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攝影:天下雜誌
施耐德電機亞太區工業暨機械自動化事業部副總裁丹樂斯真(Dan Vlasceanu)今日(12日)在「2016天下經濟論壇」(CWEF)的專題論壇「工業4.0,亞洲未來製造」中指出,工業4.0並不是全新技術,而是新的生產整合概念,台灣中小企業現在就應該擁抱新觀念,不改變就會被淘汰。以下為演講摘要:
我想強調的是,要先了解需求,才能了解如何有效運用科技,亞太區工業 4.0 是現在的熱門字眼,有人說這只是行銷噱頭,但什麼是工業4.0?
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人類開始學會善用水力和水蒸汽,再來開始使用電動機,重點不是力量大小,而是速度快慢。第二次工業革命得力於電力的普及化,大量生產成為顯學,單位時間內可生產出更多產品,以福特汽車為代表。
第三次革命主要體現於在半導體產業,生產愈來愈自動化,施耐德也在1970年代推出PLC產品(可程式控制器),這階段的重點並非速度或力量大小,而是生產的精準度。
2008年之後,工業4.0思潮興起,嚴格來說並不算革命,而是演進的必然階段。因為系統生產虛實整合所需的技術,例如,物聯網、通訊科技等都已存在,重點是如何將這些不同科技整合,成為更有效率、更節能的系統。
服務至上 價值取勝
為什麼需要系統?因為工業製造愈來愈複雜精密,不只牽涉製程,還有供應鏈、品管、服務等,必須要整合才能提高效率。例如,施耐德提供的StruxureWare軟體,就是這方面的應用。它讓生產控制、營運與企業管理等生產流程不同環節的溝通更流暢,重點不是由上而下、金字塔式的安排,而是水平式協作。
工業4.0的重點,是更智慧調控產品生產的生命週期,從生產導向轉向服務導向。運用感測器、PLC、RFID(電子標籤)等技術,不同設備之間彼此交換資訊流,自動調整生產流程與服務。工業4.0時代的生產會更加模組化。所有裝置若內嵌聯網服務,用戶可以透過網路變更機器的作用,未來車間是透過網路來控制,同一台機器可以進行不同製程、甚至生產不同產品,隨時調整任務。
未來商業模式的願景也不一樣。機械現在是根據生產成本來訂價,未來則是根據機械能創造出的價值來訂價。這些機械可根據需求隨時發揮不同功能,在單位時間內有不同產出。任務是要創造規模經濟,未來的設備更像是服務的概念,隨時調整任務。
對台灣的中小企業來說,現在就是改變的時候。如果因為擔心短期成本而不改變,就會沒有未來。像是多年前的諾基亞(Nokia)就是沒跟上未來趨勢,拒絕改變,現在它已經無足輕重了。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