太多了,一個人的生病歷程會有非常多解釋版本,該怎麼解讀與取捨,考驗分析人士的智慧。

我覺得目前最好的方法,是設下清楚的限制,哪些是大數據分析現階段做得到的?哪些還不行?不要被誤導。

如亞馬遜網站的選書建議,是根據用戶買書紀錄去推薦的,實際上你未必只想買曾買過的書種。因此,就要了解它的精確性,只能用在銷售推薦等較無害的地方。

問:所以你還是鼓勵醫院多做大數據研究?

答:當然!醫院應該繼續做,才有辦法推動大數據改善社會。只是現階段還不能奢想光用電腦隨意分析,就得到完美的治病解答。我對醫院的建議是,要設下限制,不要濫用。

社群媒體應負企業社會責任

問:書中不少篇幅討論網路隱私訊息氾濫,對於個人平常生活的影響。其實網路訊息氾濫也會引起網路霸凌。談談你的看法?

答:網路霸凌在全世界都是很重要的議題,但霸凌是個相當嚴重的指控,不能隨意下論斷。

我想先釐清一點,如果有人在網上霸凌別人,是因為寫了關於某人不實的消息,這是誹謗,基本上已有法律在規範。同時,有人在臉書上刊登不實消息,即便是匿名,受害人有權利提出要求,請臉書把犯法的人找出來,這也在許多國家的法律有保障。

但是比較難被法律規範的是,有人霸凌別人並沒造假,但卻說出別人不想公開的事實,例如指出某人是沒出櫃的同志,或他有不想讓別人知道的隱疾等,那就是侵犯隱私了,這些訊息放在網路上不刪除,讓全世界人們都可以搜尋到,勢必會對這個人造成很大的傷害。

我寫書,就是希望針對這一點提起改革,這些人應該有權利要求刪除留言,即便是真實的。

問:現在青少年間社群分享已是普遍現象,想禁止也禁止不了。但如何在擁抱社群與過度分享隱私資訊間,取得平衡點?
答:選擇對的工具很重要,臉書、Google這類大平台的社群工具,儘量只公布沒什麼爭議的訊息,例如生日等;至於一些私人間的話題,或派對玩樂照片,我建議分類放在Snapchat這種可以看完就自動刪除的訊息平台。

但是,不應該光要求青少年,政府也該要求網路公司主動刪除,畢竟,臉書這些公司,都靠大數據在賺大錢,要負起該負的企業社會責任。

維護隱私,也可以是商機

問:這幾年台灣公部門積極擁抱資料開放(Open Data)潮流,逐漸把資料公開在網路上。這未必是壞事,但也有可能因資料公開在網上,侵犯民眾隱私?

答:現在已有很多軟體可快速清除資料庫中的姓名、地址等個人資訊了,像是英國倫敦有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民眾只要刷信用卡設虛擬開啟鑰匙,就能使用,這些民眾的自行車租借行為分析,當地政府也會公開提供給企業做大數據分析。

但是,相關單位在提供資料前,會用軟體清除掉姓名等個人資訊,以免造成困擾。我要強調的是,隱私流出可能是危機,但是懂得改善危機的人,就會創造新商機,企業與政府應該多朝這方面去想。

問:網路隱私議題在各國討論非常熱門,去年歐盟最高法院裁決,公民有權利行使被遺忘權,可要求Google等網路平台,把網上過時或不適當的個人訊息移除。你看法如何?

答:我聽到這裁決是開心的,但的確不算理想。歐盟最高法院的裁決,表示法界人士已注意到網路隱私問題的嚴重性,展開討論了。不過,很多事情沒辦法光靠法律改變,一個平常人要和網路大企業打官司,需要花時間與金錢,大部分人沒力氣去做。

我最希望的是,未來每個網路資訊都要有到期日,到時間就自動刪除,不需要有人已經遭受傷害、開始抗議才能移除。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7月號:http://store.gvm.com.tw/magazine_information_793.html

關鍵字: 遠見雜誌大數據麥爾荀伯格網路隱私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台積電元月營收開獎! 首認地震損失逾53億

快訊/台積電元月營收開獎! 首認地震損失逾53億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今(10)日公佈 2025 年 1 月營收報告。台積電2025 年 1 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 2932 億 8800 萬元,較上月增加了 5.4%,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35.9%。

2025-02-10 13:44

寒假春節旅遊旺 星宇、台灣虎航1月營收寫單月新高

寒假春節旅遊旺 星宇、台灣虎航1月營收寫單月新高

台灣虎航(6757)、星宇航空(2646)今公告1月營收,受惠春節連假與寒假旺季,台灣虎航單月營收年增逾3成、星宇航空年增逾7成,兩者都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2025-02-10 14:38

漢來美食1月營收年增4成「寫單月新高」 全年拚展店12家

漢來美食1月營收年增4成「寫單月新高」 全年拚展店12家

漢來美食(1268)公告1月營收,受惠春節9天連假聚餐需求高,單月合併營收為7.82億元,月增36.3%、年增40.73%,單月業績再創歷史新高。展望今年,預計全台將展店12家,屆時全台總店數會增加到60家。

2025-02-10 14:14

台積電赴美開董事會 陸行之:技術入股英特爾換免死金牌對股東最好

台積電赴美開董事會 陸行之:技術入股英特爾換免死金牌對股東最好

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今日發文表示,台積電要赴美開董事會,不知道是什麼概念,甚至傳出要技術轉移英特爾來換免死金牌,但他認為,目前技術入股對台積電現有股東最好,但期待這些不要全部發生。

2025-02-10 10:40

川普關稅成利多!大成鋼亮燈爆量 中鋼勁揚逾2%

川普關稅成利多!大成鋼亮燈爆量 中鋼勁揚逾2%

美國總統川普擬對進口到美國的所有鋼鐵、鋁製品加徵25%關稅,市場解讀改善2025鋼鐵產業市況,激勵今(10)日鋼鐵股漲勢,大成鋼(2027)、聚亨(2022)、新鋼(2032)、海光(2038)、燁興(2007)、第一銅(2009)等6檔強勢鎖定漲停,中鋼(2002)勁揚逾2%,股市專家指出,洛杉磯大火、俄烏戰爭可能停火,將帶來重建商機,加上2028年奧運建設商機等題材助攻,類股挾有利因素強彈。

2025-02-10 11:28

曾文水庫「枯水期滿庫」破紀錄 經部宣告一期稻作供水沒問題

曾文水庫「枯水期滿庫」破紀錄 經部宣告一期稻作供水沒問題

經濟部今(10)日指出,台灣最大容量的曾文水庫,不僅在枯水期破紀錄仍滿庫,而且已滿水位超過半年了。

2025-02-10 11:03

台銀黃金存摺刷3051元天價 10公克抱1年賺逾萬元

台銀黃金存摺刷3051元天價 10公克抱1年賺逾萬元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與宣誓壓低公債殖利率、中國人民銀行(市場戲稱央媽)連續3個月增加黃金儲備等利多消息影響,國際金價持續走揚,台銀黃金存摺今(10)日上午10點半賣出報價來到每公克3051元,再刷歷史新高,去年砸約2萬元買進10公克黃金存摺,若抱到今天高點賣出,估可賺逾萬元。

2025-02-10 11:19

川普擬對台晶片課100%關稅 經部次長江文若11日赴美溝通

川普擬對台晶片課100%關稅 經部次長江文若11日赴美溝通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不斷出手,傳出將對台灣晶片課徵關稅,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表示,將派新任次長江文若及產發署副署長陳佩利赴華府與川普團隊溝通,根據規劃,將於11日啟程,希望能有好結果。

2025-02-10 10:43

為閃禁運令 台積電美國廠可能再擴大規模

為閃禁運令 台積電美國廠可能再擴大規模

近期中系IC設計業者接到台積電通知,自1月31日起,16奈米及以下製程相關產品若未經BIS(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白名單中的第三方封裝廠進行封裝,且台積電也未接獲封裝廠認證的簽署副本,將會暫停出貨,藉此確保符合國際規範。

2025-02-10 10:36

擷發科1月營收1451萬元 年增229%

擷發科1月營收1451萬元 年增229%

ASIC設計服務商擷發科技(7796)公告2025年1月營收達1451萬元,較2024年12月營收成長489%,也較2024年同期成長229%。主要歸功於旗下兩大業務「ASIC設計服務」和「AI軟體服務平台」良好的營運規模放大,尤其受惠於通訊SOC陸續進入完工驗收階段,同時隨著設計專案完成進度,相繼有NRE的收入認列,並且積極持續推展ASIC設計服務與AI軟體平台解決方案,是貢獻擷發科單月營收月增、年增的關鍵。

2025-02-10 22:32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